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型关战斗到底算不算是大捷?称“大捷”,是因此前从未胜过!俗话说“不怕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之所以平型关抗日之战,被称之为“大捷”,是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绩对比出来...
平型关战斗到底算不算是大捷?
称“大捷”,是因此前从未胜过!
俗话说“不怕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之所以平型关抗日之战,被称之为“大捷”,是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绩对比出来的,故国民党对平型关大捷评价很高……
因为军事上胜负有个最重要指标,即看伤亡比!
首先,看1937年7.7事变抗战爆发至平型关大捷之前,国军与日冦发生的几大战役伤亡情况——
1、平津战役:1937年7月开战,第29军主力在北平地区仅战斗一天即遭到重创.牺牲高级将领两名,伤亡官兵5000余人,被迫放弃北平.北平作战中歼灭日军甚少,据日军统计,仅死伤511人,连同平津作战,据日本军方当时发表的数据,自7月27日-8月3日日军不过死伤1233人,其中军官89名。
2、南口战役:1937年7月开战。汤恩伯率部坚守南口阵地33天,伤亡3万,打得日军1.5万伤亡
3、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开战。国军惨败,伤亡30余万,日军4万伤亡,京沪皆失.
即以上的大战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兵败如山倒,而且战损比惊人!
4、唯有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 。当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作为是太原会战的一个组成部分,却打出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它发生在9月25日,战役结束后林彪发给毛、朱、彭的电报:当时我军伤亡三、四百人.全歼日军1000余人.伤亡比达到1:3.这个战绩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况且战役中,八路军的武器装备与日军装备,甚至比国军都代差巨大的情况下,能打出1:3的伤亡比.可见林彪元帅的军事指挥才能有多高,他一战成名。
其次,再一比较,居然国军的伤亡比一般是5:1,甚至6:1,也就是要牺牲5-6人,才能击毙一个日军。即使是国军最拿得出手的——1933年3月至5月的长城抗战,在20万对4万的优势兵力下,伤亡6万,伤亡日军6000余人,打出了10:1以上的伤亡比,这些失败的记忆,让人非常绝望。
尤其是当时,全国人民在日军长驱直入,而国军节节败退战况下已悲观到了极点,但平型关大捷让老百姓们为之一振!特别提气的是自1894年甲午海战40多年后,八路军终于一雪前耻,全歼上千个鬼子送他们上了西天,大快人心!
为什么林彪敢于亮剑?因为早就看出了蒋介石那种被动防御的失策。他早在延安担任抗大校长时,谈到过对日作战的军事方针强调——“我们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战法-进攻战法”,认为“防御是被动的,战争一转到被动是很困难的,我们必须采取进攻的战法,才能发扬自己的优点……”
于是,7.7事件两个月后,他率军在抗日前线——平型关,亲自实践了自己的“采取进攻的战法”,果不其然,一炮打响完胜小日本,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样成绩对振奋全国抗战士气作用巨大……
平型关战斗到底算不算是大捷?
我父亲是参加过“平型关战斗”的老红军,他当时在115师344旅687团任文书,父亲生前多次讲过这次战斗!他们负责截断日军辎重部队,这次战斗父亲前额被日寇子弹差点爆头,留下很深一道伤疤。
这是我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响应二战区命令参加《忻口会战》的第一场对日战斗!意义重大!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父亲说当年他们渡过黄河在侯马乘窄轨火车北上到达榆次,受到榆次学生,群众热烈欢迎!愉次棉织厂给每个战士赠送一块灰棉毯和一个搪瓷碗。
乘坐的火车是平板车皮,很低的车厢挡板,由于是窄轨铁路,路上晃的厉害,好多官兵晕车吐的一塌糊涂。
当部队进入太原老火车站时鼓乐齐鸣!太原各界代表与学生列队欢迎!
阎长官亲临训话!在太原驻扎几天给战士们配备了步手枪,补充子弹,手榴弹等武器,然后又乘火车到达忻州改步行向东行进灵丘,繁峙,五台。
我军装备简陋,所以采取利用地势埋伏,攻击敌军运输辎重部队。这一仗牺牲了一些老红军,可也缴获了大量高质量的武器装备。充实了部队实力!
父亲当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因伤残1955年从华东(南京)转业回山西,2007年逝世于太原。
2022.10.29.作于山西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