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尼罗河源头在哪里?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的源头之谜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和世界各地的探险家们。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 :“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事实证明,没有尼罗河...
尼罗河源头在哪里?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的源头之谜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和世界各地的探险家们。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 :“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事实证明,没有尼罗河就没有辉煌的古埃及文明。
众所周知,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在开罗注入地中海。
虽然流经埃及的只占尼罗河全长的六分之一,却是埃及的母亲河。
古埃及人善于利用尼罗河泛滥留下的厚厚的肥沃的黑色淤泥种植庄稼,创造了农耕文明,蜿蜒的尼罗河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廊,为非洲北部带来了珍贵的绿色,也书写了流芳百世的古埃及文明。
人类总是充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正如人类总想知道大江大河的源头一样。
这是人类的好奇心,也是人类探索世界的勇气和决心。
记得那年高考的时候,文综地理的大题就考查了这个区域,那也是本人的文综滑铁卢。
接下来,我就搜寻了一些寻找尼罗河源头的真实故事。
1850年左右,欧洲探险家们来到了非洲大陆,并且深入腹地,他们历尽生死艰险,才大体确定了尼罗河源于何处。
追根溯源数千年
尼罗河有两大支流,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它们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尼罗河从喀土穆到地中海的干流长3025千米,也就是它的下游。
在希腊和罗马时代,人们就试图寻找尼罗河的源头,可惜都没有成功。因此在古典希腊和罗马的图像中尼罗河总是被显示为一名将头和面用枝叶蒙盖起来的男神。
当时的人们想要沿着尼罗河上溯,就必须穿过努比亚沙漠。要知道,这对于当时生产水平低下的埃及人和希腊人来说,实在是一件力所不及的工程。
后来,埃及归了马其顿王国的继业者托勒密王朝,根据其史书记载,托勒密二世曾经派出一支探险队前往尼罗河上游进行探访。
这支探险队没能找到尼罗河的真正源头,只是找到了青尼罗河,他们能够确定青尼罗河夏季的洪水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雨季导致的。
他们最远到达了麦罗埃,之后的1800多年再也没有欧洲人进行过真正有意义的尼罗河源头探索。
1603年,在葡萄牙殖民地印度果阿传教的西班牙耶稣会士佩德罗 • 帕埃兹受命来到东非与埃塞俄比亚王室沟通。
他在该国逗留多年,第一个目睹青尼罗河的源头是塔纳湖,并写下两卷本的《埃塞俄比亚历史》,对此做了记载。
1768年,英国人布鲁斯也来到这里,宣称发现了尼罗河源头,并留下图文并茂的《尼罗河源头探行记》。
尼罗河的正源是白尼罗河,总长3600千米,比青尼罗河足足长了2000多千米。
对于白尼罗河的上游,现在普遍认为是东非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而发现这个惊天秘密的英雄,就是英国探险家斯皮克。
坦噶尼喀湖的发现
19世纪,随着非洲地理考察热潮的兴起,寻找尼罗河河源再度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开始人们从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交汇的喀土穆沿河逆流南下,但苏丹南部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无法前进,因此,人们转而从东非的桑给巴尔岛抄近路进入大陆探险。
德国传教士、语言学家雷布曼和克拉普夫是最早从印度洋进入非洲内地的欧洲人,他们从阿拉伯商人处得知内陆有大湖。
1853年,英国探险家理查德·伯顿在开罗遇到了克拉普夫,读了这位传教士的报告后他深受鼓舞。他向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建议,从非洲东海岸直插进去的非洲腹地可能就是尼罗河河源所在。
1856年12月,伯顿组织探险队,带上约翰·汉宁·斯皮克,从现在的坦桑尼亚海外的桑给巴尔岛出发前往非洲腹地寻找尼罗河的源头,并探索非洲内陆山河湖泊。
他们越过沼泽、穿过丛林、翻过高山,花了4个月时间,于11月到达距海800公里的商站塔波拉。
1858年2月,他们看到了坦噶尼喀湖--东非大裂谷中众多湖泊之一(非洲第二大湖),成为最早发现此湖的欧洲人,伯顿认为这里就是尼罗河的源头。
找到维多利亚湖
1858年7月10日,斯皮克从Kazeh(今塔波拉附近)带着30多人,北上350公里,在今天的姆万扎发现了一个比坦噶尼喀湖更大的湖泊——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成为第一个看见此湖的欧洲人。
他询问当地人大湖的名字,但无人知晓,于是他以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了此湖。
斯皮克一看见如此宽广的水面,所以认定他找到了尼罗河之源。
然而,探险队的大部分测量设备此时已经丢失,因此无法回答有关湖的高度和范围等重要问题。不过,斯皮克通过观察水在该海拔沸腾的温度,估算出维多利亚湖的海拔高度为1200米。
这个湖比坦噶尼喀湖(湖面海拔700多米)高很多,这使它更有可能成为尼罗河的源头。不过当时由于补给告急,斯皮克没能继续向北探索。
确认源自维多利亚湖
1861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要求之下,斯皮克带着另一位叫做格兰特的探险家又一次造访了东非,进一步探查尼罗河源头。
他们首先来到维多利亚湖西边,绘制了大湖部分地区的地图。
1862年7月28日,斯皮克来到维多利亚湖的最北端,站在现今乌干达第二大城市金贾附近,他首次发现维多利亚湖是白尼罗河的源头。这一发现在世界探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在这里,斯皮克看到湖水喷泻而出,跌下悬崖,形成一道瀑布,然后平缓地向西北方流去。
他欣喜若狂,认定向西北流去的就是白尼罗河。他以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长里彭勋爵的名字命名了这个瀑布,以感谢学会的资助。
为进一步验证这里就是尼罗河的上源,斯皮克准备沿着河道继续前行。
可是因部落战争爆发,他不得不另寻陆路向北行去。次年2月,他和格兰特抵达贡多科罗。
此地今天位于南苏丹首都朱巴的东部,是尼罗河船运的起点。
他们在此遇到正在探查尼罗河河源的另一位英国探险家贝克。
贝克夫妇与艾伯特湖
1861年,英国探险家贝克夫妇前往非洲,探源尼罗河。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探索了苏丹和埃塞俄比亚边界附近的尼罗河支流,并南下到贡多科罗休整。
1863年2月,他们遇到因探查尼罗河河源北上的斯皮克和格兰特。
贝克后来写道:
“为庆祝斯皮克这一地理大发现,我们一齐鸣枪,击毙一头驴子共打牙祭。”
后来斯皮克乘坐贝克的船,顺尼罗河直下至喀土穆,在那里他向伦敦发送了一封著名的电报:
“尼罗河河源问题已解决。”
斯皮克建议贝克夫妇调查白尼罗河的另一段,毕竟斯皮克没有循着尼罗河走完全程。
于是贝克按照斯皮克提供的粗略地图,沿尼罗河上溯进行实地考察。
1864年3月,贝克发现尼罗河从一个湖泊流出,他以当时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伯特亲王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艾伯特湖,后者位于今乌干达和刚果金之间。
贝克还在现在的乌干达境内发现了尼罗河上的默奇森瀑布。
1867年,他出版《阿比西尼亚的尼罗河支流》一书。
尼罗河源头的答案
斯皮克发现尼罗河源头的消息在英国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有人表示高兴和支持,而有人则表示怀疑和反对。
反对最激烈的是伯顿。
他认为,斯皮克只是沿着从维多利亚湖流出的那条河流走了一小段路,并未考察该湖到贡多科罗之间的河道,因此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实这条河就是向北奔流几千公里、最后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
而贝克夫妇发现尼罗河从艾伯特湖流出,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伯顿坚持,坦噶尼喀湖很有可能是尼罗河的源头。
众多探险家和学者从没有放弃对尼罗河源头的考察和论证。
1871年,美国探险家斯坦利对维多利亚湖进行了环湖考察,确认尼罗河从维多利亚湖经过里彭瀑布流向艾伯特湖。
这一段今称维多利亚尼罗河,长420千米,几乎流贯整个乌干达,向西注入艾伯特湖,又从该湖北口流出,改称艾伯特尼罗河。
艾伯特尼罗河流经乌干达全境后,向北进入南苏丹到贡多科罗,然后流经苏丹和埃及,注入地中海。斯坦利最终确认了斯皮克的发现,至此,维多利亚湖是尼罗河源头的结论为世界所公认。
其实,说维多利亚湖是白尼罗河的源头并不确切。
维多利亚湖的水来自很多河流,其中最长的一条叫卡盖拉河,其上源在卢旺达,那里才是白尼罗河乃至整个尼罗河的源头,从源头到金贾还有七八百公里。
尽管如此,确定金贾是白尼罗河源头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起码搞清楚了白尼罗河水来自维多利亚湖,而不是坦噶尼喀湖。
在河源西岸的高地上,耸立着一座三角形的尼罗河源头发现纪念碑,碑文上刻着斯皮克的全名,下面用英文写着:
“1862年7月28日斯皮克在这里发现了尼罗河的源头。”
真正的源头
尼罗河真正的上源在卢旺达和布隆迪。在布隆迪新都基特加南去50多千米,有个海拔2145米的基基齐山,其山腰一股毫不起眼的小山泉,被认为是尼罗河最南端的发源地。
人们知道,流入维多利亚湖的卡盖拉河约400千米长,是维多利亚湖最大的水源地。
卡盖拉河由南北两条支流汇合而成,北支尼亚巴隆哥河源于卢旺达,流程最长,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尼罗河的源头在卢旺达西部,即尼亚巴隆哥河上源的卢卡拉拉河,位于2°17′S 。
南支鲁武武河在布隆迪,比北支略短一点,但位置最靠南,其上源卢维龙札河发源于基基齐山腰,位于3°55′S处,因此被认为是尼罗河最南端的发源地,是德国探险家瓦尔德克于1937年发现的。
尼罗河水从这里流到离埃及金字塔不远的地中海入海口,南北纵跨35个纬度还多,相当于从海南岛三亚(18°N)蜿蜒流到黑龙江省的漠河(53°N)。
尼罗河全长6671千米,真不愧是世界第一长河。
但是,近两年中国科研人员也加入了尼罗河探源的行列。
2020年,中国科学院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通过对卫星遥感影像和地形数据的分析,在卢旺达Nyungwe国家公园丛林深处找到了尼罗河新的源头,并以新发现的源头为起点,测量了尼罗河的准确长度。
研究和实地考察验证的结果表明,新的尼罗河源头位于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分水岭尼罗河流域一侧,准确位置是(2°26′33′′S、29°17′16′′E),海拔2627米。
发源于这里的Rubyiro河,是尼罗河的最上源。从新发现的源头起算,尼罗河的长度是7046千米。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尼罗河源头在哪里?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关于维多利亚湖是尼罗河源头的结论为举世所公认。
尼罗河主支从维多利亚湖流出,这已毫无疑义。问题在于,维多利亚湖四周有许多小河注入,湖水还有个本源问题。因此,近几十年来,一些地理学家认为,尼罗河的源头,应该越过维多利亚湖,上溯到这众多小河中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卡盖拉河。
现在,维多利亚湖河源说虽然仍为一些地理学家所沿用,而承认卡盖拉河为尼罗河源头的人却越来越多。
卡盖拉河经过布隆迪、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边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尼罗河干流就源起该湖,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流穿过基奥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称艾伯特尼罗河,该河与索巴特河汇合后,称白尼罗河。
另一条源出中央埃塞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士穆汇合,然后在达迈尔以北接纳最后一条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称尼罗河。尼罗河由此向西北绕了一个S形,经过三个瀑布后注入纳塞尔水库(湖)。河水出水库经埃及首都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后,分成若干支流,最后注入地中海东端。
尼罗河是公认的世界第一长河,在各种不同文献中,尼罗河的长度约为6670公里。尼罗河的源头虽然经历了几次变更,但是都是遵循“河源为远”的原则进行的。1858年,英国探险家 Richard Francis Burton 和 John Hanning Speke 将位于乌干达的维多利亚湖的湖口确定为尼罗河的源头,目前这一源头仍然是路旅游者光顾的一个景点。
在19世纪中叶以前,尼罗河的源头一直是一个谜。从公元前6世纪希腊科学家泰勒斯起,人们先后提出过地下水、海洋流、季风雨、高山融雪等多种解释,但是这些解释多属猜想,并没有实地考察依据为证。
1857年,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委托,英国人理查德.伯顿和约翰.汉宁.斯皮克前往非洲寻找尼罗河的源头。两人从现在的坦桑尼亚海外的桑给巴尔出发向西航行,几经辗转后于1858年2月来到坦噶尼喀湖——东非大裂谷中众多的湖泊之一,成为最早发现坦噶尼喀湖的欧洲人。伯顿认为这里就是尼罗河的源头,但斯皮克之后又发现了一个比坦噶尼喀湖更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尼罗河的源头。两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直到1864年斯皮克外出打鹧鸪时因枪走火丧命。
众多探险家和学者从来也没有放弃对尼罗河源头的考察和论证。1865年,著名的英国传教士兼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在寻找尼罗河源头的过程中误入刚果河流域,未能证实斯皮克的发现。1871年,美国探险家亨利.莫顿.斯坦利对维多利亚湖进行了环湖考察,最终确认了斯皮克的发现。至此,维多利亚湖是尼罗河源头的结论为举世所公认(现在一般把从西入维多利亚湖的卡盖拉河作为尼罗河源头)。
尼罗河源头所在地也就是维多利亚湖的出水口,位于乌干达的金贾市。在河源西岸的高地上,耸立着一座三角形的尼罗河源头发现纪念碑,碑文上刻着斯皮克的全名,下面用英文写着:“1862年7月28日斯皮克在这里发现了尼罗河的源头。
人们后来发现维多利亚湖的西部还有一条很长的卡盖拉河。卡盖拉河是由发源于布隆迪的鲁武武河(Ruvuvu 河) 和发源于卢旺达的尼亚巴隆戈河(Nyabarongo 河) 汇合而成的。早期 Ruvuvu 河被认为是卡盖拉河上游最长的支流,最远源头在布隆迪境内的 Gikizi 山脚下,源头的坐标是:南纬3度54分47秒,东经29度50分23秒,高程2030米(2005年8月19日手持GPS测量结果)。这个源头是由德国探险家 Burckhard Waldecker 于1934年发现的。在1994年测绘的布隆迪的1:5万地形图上,这个位置的注记是“源头”(Source)。在距源头不远处的 Gikizi 山顶上,矗立着一座金字塔,这就是著名的 Rutovu 纪念碑。这个纪念碑是为了纪念Burckhard Waldecker 发现了尼罗河源头于1938年设立的,它位于尼罗河流域与刚果河流域的分水岭上。在1:5万地形图上,这个金字塔的位置的注记是“Pyramide Sources Sud du Nil”。
我国著名的测绘专家刘少创通过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分辨率为30米的 Landsat 5 TM 多光谱影像和分辨率分别为15米和30米的 Landsat 7 ETM 的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Spot 5 米的分辨率全色影像)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测绘的1:5万地形图进行长度量测以及实地考察验证,刘少创认为发源于卢旺达的 Nyungwe 森林的 Nyabarongo 河源头是尼罗河最长之源,源头坐标:南纬2度19分35秒,东经29度21分30秒,高程2539米(2005年8月23日手持GPS测量结果)。经其测绘,从这里算起,Nyabarongo 河比 Ruvuvu 河长三十二公里。其认为这里才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的源头!
对于一个长达六千多公里的大河,短短的二三十公里微不足道,一个小小误差就决定一个不同的答案!长江源头究竟是沱沱河还是当曲也是争论不休,相信随着测绘手段的发展,会越来越精确,越来越接近真正的答案!
卡盖拉河的源头之谜终究会解开,尼罗河之源也迟早会有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