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有的抑郁患者把道理想通了,但是心里还是有莫名的恐惧?每个人的一生,总会有不同情绪和感觉伴随着我们,如:兴奋、紧张、狂怒、恐惧等。当前疫情当下,很多人好端端...
为什么有的抑郁患者把道理想通了,但是心里还是有莫名的恐惧?
每个人的一生,总会有不同情绪和感觉伴随着我们,如:兴奋、紧张、狂怒、恐惧等。
当前疫情当下,很多人好端端地突然感到心烦意乱,躁动不安;有些人复阳后莫名其妙地,发生一些精神状况,昏昏噩噩、精神抑郁;有些人疯狂购置连花清瘟、布洛芬、999感冒颗粒…
焦虑、烦燥、恐惧,并不是新冠本身引起的。大多是投射出我们内心,诸多不稳定的体验感。如何产生的呢?
这是人体内一种被称为“梅拉多宁”的物质在作怪。“梅拉多宁”是人体内的一种激素,在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分泌和积累。如果它在人体内积聚过多时,就会作用到人的大脑中主管情绪的区域,导致人的情绪发生变化。如:烦躁、泪丧等,甚至精神抑郁、乱发脾气。
所以不必太在意,在这种情况下,要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它的影响。最好办法早晨起来,在明媚阳光下,舒展一下身体,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亦可以通过改善饮食、或服用药物,调节其在人体内含量,达到改善情绪、心理健康目的。
因为“梅拉多宁”激素,在夜间产生较多。很多复阳后患者,在网络上看到新冠后遗症,加剧了灾难化结果想象。缺乏对未知后果预判,产生迷茫。
真正强者,应当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出,新冠病毒已趋于稳定,不要天天窝在家里。人生何求?自己开心就好。一个人要活得太纠结,那就有可能很痛苦。

为什么有的抑郁患者把道理想通了,但是心里还是有莫名的恐惧?
为什么有的抑郁患者把道理想通了,但是心里还是有莫名的恐惧?
这种表现正好回答了另一个问题,即思维也是有惯性的。
抑郁患者能够想得通,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说明他已经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变了。只有继续保持这种心态,最后恢复健康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可是,现在患者在康复的道路上又遇到了新问题,“心里还是有莫名的恐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本文开始说的那句话,“思维也是有惯性的”。思维的惯性也可以说成是习惯性思维。在人们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惊人相似的一幕”。对同类问题采用同一种方式解决,这便是人们的经验之谈。
同样的道理,当抑郁症患者心理受到挫伤以后,对某种特定的事物缺乏了免疫力, 再遇到特殊诱因后,会再次出现抑郁的表现,当自己的内心告诉自己,必须对此加以抵制的时候,矛盾的心理会进行激烈的斗争。患者最怕重蹈覆辙,所以他会调动全部的能量与之抗争。害怕再次回到抑郁的状态中,所以他会紧张,也会恐惧。
如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家长情绪和恐惧心理呢?
我的方法是:咬紧牙,身呼吸,跺一脚,转过去。
这其中的心理学原理是: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改变不了的。通俗地说就是,眼不见心不烦。遇到诱发不良情绪的事情时,应该尽快避开。
让愉快的思维战领情绪的高地,以美的景色代替纷扰的世俗。
不知道我这样解释您是否同意,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