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你家进过贼吗(你昨晚做贼去了吗)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2-26 15:00:11 浏览量(来源:小滕

    [摘要]你家进过贼吗?01 我家进过贼!我清楚记得那是1993年暑期,恰逢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我买了一张主席画像,是一层塑料薄膜材质的主席像,我把它订在西墙的窗口上面...

    你家进过贼吗?

    01.

    我家进过贼!我清楚记得那是1993年暑期,恰逢毛主席诞辰100周年,我买了一张主席画像,是一层塑料薄膜材质的主席像,我把它订在西墙的窗口上面(那其实是放煤油灯的地方)——那所谓的窗口也是用砖垒砌好的,虽然又用泥抹了一遍,但仍然能够透进风来,可以挡雨、难以阻挡风。

    这样,当室外刮风的时候,那张主席像就会随风“呼扇呼扇”的动起来。

    1993年暑期,雨水特别多。

    我自己住在西里间屋,有时候下雨刮南风的时候,雨水会透过玻璃窗潲进来,母亲就为我在玻璃窗下方,围了一层白色塑料布。

    有一天夜里,塑料布响动的声音把我惊醒了,我拉开电灯,发现西墙上那个堵严实的窗口,主席像正随风微微摇动,心就安放下来,想:原来是风吹的呀!

    我起床打算去院子里方便,没有戴近视眼镜,因为自己家熟门熟路。

    当我拿开顶门的擀面杖,打开房门。门灯绳在东边,我去拉灯绳,很自然地扭头往西看,看到一个人正蹲在我住的西屋窗口下面。

    当时吓得我魂飞魄散,发出恐惧的喊声,转身就进了屋,接着又把门用擀面杖顶上了。

    父母听到我的喊声,他们都迅速爬起来,赶快跑到院子里,西边的伙房找了一遍,驴棚里也转了一圈,都没有看到那贼。

    再看看西墙头上,有爬行的痕迹,原来贼早就被我的喊声吓跑了,他是翻越墙头逃跑的。

    原来,我从睡梦中听到的塑料布的声响,就是贼弄出来的声音,而不是主席像那微微地动发出来的。

    那一次,真的把我的胆子都吓破了。有很长时间,如果我自己在家,也会把房门关得紧紧的,直到现在,前几天我正在厨房切菜,儿子悄悄走到我身边,又吓了我一大跳。

    可见,年少时留下的阴影,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走出来。

    好在现在住楼房了,比过去更安全了,但我的内心深处,如果有人猛得出现在我身边,仍然感觉特别恐惧。

    02.

    结婚后家里也进过一次贼。

    我对门是官员公子,家庭比较殷实,“贼不走空”把他家的女主人的金银首饰和部分现金偷走。

    也进了我家的门,在“穷书生”家实在没有寻到什么值钱的东西,气急败坏的贼,就把当时给孩子放进储存罐里面的毛票,给故意丢的到处都是,甚至还给扔进了我家的电饭锅里——到现在我都不明白那是什么操作。

    案件发生后,对门人家报警了,直到今天也没有破案,看来是不了了之了。

    现在防护措施越来越好,每个小区都有电子眼,很少听到谁家又进贼了。

    感谢强大的祖国,让我们过上了安心的好日子。

    你家进过贼吗?

    进过,那是一九六七年初冬的一个傍晚,提前收工的母亲正盘算着将中午的一碗剩饭,掺和一些红薯片当晚餐,谁知,剩饭不翼而飞!

    母亲正在狐疑,低头一看,天呀,床下面居然露出了一双脚!原来,我们家住房特窄,只有两间正屋,父母的卧室下方垒了一个简陋的锅灶,算是灶台。母亲悄悄地锁上门,不动声色地返回工地,她告诉父亲及正在田间干活的社员们,家里来贼了!

    顿时群情激昂,几个后生扛起锄头朝村里奔去,父亲也急忙追了上去,他边跑边喊,叮嘱后生们千万不要胡来,父亲说,家里没有什么可偷的,连大米也没有几斤,拿去又如何?他怕后生们一时气盛,惹出事来。

    大伙很快围住了我那两间茅草屋,父亲拨开人群,挤到窗前说,我们看见你了,你出来吧,我保证不会伤害你,你也不要在里面胡来呀。父亲怕逼急了,他会自残,或有其他过激行为!听父亲这么一说,床下的人果然钻了出来,他说只偷了我家的一碗米饭,还在袋子里,一粒米也没有少,求老少爷们放他一马!原来,他正带着妻子和不满足岁的儿子讨饭,妻子和儿子还在村外,见我家没人,便从门坎下钻了进来。谁知,刚把饭铲进袋子,碰巧母亲回来,急情之中钻进床下。

    父亲扶起跪在地上的汉子,这才知道,那汉子姓张,叫张欣。新县蒲田公社人,因家乡遭旱灾,早已断炊,只好举家外逃!父亲一阵心酸,连忙和他一起,去叫回躲着村外草垛边哭泣的妻子,还有怀中嗷嗷待哺的儿子。

    夜里,母亲破例熬了一锅稠粥,直到他们夫妻俩喝得满头大汗,才打上地铺让他们一家睡下。第二天早上,母亲收拾两碗大米,大约四、五斤的样子,加上半袋红薯片,让他们夫妻捎上。生产队长见状,也顿生怜悯,让父亲从生产队的保管室里拿出一整袋红薯片,一并给了他们,张欣千恩万谢地离去!

    一晃十余年,大家早己忘了张欣,只是偶尔想起那个可怜的“贼”。谁料想,一九八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张欣居然找上门来,和父母相见,分外亲热。虽说张欣没有大富大贵,也今非昔比,至少不再讨饭。他告诉父亲,他们那边己悄悄地分了单干,吃饭再也不是问题。并且直白的告诉父亲,他们家乡比咱们这里变化大得多,他指了指我家的房子说。尽管房子翻修过两次,但还是显得寒酸。他这次来,想请父亲去他家看看,顺便捎回一些土特产。父亲十分乐意,并在他家住了十来天!回来时,张欣叔叔送父亲一辆人力车,那时的人力车还算贵重农具,比一辆自行车都值钱,并让父亲满满捎上两包大米,足有三百斤!他告诉父亲,待夏天河里涨水时,他再顺便放些檩条下来,帮父亲盖瓦房!

    原来,我们和张欣叔叔的家乡共着一条河,他们是上游,大别山的腹地,那里檩条十分便谊,只是运费太贵,我们这里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放檩条,其实就是“放排”,利用河水运输罢了!到了夏天,张欣叔叔果然没有食言,他请人帮忙放了四十多根上好的檩条,并给了十多根当年的队长。能用这么好的檩条盖房,我们这里一般的家庭做梦也不敢想!

    队长是个精明人,他很快发现商机,于是和父亲一起建了一个简易码头,专门和张欣叔叔家乡人做起了木材贩卖,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封山育林,木材禁运。

    现在我们两家的下一代人依旧密切地往来,我们没有回避,更没有忘记我们的“相识”,当年的那份无奈早己化作温暖的回忆,成为我们友谊的见证!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