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历史上有哪些弃暗投明的国军将领,弃暗投明的名人故事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3-27 04:00:54 浏览量(来源:小许

    [摘要]历史上有哪些弃暗投明的国军将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原国军60军中将军长曾泽生,在辽沈战役中,率部在长春起义,这次起义极大动摇了东北境内国民党反动派的抵抗决心,...

    历史上有哪些弃暗投明的国军将领?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原国军60军中将军长曾泽生,在辽沈战役中,率部在长春起义,这次起义极大动摇了东北境内国民党反动派的抵抗决心,彻底打乱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部署,加速了辽沈战役胜利进程!

    60军原属于滇军序列,是龙云手中的王牌部队!抗战时期,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南昌会战等重大战役,这支军队,战功卓著,浴血奋战在抗日一线!

    曾泽生这个人洁身自好,不赌不贪,在国民党军官中显得格格不入,但他治理下的军队纪律严明,不欺压百姓,不横征暴敛,所以百姓对这支滇军还是竖起大拇指,为国家为民族而战!大义凛然!

    随着解放战争进程的推进,辽沈战役中,他率60军在长春起义,曾泽生将军深的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任,决定将其部保留原建制,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50军,终于回归到人民的队伍中来!

    抗美援朝打响后,曾泽生将军亲率50军入朝作战,载入史册的汉江阻击战就是50军创造的经典战役,这场战役被曾泽生将军称为“50军的正名之战”!因为是起义投诚过来,不是根红苗正的党的队伍,总觉得比其他兄弟部队矮一头,这场恶仗打下来,终于能挺胸抬头称自己是党的队伍!这番感慨把彭总气的直跺脚,感动成了一个泪人,多少滇军儿郎把命留在了汉江!

    汉江阻击战,原制定的计划是50军留守汉江10天,阻击联合国军,掩护大部队及司令部撤退。以三万之众抵挡二十余万联合国军,惨烈程度不敢想象,归还的可能性渺茫!

    战斗刚打响,敌人的飞机,坦克,各种火炮轮番轰炸,炮弹倾泻而下,山头都被削低了。紧接着敌人发动集团式冲锋,50军将士就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没有一个退出的,枪管都打红了,扔手榴弹的胳膊都麻了,与数倍之敌厮杀!

    有的阵地无一人生还,全部壮烈牺牲!有的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人,他拉响手榴弹冲向敌群同归于尽!壮烈殉国!还有的阵地子弹打光了,他们端起刺刀与敌人肉搏!

    就这样,50军坚守汉江50天,伤亡2万多人,他们没有叫一声苦,没有一个人后退,也没有向司令部求援,数倍于己的敌人也没能跨过汉江一步!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奇迹,多么强大的意志!多么伟大的精神!他们用血肉之躯告诉美帝国主义,“我们奉陪到底!”



    历史上有哪些弃暗投明的国军将领?

    卫立煌(1897—1960),陆军二级上将,1955年回到大陆并发表了《告台湾袍泽朋友书》。

    于学忠(1890—1964),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拒绝前往台湾。

    马占山(1885—1950),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48年参与了北平和平解放的事务。

    马鸿宾(1884—1960),陆军中将,1949年9月在宁夏中卫和其子马惇靖率部起义。

    方鼎英(1888—1976),陆军中将,1949年在长沙起义。

    王劲修(1900—1950),陆军中将,1949年在长沙起义。

    王家烈(1893—1966),陆军中将,1949年拒绝去台湾。

    邓宝珊(1894—1968),陆军上将,1949年代表傅作义与解放军签署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

    邓锡侯(1889—1964),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在成都起义。

    龙云(1884—1962),陆军上将,1949年8月在香港发布声明脱离国民政府。

    卢汉(1895—1974),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49年率部在云南起义。

    左协中(1889—1960),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陕西榆林起义。

    孙兰峰(1895—1987),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绥远起义。

    孙蔚如(1896—1979),陆军中将,1949年拒绝去台湾。

    刘斐(1898—1983),陆军中将,1949年4月参加北平谈判后留在北平。

    刘文辉(1894—1976),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49年在成都起义。

    刘元瑄(1911—1996),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四川雅安起义。

    李振(1900—1988),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成都起义。

    李觉(1900—1987),陆军中将,1949年在长沙起义。

    李兴中(1890—1962),陆军中将,1946年拒绝参加内战弃职回乡。

    吴化文(1904—1962),陆军中将,1948年率部在济南起义。

    吴奇伟(1891—1953),陆军中将,1949年通电脱离国民政府。

    但懋辛(1886—1965),陆军上将,1949年协助解放军成功策反刘文辉等人起义。

    陈铁(1898—1982),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贵州起义。

    陈明仁(1903—1974),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长沙起义。

    陈铭枢(1889—1965),陆军二级上将,1948年弃职出走。

    陈绍宽(1889—1969),海军一级上将,1949年拒绝去台湾。

    陈克非(1903—1966),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四川郫县起义。

    陈炳谦(1895—1958),陆军中将,1949年随傅作义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

    张轸(1894—1981),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武汉起义。

    张治中(1890—1969),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参加北平谈判后留在北平。

    罗广文(1905—1956),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四川郫县起义。

    周祥初(1896—1974),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甘肃岷县起义。

    侯镜如(1902—1994),陆军中将,1952年回归大陆。

    赵锡光(1901—1955),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新疆起义。

    高桂滋(1891—1959),陆军中将,1949年拒绝去台湾。

    陶峙岳(1892—1988),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新疆起义。

    唐生智(1890—1970),陆军一级上将,1949年在长沙随陈明仁起义。

    鹿钟麟(1884—1966),陆军上将,1948年弃职回乡。

    黄绍竑(1895—1966),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49年通电脱离国民政府。

    黄琪翔(1898—1970),陆军中将,1947年拒绝参加内战,弃职隐居。

    傅作义(1895—1974),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在北平接受解放军和平改编。

    曾泽生(1902—1973),陆军中将,1948年率部在长春起义。

    董其武(1899—1989),陆军中将,1949年率部在绥远起义。

    韩练成(1908—1984),陆军中将,1949年脱离国民政府秘密北上解放区。

    程潜(1882—1968),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协助陈明仁在长沙起义。

    蔡廷锴(1892—1968),陆军上将,1948年脱离国民政府秘密北上解放区。

    潘文华(1886—1950),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49年率部在四川彭县起义。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