[摘要]只抓成绩的老师是不是好老师?肯定不是。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合格人才。而且德育是放在首位的。德育优先的教育方针无疑是正确的,一个无论多么智力发...
只抓成绩的老师是不是好老师?
肯定不是。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合格人才。而且德育是放在首位的。
德育优先的教育方针无疑是正确的,一个无论多么智力发达的学生,如果心中没有国家和民族,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甚至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和是非观念,这样的人绝不是我们的建设需要的人才,是废材,甚至是祸害。
新中国建立后,钱学森等无数胸怀祖国和民族的学生回到祖国,使祖国的各行建设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心怀祖国的人才是我们教师心目中的人才!
多年来,个别学校个别教师功利性地教育学生,只抓成绩,只问升学率,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要不得的。
且不说培养不出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就连培养出的学生也可能是缺乏劳动能力,交际能力的人群,这对学生个体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教师教育学生,一定要综合教育和培养。唯如此,教师才堪称合格!

只抓成绩的老师是不是好老师?
什么是“教书育人”,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老师有两只肩膀,一只挑着教书,一只肩膀挑着育人,一个好老师,在“教书功能”对应教学成绩优异,“育人功能”对应教会孩子们做人处事道理,这两方面应该是统一的,不是选择关系。育人功能是老师的责任,教学成绩优异是结果。马云说过,一个老师一生至少影响200名学生,老师的心情,老师的形象都会影响学生。所以作为老师的先决条件就是从人品、人格、教学质量等各方面都要完善。以前有首歌的歌词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并不是孩子自身的愿望,而是因为老师的影响,在他的心里,老师是目标,榜样,前行的力量。所以作为一名好老师,心中要有学生,明确自己的这一份事业,肩负着振兴国家的使命与责任。

作为老师,我们除了要对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浇树浇根,育人也要育心,学生在成长的旅途中才不会跑偏、也不会撞边。 好老师在不是一味的只用成绩来衡量学生,也不是只会一味的埋头教学。他们会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从而采用不同的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学习了知识,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有人说,只抓成绩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因为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就是: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上保持优秀,也要让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必须过关。我觉得这样的话,并没有多大的瑕疵。但是,一个老师如果只抓德育,而在教育教学成绩方面都不去想办法,不去抓学生成绩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同样也不可能是好老师。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成绩好的老师往往“严”字当先。我觉得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古时候有话: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如此看来,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如果他的老师不给力不负责任,他在一定程度上成绩很难提升,毕竟我们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影响其实是很大的,老师的授课育人方式,会影响学生们上课的效率和心态。同一节课,由不同资质的老师来上,效果肯定大有不同,有实力的老师知道如何抓住重点,用最高效的方式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有些教学质量差的老师,只会按部就班的,根据课本讲课,学生学起来也累,学习的效果也很一般。
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人们都要分出个高低来,教育界也不可避免。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便是评价学生成败的关键之所在,最终之定论,而教学成绩的优劣则是评价教师水平的硬性指标和主要依据, 如果是教学成绩长期不好,真不是好老师。因为长时间教学成绩得不到提高,说明该老师不是能力不强,就是主观不努力。教学成绩不好,校长不会认为你是好老师,家长不好认为你是好老师,学生不好认为你是好老师。时间长了,同事也不会认为你是好老师。久而久之,自己都会认为自己不是好老师了。
作为一名教师,爱孩子是教育学生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素质。这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先决条件。对于老师自己来说,只有爱才能让我们找到努力和压力背后的动力。人人平等,个个宝藏,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 ,挖掘他们的潜力,是成绩优异的教师难能可贵的一点 。他们更有耐心 ,更有韧劲儿 ,更具发展的眼光,公平对待“落队”的孩子,争取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之上都有进步、都有提升 。突出的成绩离不开扎实高效的教学过程管理。只有不放松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工作,注重平时的积累 ,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合力,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教学成绩 。好成绩不仅要靠实力,还要靠耐力与合力,绝非一时一日之功。
好老师具有育人功能,好老师会教会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人做事的道理,尊重知识和创新而不是尊重物质和权势、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等优良的品质,好的老师都会有意无意的教给你。不少孩子觉得自己在学校受到伤害也是在这个方面,面对有一小部分老师的势力、刻薄、无知浅薄与小气,对于老师可能仅仅是个性格问题,但如果对于学生尤其是三观未定的小孩们,可能就是一场灾难。这也是好老师不易的原因。好老师不仅专业上要没问题,还要心理健康人品好、三观正、乐观向上等等。结合起来,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你学问比我高就可以做我知识上的老师,只有你的人品高了才能成为我学习的榜样。

好老师应该同时兼顾德育智育双管齐下,教育教学之路方能行稳致远。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在教学上保持优秀,也要让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必须过关。我觉得这样的话,并没有多大的瑕疵。但是,一个老师如果只抓德育,而在教育教学成绩方面都不去想办法,不去抓学生成绩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同样也不可能是好老师。一个好的学生,离不开老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老师成就了学生,学生也成就了老师,家长关照了孩子,影响都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