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历史上那些细思极恐的事,你知道哪些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4-12 14:00:22 浏览量(来源:小毛

    [摘要]你知道哪些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秦始皇并没有死,而是走不出自己的坟墓,这难道是真的吗?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自己第六次巡行天下的旅行。而秦始皇...

    你知道哪些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

    秦始皇并没有死,而是走不出自己的坟墓,这难道是真的吗?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自己第六次巡行天下的旅行。

    而秦始皇此次巡游的真正目的正是那个传说中拥有长生不老药的神境仙界山东蓬莱。只是当巡游队伍抵达平原京时,秦始皇的身体就已经出现了不适,最终七月丙申,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令所有人都迷惑不已。始皇驾崩那天,能近距离接触秦始皇遗体的只有李斯和赵高,其他高层官员并没有亲眼见到。为了隐瞒秦始皇的死亡,赵高甚至还采用了鱼分龙臭的伎俩,他让人去河里捞出一些鱼,想借用鱼死后的腥臭味,以此来掩盖尸体的腐臭。

    那么,赵高为什么要隐瞒此事呢?难道是赵高等人找到了长生不老药,故意让赢政诈死?赵高隐瞒秦始皇死亡一事,估计有不少观众认为,这是赵高为了不让别人起疑心,通过瞒天过海的手段,以此矫诏遗嘱,使胡亥取公子。扶苏而代之,成为秦皇二世。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详细的事情,后人又是如何知晓的呢?让我们把时间移到公元前227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历史的事,那就是荆轲刺秦王。在史记里,司马迁是这么描述的,拔剑,剑长操其事,孔姬剑尖固不可力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绕柱而走。

    如此详细的事情,司马迁又是如何知道的?难道他也在现场吗?当赵高准备矫诏遗嘱时,李斯说,司上蔡闾相不一也,上姓卓,为丞相,封为通侯。

    那么问题又来了,司马迁又是怎么知道赵高和李斯之间的谈话内容呢?事实上,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个人,他就是夏吴琚。这个夏吴琚就是荆轲刺秦王使拿药箱砸荆轲的那个医官,秦始皇为此还专门说了一句吴居爱我。也就是说,夏无居很有可能就是秦始皇形影不离的贴身衣冠。

    而夏无居这个人不仅医术非常高超,还是一个极其长寿的人,甚至活到了司马迁那个时代,这也意味着,司马迁之所以知道李斯和赵高修改诏书的细节,是因为秦始皇死后,夏无拘刚好也在现场。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之前的一切疑问全都烟消云散。但当你仔细思考后,你的脑海一定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既然秦始皇当时已经去世了,夏无居这个医官在现场做什么呢?很显然,夏无居是在给尸体防腐,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很有可能是秦始皇达成长生不老的条件之一。至于另外一个条件,则是秦始皇意外得到的那颗天外陨石。

    秦始皇并没有死,而是走不出自己的坟墓。这难道是真的吗?在古书十遗迹中有过这样的记载,有挽渠之名,乘罗舟而至,舟行似罗,沉行海底,而水不进入,一名轮波舟,其国人长十丈,鞭鸟兽之矛,以避行使黄羽之雨,即天地初开之时,如轻睹,除此之外,他们两目如电,而出于相间,言如同质。

    如果这些记载属实,那么这群晚屈人很有可能就是外星人。也许秦始皇就是从这群人手里得到了长生不老药,那么这群晚屈人为何自己不吃,反而将长生不老药献给秦始皇的呢?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曾意外得到一颗天外陨石,甚至还有传言,天外陨石可以使周围的物体全部漂浮于空中,那么秦始皇很有可能让婉屈从陨石里面提取出了长生不老药。于是坊间就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说法,大概意思是秦始皇吃了长生不老药后,药效在他死后才开始发作,并且他还不能离开天外陨石的周围,否则长生不死的状态便会永远失效,因此,秦始皇被永远困在自己的陵墓之中。

    那么,既然秦始皇已经让夏无拘给自己的身体做了防腐处理,自己更是已经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为什么还要给自己修建陵墓呢?秦始皇陵在嬴政13岁的时候开始修建,刚开始的时候陵墓还没有后来的高度,直到他221年登基称帝之后,才扩建到了如今庞大的规模,一共历时39年,足足动用了70多万的劳工。相较于耗费十年使用20万劳工的胡夫金字塔,可见其工程量可能比金字塔还要恐怖。

    时至今日,金字塔的用途一直是一个谜,在埃及的文化当中,金字塔是通往神之居所的通道,而秦始皇的内部同样也可能拥有神话中可以升仙的地天通。所谓地天通是一个九级台阶式系夯土方程,亦在死后升天成仙。长期研究秦始皇陵的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刘九生认为,骊山的封土结构正是效仿了传说中的昆仑仙山。

    根据昆仑山的神话,昆仑山有三山,凉风之山、玄圃之山、凡同之山。如果凡人能够登上其中的凉风之山,那么他们便能获得长生不老的能力。也就是说,秦始皇修建的可能并不是陵墓,而是一个升天成仙的通道。这些科技很有可能是来自我们前面提到的晚曲之人。也就是古书十遗记所记载的外星人。

    而在秦始皇的陵墓当中,也确实存在了一些至今也无法用科学解释的高端科技。比如秦始皇陵出土的那两辆铜车马,它们都是按1 : 2等比例缩小的,但它们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两米变硬。在数学上,所有的立体数据必须满足三次根号二才能等比例缩小一半,那么当时的工匠又如何计算出模型数据的呢?难道他们还会开三次方?

    另外,每辆铜车马差不多都是由5000个零件组成的,最小的零件甚至比一块乐高的插销还小,最大的零件则是马车的伞盖,直径一米二一体成型,最薄的地方仅仅只有一毫米,最厚的地方也才只有四毫米,即使今天浇铸成这样,难度也是相当高的。

    除此之外,马嘴上所链的外表与如今的表带是一样的结构,而马嘴上的项圈才是当之无愧的黑科技,它是由82个小金块和78个小银块焊接起来的,金的熔点是1064摄氏度,银的熔点是961摄氏度。咱们先姑且认为秦朝有办法把温度加热到。那么问题来了,一零千摄氏度的银都已经化成水了,可晶还没有软呢,它们又是如何焊接的呢?

    不仅如此,当我们用现代显微镜观察的时候,我们能发现金银之间的焊点只有一根头发丝的粗细。还有马车上的伞,上面有齿轮,可以根据太阳的高度调节遮阳的角度,杆身上还有机关,可以拿下来插在地上当遮阳伞,甚至还能从伞柄当中抽出一把短剑。

    更夸张的是,这些在地下埋了2000多年的东西,在出土的时候还都可以正常使用。这不禁让人担心,秦始皇陵的豪华程度势必会引来盗墓贼。

    那么2000多年来,秦始皇陵被盗过吗?在1965年时,郭沫若还曾经向周总理提出挖掘秦始皇陵一事,但却被周总理一口回绝,还下令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秦始皇陵之所以无人敢挖,是因为秦始皇陵早就被盗了,这种说法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项羽烧秦宫事绝始皇帝中水经注当中也有记载,项羽入关发之以33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这几本古书都提到了项羽火烧了庞宫,绝了秦始皇的坟墓,甚至33万人同时运了一个月,都没能搬空秦始皇陵的金银珠宝。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1965年时,郭沫若曾向周总理提出挖掘秦始皇陵一事,但却被周总理一口回绝,还下令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难道秦林下隐藏着什么秘密吗?

    原来,在此之前,郭沫若便对明朝十三陵中的定陵进行了彻夜的挖掘,当皇陵被打开后,里面的文物却因为空气的氧化,瞬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今40多年过去,我国的考古技术仍然没有达到可以完美保存秦陵文物的地方。一旦我们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打开地宫,那些珍贵的壁画、丝织品以及书籍在接触到氧气后,一定会迅速风化,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了能更好地保护秦始皇陵中的文物,2002年国家发起了863项目,专门让100多位顶尖的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使用最先进的遥感设备对秦始皇陵进行了。

    不仅如此,众人还在秦陵周围打了五万多个小洞。最终他们发现地宫宫的四周有四堵很厚的石墙,同时众人也找到了通往地宫的入口。令众人高兴的是,地宫的大门没有被打开过。考古学家由此推测,项羽烧的可能是秦始皇陵的地面宫殿。而这个推测也很快得到了证实。

    在内城的西北处,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处宫殿遗址,面积足足有1/3个故宫大小,这座遗址应该就是当年项羽烧毁的宫殿。不过,项羽当时也尝试过挖掘地宫,但他最终只挖到了一些兵马俑,怒火中烧的项羽将其全部打碎烧毁,直到现在,你还能在一号坑看到当时留下的木炭。除此之外,秦始皇陵内部的水银高达百万吨以上,贸然进入皇陵只会是死一条。

    面对坚固的秦始皇陵,项羽顿时有心无力,最终放弃了挖掘计划。至于秦始皇陵是不是隐藏了外星科技,可以让秦始皇长生不老?也许你觉得这很荒诞,但这一切只有打开陵墓后才能彻底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遗憾的是。现在因为技术原因还无法打开秦始皇陵,或许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看到秦始皇陵的庐山真面目,品一品千古一帝的霸气人生。



    你知道哪些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国际暗战。

    1961年1月20日,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接替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35任总统。

    出生于1917年的肯尼迪当年才44岁,他年富力强,一心想要有所作为,他就任之后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冷战攻势采取了毫不留情的强硬态度,在1962年10月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中,他果断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并摆出了一副宁可爆发核大战,让全世界毁灭也不让步的架势。最后古巴导弹危机以赫鲁晓夫让步,从古巴撤走远程导弹和战略轰炸机而告终。

    在对内政策方面,面对就任之初经济危机的挑战,肯尼迪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结构性减税、提高最低工资,对农民提供紧急救济和补贴,提高失业津贴和社会保险水平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为他在普通美国民众中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可以说,肯尼迪的套路就是“内修王道,外修霸道”,他在就职演说上有一句著名的话:“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直译一下:别问你的国家能为自己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什么)。在任期间,他派遣特种部队和作战飞机进入南越,扩大越南战争,大力推行登月计划,加快和苏联的太空竞争,是比较好斗,比较鹰派的一个总统。

    肯尼迪上台后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和新中国的关系问题。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

    1958年8月,毛主席决策炮击金门,打破了美国试图搞“台湾独立”的阴谋,迫使美国回到华沙谈判桌前,美国当局对这种谈也不是,不谈也不是的状态十分恼火,于是不久就在联合国耍花招,把“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原本只需要普通多数赞成的“一般性问题”升级为需要2/3多数赞成的“重要问题”,以阻挠国际朋友不断增多的新中国加入联合国。

    随后,由于美国扩大侵越战争,毛主席指示周总理针锋相对地警告美国不得肆意进入北越领土,并宣布中国对美国侵越行为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从1961年开始,新中国加大了对北越政权的支援力度,使得美国在越南的代理人战争遭到严重挫折。

    刚刚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获胜而志得意满的肯尼迪认识到,他遇到了真正的高手。很快,中情局告诉了他另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新中国的核武器研发工作已经接近成功,即将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其实,在1960年底,美国的间谍卫星就已经发现了新中国设立在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和相应的浓缩铀工厂,只不过由于获取的情报过于零碎,中情局一直没能掌握确凿的证据。

    新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就受到过美国的核讹诈,1958年台海危机时,艾森豪威尔又再次叫嚣要用核武器“保卫台湾”。早在1956年,毛主席就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60年,赫鲁晓夫撤走全部专家,撕毁中苏之间的一系列合作协议。毛主席毅然领导不信邪、不怕鬼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自己给自己争气。在钱学森、邓稼先、王淦昌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和千千万万科研人员、工人、战士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下,在周总理、聂荣臻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到1962年底,新中国的原子弹实际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根据美国的评估报告,新中国最快在1965年就能具备爆炸原子弹的能力。

    毛主席:原子弹,没有它,人家说你说话不算数

    让一个新的共产主义国家拥有原子弹,这是自诩自由世界领袖的肯尼迪所不能容忍的,他对新中国的行动绝对不能坐视不理,肯尼迪在白宫公开宣称“新中国试图进行核试验是60年代最糟糕的事情”。然而,他以武力干涉的想法却遭到了国防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内的一群军人的一致反对。

    那些在朝鲜战争时期还是师长和团长,领教过中国军队可怕实力的美国将军们认为,新中国的核武器并不能影响亚洲的政治平衡(因为有原子弹和能够投射原子弹根本不是一回事),相反,如果摧毁新中国的核武器研发基地,将会对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直接武装打击的道路行不通,肯尼迪眼珠一转,又找到了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肯尼迪相信,由于1950年代末开始中苏关系十分紧张,赫鲁晓夫当然也不愿意新中国研发自己的核武器。

    国际政治的玩法就是这么吊诡,刚刚还是剑拔弩张,誓要拼个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现在却要为双方共同的利益而站到同一条战线上来了。

    1963年5月,美国政府约见了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露骨地表示“希望在中国拥有核武器的问题上交换意见”,但苏联方面对此反应冷淡。1963年7月,美国新任驻苏大使哈里曼在莫斯科会见了赫鲁晓夫,公开鼓吹美苏联合对中国的核设施发动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计划。

    令美国人失望的是,赫鲁晓夫仅同意在政治层面上对新中国施加压力,并在美国人面前刻意淡化中苏之间的分歧,他认为新中国的核武器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并劝告美国人“当一个人没有核武器时,那他一定是叫得最凶的。”

    被赫鲁晓夫的态度搞蒙了的肯尼迪开始病急乱投医,1963年9月,他乘着蒋大公子蒋经国访美的机会,与台湾方面秘密商定了由美国出动运输机,由台湾方面出动300-500人的特种部队,突袭并摧毁新中国的核试验基地的危险计划。

    在肯尼迪的一再坚持下,1963年11月18日,在五角大楼举行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新任参联会主席,著名的鹰派人士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提出了一份关于阻止或推迟新中国成功实施原子弹研制计划的方案。

    方案包括四个选项:一、美国实施常规轰炸、二、国民党军队实施常规轰炸、三、派遣间谍到中国实施秘密袭击、四、由国民党特种部队空投后进行破坏。

    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

    这时,距离新中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已经不到一年了。

    在会议上,肯尼迪表示将对这一方案在一周后进一步讨论,即11月25日。

    可是,仅仅5天后,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被刺杀身亡,继任的总统约翰逊比较谨慎,认为袭击新中国的核武器研发设施无助于巩固美国的国际地位,于是终止了这个被称为“布拉沃”的非常规作战计划,疯狂的图谋最终胎死腹中。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在罗布泊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冉冉升起的蘑菇云,宣告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核讹诈彻底破产,这是中国近现代100多年历史上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中华民族低人一等的时代彻底终结了。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