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农村老人说, "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 ",到底是哪四样东西呢?为什么?对于“四不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不过较为常见的是“药罐子、拐杖、婴儿床、杀猪刀”。那为何...
在农村老人说,"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到底是哪四样东西呢?为什么?
对于“四不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不过较为常见的是“药罐子、拐杖、婴儿床、杀猪刀”。那为何是这四种东西在“不借”的范畴内呢?
1、药罐子不外借
早些年农村人生病大多采用中医疗法,药罐子就成了很多家庭的必备物件。很多家庭熬制中药都会用到药罐子,但是大家都会约定俗成药罐子不外借。这主要是有几方面的考虑,第一,药罐子长期使用难免在罐体当中有药物的残存,如果其他人使用不可避免会发生药效的交叉,一是降低药效,二是担心药物之间有反应,带来中毒的现象。
第二,主要是寓意不祥。把自己家的药罐子借给别人相当于把自己的疾病送给别人,别人在使用完后归还相当于把疾病送回来。这多是源于唯心论作祟,但药罐子不外借主要是担心药效交叉出现中毒现象,所以在农村药罐子是坚决不能外借的物件。
2、拐杖不外借
使用拐杖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生病的病人,再一种是年迈的老人,无论哪一种都是身体走向衰败的表现。所以拐杖外借相当于把自己身体不祥转嫁给别人,是一种不祥的说法。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说法存在封建迷信色彩,在笔者看来这类东西只要家里用不上完全可以拿出来和别人进行共享。
3、婴儿床不外借
婴儿床是家里孩子使用的物件,有子嗣传承香火延续的象征。把自家用过的婴儿床借给别人某种程度上会认为把自家的香火断送,迷信说法是对后代影响很大。其实这种说法笔者个人不是很赞同,物尽其用才是硬道理。
其实我更赞同下面这种说法——担心使用期间出现安全隐患。早年,婴儿床都是手工打造的木质结构,使用年限较短。自家用完至少几年,加上闲置时间不定,可能会出现木质腐烂现象,婴儿床会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外借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这对于出借人来说是出力不讨好的一个结局,所以也就有了婴儿床不外借的说法。
在我看来第二种说法更为贴切,也更容易让人理解。
4、杀猪刀不外借
屠夫早年间是一种受人尊重的职业,杀猪刀也是屠夫的吃饭家把什。如果把自己吃饭的家把什借给别人相当于断送自己的饭碗,寓意不祥。另外杀猪刀属于利器,煞气较重。无论是出借还是被借都很容易让人产生不祥的感觉。如果借刀人做出伤人的行为,作为出借人也要负有一定的 责任。所以农村老人有说法“杀猪刀坚决不外借”,主要是担心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灾祸。
总结:“借”是现代社会“共享”的雏形
在农村,民风淳朴,邻居之间相互借个东西十分常见,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物资较为匮乏,很多东西都在“可借”的范畴。例如米面油酱醋茶,甚至是鸡蛋数量可以论“个”,咸盐可以按“把”来借。现在听来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不过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还有生活中能用到的生产工具、交通工具。锄头、镐头、自行车之类的大家都是相互共享的。其实在我看来这几年新兴的共享概念例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之类的商业行为在我国民间早就已经形成,那时候更为纯粹,不掺杂任何的利益色彩。那时候大家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有效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更大效率发挥物品的功能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在农村老人说,"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到底是哪四样东西呢?为什么?
说到借东西,现在比较少见了,借钱稍微常见些,而小时候村里人的生活是很苦的,生活中要用的一些物件自行车、砍柴刀、耕田工具等等有时候是需要借用的,有借有还,每年快过年的时候,要是你还没有还回去,人家会催你还的,说法是留着别人家的东西在自己家过年对双方都不好;当然了,有些东西可以随便借,但是有些东西是不可以借的,像农村老人常说的"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是哪四样东西?为什么不能借?乡居小菜据自己在农村生活所看到的总结如下:
一、自家的房子不借
平时我们去亲朋好友家玩可能会留宿一两晚,这是很正常的,但要说把自家的房子借给别人长住,那是绝对不行的;农村自家的房子是根基,是回忆,就算后面有新房子,不住在旧房子那里了,也不能借给其他人住;一旦给别人住了,时间一久,别人据为己有,到时候你不给他们住了,他们反而怪你不会做人、小气什么的,有时候直接赖着住呢;而且有些人觉得那不是自己的房子,就不怎么爱护,搞得脏、破,房子越住越旧的。
乡居小菜在农村就看到不少房子没人住,包括旧的泥土瓦房还有近些年起的楼房,人们宁可留空着一年住一两次甚至以后都不住,也不借给别人住。
二、自己用的贴身物件不能借
记得以前在农村,雨衣、雨伞是很少的,有时候下雨,人们直接是拿着大张的透明塑料围着当雨衣用,而若是邻居家有雨伞的话有时候也是借用的,毕竟用雨伞比较方便嘛;当然了自己用的贴身物件是不能借的,像衣服、鞋子还有被子、床这些,算是比较隐私的私人物品了,是不能借的,一是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二是出于个人名声方面的考虑,毕竟这么私人的物品借给别人了,其他人怎么议论你,若是异性的话,会招来更多闲话甚至辱骂,影响双方的家庭。
三、新婚夫妻买的物品不借
在农村,大家都是村里邻居的,有时候干活要用到些物件而自己没有,一般都是要借的,毕竟也不常用,没有必要特地花钱去买;而新婚夫妻买的物品是不能借的,说法是,人家刚组合家庭,有个好的开始,你去借人家刚买的东西,相当于是带走人家的部分家运,对人家影响不好,而且新买的物件人家都没怎么用,万一你拿去用,搞坏了呢,就算买新的赔给人家,对于人家来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像早些年,人们婚嫁一般会有缝纫机、28寸自行车、黑白电视等等物件的,你去借人家新买的自行车看看,谁借给你呀。
四、代代相传的家传物件不借
在农村,人们对于一些家传物件都是很珍重的,很多都是有一些实质的作用的,若是别人好奇,可以给看看,但是要想借来用,那是不行的,一是怕你不爱护会弄坏,二是因为那毕竟是传家之宝,意义很大,会带来好运什么的,不能给外人乱碰更别说用了。
像以前乡居小菜村里有一户人家,有个银手镯,每当他们家有新生孩儿,都会给那小孩戴的,说是保平安什么的;而实际上银手镯还有其他作用的,
像驱毒祛风在农村最常见的土做法就是用布包着银镯和鸡蛋反复滚;而那个银手镯他们是不借给别人用的,想用,自己买,像我妈妈就给我侄子买了一个。
当然了,不同的地方不同说法,像有些小伙伴说熬药的药罐子不能借,有咒人家老生病等意思,还有大金额的钱也不能借尤其是自身生活条件不够好的,因为那样会影响到自家的生活,而且有可能那笔钱以后难要回来了,催还钱的话还会影响友情/亲情,导致反目呢;所以农村老人说的"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了,但话糙理不糙,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