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已经没有宰相官职了,为何《康熙王朝》中索额图、明珠、陈廷敬等人依然被称为“相”?首先,我们先来看历代宰相称谓的演变。宰相是协助帝王处理军国大事的宰辅之臣,如...
清朝已经没有宰相官职了,为何《康熙王朝》中索额图、明珠、陈廷敬等人依然被称为“相”?
首先,我们先来看历代宰相称谓的演变。
宰相是协助帝王处理军国大事的宰辅之臣,如先秦各国的相或丞相,秦汉时期的丞相,魏晋时期的尚书令,隋唐时期的三省长官,到后来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朝的左右丞相,明朝的内阁大学士等。
从2400年间宰相称谓的演变可以大致看出,宰相一职逐渐由实位宰相(如丞相、尚书令等)演变为虚位宰相(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学士等),人员逐渐由一个人演变到一群人。

其次,再来看清朝哪些人可称为宰相。
内阁学士和军机大臣可以说是清朝的两个宰相职位。
内阁大学士官居正一品,为文官之首,但清朝时的大学士更多的只是个荣誉职位,并无实权,所以是“有名无实”的宰相,如李鸿章;
而军机大臣由皇帝任命赞襄军机,虽然没有固定的品秩,但却是手握实权的中枢重臣,所以是“有实无名”的宰相,如翁同龢。
所以,有清一代,既有大学士又有军机大臣的身份才算真正称得上是“宰相”,如傅恒、和珅、荣禄等重臣。

清朝已经没有宰相官职了,为何《康熙王朝》中索额图、明珠、陈廷敬等人依然被称为“相”?
他们都是内阁大学士,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有无数的官吏都要去巴结奉承他们,称他们为“相”是恭维他们都是当朝宰相,让他们高兴。说起来也比一口一个“大学士”顺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