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样看待民国时期蒙古恶匪王毛仁的一生?王毛仁最终是什么结局?王毛仁是中国历史上民国时期蒙古族军阀和暴乱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其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在当时对于...
怎样看待民国时期蒙古恶匪王毛仁的一生?王毛仁最终是什么结局?
王毛仁是中国历史上民国时期蒙古族军阀和暴乱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其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在当时对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王毛仁主要涉足于内蒙古地区,并在其统治下实施了一系列暴政和屠杀。他通过实行军事统治、掠夺财富、控制贸易和强迫农民等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这些政治举措不仅违反了许多现代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和伦理观,还对当地的民众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经济方面,王毛仁的经济政策主要是掠夺和控制贸易。他通过强迫农民交纳赋税、收购羊毛和掌控茶叶等资源来积累财富,并试图垄断内蒙古地区的煤炭和铁路等资源。然而,这些经济举措也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和经济破坏,并引发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感。
在军事方面,王毛仁主要是通过组织军队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他通过实行军事统治、掠夺财富、控制贸易和强迫农民等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这些军事举措也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动荡。
最终,王毛仁在内蒙古地区的暴政和屠杀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感,并导致了他的失败和被击败。他最终被中国政府所镇压,并在不久后被处决。
总之,王毛仁的一生可以看作是民国时期蒙古族军阀和暴乱者所带来的不幸、残酷和荒诞的典型例子之一。我们应该对他进行谴责,同时也要反思历史上民族问题所带来的教训,并尽可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怎样看待民国时期蒙古恶匪王毛仁的一生?王毛仁最终是什么结局?
没有见过这么怂的土匪!王毛仁既不狠也不凶,干啥啥不行,祸害百姓第一名,称他一句恶匪简直是高抬了他。王毛仁自以为在乌拉山地区可以呼风唤雨,岂不知只是他自我感觉良好而已,说得更加直白一点,王毛仁就是典型的“窝里横”,就这样一个跳梁小丑,面对全国解放的大形势,居然不自量力对抗新政府,最终被固阳县和中后联合旗的公安队伍给击毙,得到应有的下场。

王毛仁其人
王毛仁,又名王占山,1911年生于固阳县福盛庄,由于当时军阀混战,王毛仁的父母被卷入战乱中被杀,这一年他才7岁。由于无亲戚可依靠,且无房无地,赤贫的王毛仁只得依靠乞讨为生。
有一年,活跃在集宁、包头一带的一伙马贼将他裹挟进了匪帮,不久之后这伙马贼被官府剿灭,王毛仁借机逃了出来。在此期间,他虽然没有正式成为土匪,但见多了马贼们来去如风,分金吃肉的生活,他的心思不由得活络起来。
回到固阳后,王毛仁将经历告诉了一起乞讨的人们,并鼓动他们上山为匪,众人本就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王毛仁这一号召,众人群起响应,于1930年左右在后山拉起了杆子,专门打劫过往的行人客商。
“九一八事变”后,傅作义在张家口组建了第七军团,由于兵员的不足,傅作义联合各方抗战势力才将第七军团人员补充至满编水平,其中王毛仁因替傅作义招兵买马有了些功劳,被封了个地方民团团长之职。

抗战全面打响后,王毛仁不仅没有积极响应抗日,反而将自己百余人人的匪帮龟缩回了后山地区祸害百姓,此时的他不再局限于拦路抢劫,而是以国民政府之名义向百姓们强行摊派各种捐贡,甚至还绑票勒索,强抢民女,引得民怨沸腾。但由于周边驻扎着傅作义的大军,王毛仁也没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傅作义虽然听闻了他的恶行,但由于当时大局面主要是抗日,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了他。
1944年底,日军败亡在即,傅作义终于可以缓出手来解决内蒙古地区日益猖獗的匪患,王毛仁得知消息后急忙投靠了与自己有过交往的王国祥,并担任了四连连长职务,驻防在明安川一带。在这里王毛仁等匪徒依然旧习不改,拦路设卡,调戏妇女之事常见,王国祥觉得王毛仁等人匪性难移,会影响到自己日后的升迁,于是便将其甩锅给了包头守备赵炽昌,赵炽昌自然也知道王毛仁不是什么好鸟,于是给了他个连长职务,将其打发到了后山、乌拉山地区。
直至解放前,王毛仁一直在该地区打劫过往商客、偷运大烟土等等,过着不人不鬼的生活。

不自量力对抗新政府,终被镇压
当内蒙解放在即时,王毛仁看到解放军军威甚重,预料到自己的土匪生涯走到了尽头,于是脱下国军军服潜伏回老家,以观形势发展。
1949年底,内蒙马匪受胡宗南“反攻”言论的影响逐渐又活跃起来,潜伏下来的特务们纷纷出动到处搞破坏,王毛仁也心痒难耐,伺机再次为匪。有一天,武川县曾经的匪首“干豌豆”带着枪支弹药找到他,劝其召集旧部上山为匪。此人的一番话正合王毛仁的心意,于是他召集了以前的心腹张五小、张贵生以及他的小舅子马二虎等五人,连同“干豌豆”带来的三人,再次拉起杆子,当了土匪。
比以前单纯抢劫、勒索不同,王毛仁这次为匪后,竟然对自己的乡亲们下了毒手。

1949年春节前,王毛仁来到海湾沟村与情妇石花厮混,其间石花说村里建立了民兵组织,劝他不要再当土匪了。结果王毛仁盛怒之下,吩咐土匪们将村里的两名民兵抓来,当众让张贵生将他们活活打死。土匪们行凶后,后悔已是来不及,只能急匆匆地逃之夭夭。
本地政府得知发生命案,赶紧前来调查,得知是惯匪王毛仁作案,马上将情况上报了驻防本地的解放军骑四师,解放军战士们顾不上过年便走上了剿匪之路。
1950年正月初四,骑四师的剿匪部队终于找到王毛仁匪帮的藏身之处,经过一番激战,三名土匪被当场击毙,王毛仁小舅子马二虎投案自首,其余土匪纷纷做鸟兽散,王毛仁借助地形之便仅仅带着三名土匪逃出生天。
王毛仁逃得快,但解放军追得更急,王毛仁等土匪又累又困,不惜杀害亲戚朋友来取得物资。不过这样一来,直接造成了最后四名土匪的分裂,其中张五小、白海二人与王毛仁决裂离开了土匪队伍,不久后被剿匪队伍抓获,而王毛仁和张贵生二人则继续逃窜。

这一逃,就是将近两年。虽然我剿匪队伍发动群众、民兵严防死守,但此二人却是狡猾异常,不仅再也不进村庄,就连呆过的地方也从未超出三天,吃住都在野外。不得不佩服,两个土匪有此毅力,也算是土匪界的清流了。
1951年的一天,王毛仁二匪逃窜至乌拉山的大坝沟,看到一户人家无人便潜了进去偷了些吃的。却不曾想到他们偷完食物准备再次逃窜时,却发现自己留在不远处的坐骑被人偷走,真是偷了芝麻丢了西瓜,气的王毛仁大骂,只好步行上路。
这样一来很快被固阳县公安巡逻队发现,双方开了火,结果王毛仁腿上中枪,被迫逃窜进了嵖石太山,借助地形再次摆脱了追兵。等王毛仁枪伤稍好了一些,张贵生提出了各自逃生的建议,王毛仁想了半天,也觉得两人不如一人隐蔽,所以就此二匪分道扬镳。
张贵生与王毛仁分手后,化妆成乞丐出逃,潜伏到伊盟达拉特旗的一个村子潜伏下来,虚构了籍贯名字取得了当地人的信任,在此安家落户,并因表现积极一度当上了村干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家有人认出了他,张贵生知道我国的司法政策,于是急忙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被判七年。出狱后,他无颜回村,只好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原籍定居。

1951年12月底,骑四师的剿匪部队在司令部参谋贺太保的率领下找到了土匪王毛仁的线索,与此同时中后联合旗的公安巡逻队也同时发现了该匪的藏匿之处,固阳县公安局也派出了大批警力参与到围剿王毛仁的队伍中来。
12月30日下午,三支剿匪队伍分三路对王毛仁藏身的大白山包抄过去。中后联合旗的公安巡逻队最先发现了王匪,陶克陶格日勒队长看到其他兄弟队伍还距此较远,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决定先行发动进攻。
当时王毛仁正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晒完太阳,他跳下去后抓了一把雪放到口中,也许意识到了自己的末路,他直勾勾地盯着快要落山的太阳。这时陶克陶格日勒队长和警察丹巴的枪声响起,只见王毛仁先是摔倒又爬起来往前跑,结果没跑了几步再次倒在地上再也不动。
陶克陶格日勒带领着队伍迅速过去查看,发现王毛仁已经断了气。另外两支队伍听到枪声后纷纷赶到,见到这个追捕了两年的土匪终于毙命,大家顿时一片欢呼声。随后,剿匪队伍将王毛仁的尸体带回了地方上,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有的百姓甚至专门赶了数十里路,就为看一眼这个土匪。
祸害百姓多年的王毛仁匪帮就此覆灭,留下的却是他一件件、一桩桩不堪的事迹。

后话
据说王毛仁一生的土匪生涯中从未亲手杀人,但是被他亲自下令借他人之手杀害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且被杀之人大多是他认识的乡里乡亲。他固守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向外不敢扩展势力,向内只会欺压百姓,这样一个人根本不像一个土匪,而是更像一个市井恶霸。就这么一个怂货,竟然不识时务的对抗新政府,说他是蠢呢,还是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