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百年孤独》适合什么人读,百年孤独适合什么年龄段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3-05 16:00:19 浏览量(来源:小祁

    [摘要]《百年孤独》适合什么人读?《百年孤独》是一本世界级名著,但对于很多普通读者来说,读起来诘屈聱牙,晦涩难懂,特别是书中大量相似的人物名字,就首先把人弄晕了。这本书...

    《百年孤独》适合什么人读?

    《百年孤独》是一本世界级名著,但对于很多普通读者来说,读起来诘屈聱牙,晦涩难懂,特别是书中大量相似的人物名字,就首先把人弄晕了。

    这本书讲的是19世纪,南美洲轰轰烈烈的变迁史。用极为传奇的故事,串联起来社会的发展。看似荒诞不经的事件,都能从背后解读出来深层次的原因和脉络。

    所以说,这部书适合对世界历史,美洲历史有一定认知、有一定兴趣的人来读,这样读起来不会那么一头雾水。比如,失眠症对应的是对那段历史的遗忘,3000人屠杀反映了殖民者残酷的掠夺和镇压,灭不掉的蟑螂暗示了孤独始终与人并存。等等。

    读这本书,发现了一个有用的方法。那就是,先用听书的方式概读一遍,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因为开头人物关系的混乱而难以读下去。听了一遍,就会对整部书有全面的了解,掌握整体脉络。结合对历史的认知,就能把整本书放在一个时代背景下去审视。

    第二遍可以读纸质书籍,用精细化的方式,阅读每个精彩段落,每个离奇故事。带着自己的思考,融进作者的细节处理之中。

    然后会发现,这本书真的是封神之作,高屋建瓴的历史观,细枝末节的笔触。一个家族的百年故事,正是那个时代社会变化最集中的写照。

    读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回味无穷。很多内容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印象极为深刻。如果能够走进那段历史,便真的可以体会这份百年的孤独。

    《百年孤独》适合什么人读?

    《百年孤独》我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过两遍,读两遍不是因为第一遍没读懂,而是因为读的版本不同。

    第一次读的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版本,: 黄锦炎 、 沈国正 、 陈泉三个人合译的,据一些懂西班牙语的朋友说,这个版本翻译水准还是不错的。

    但问题是这个版本并未得到马尔克斯的授权。马尔克斯1990年来中国时,发现在自己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中国的书店堂而皇之售卖着中文版的《百年孤独》,大为光火,声称死后一百五十年内都不会将作品授权给中国大陆出版。(当然,后来他还是违背了自己先前的话,与中国出版商达成了谅解)

    但你要说这个版本就是盗版,对当时的中国出版者也有点冤枉,因为那时中国还没有加入世界版权公约,所以国外作品往往是拿过来翻译了,直接出,并不会向国外作者要授权,更不涉及版税问题。所以在当时中国人看来,这不算盗版。

    第二次通读的版本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范晔译本了,这也是马尔克斯正式授权首次在中国出版的版本,迄今据说已经销售了一千多万册,理论上,应该有一千多万人读过这本小说了,但究竟有多少人真的读完过,却很难说。

    我在网上不止一次看到,《百年孤独》被列入难读书目,且往往在榜首位置。后面评论里总是跟着无数附和之声,说这本书不知所云的,名字太乱的,故事混乱的,各种理由充斥。

    读《百年孤独》是不是一种叶公好龙的行为?《百年孤独》究竟适合什么人读?

    无论是时间的深度,还是人物的广度,《百年孤独》都是纷繁复杂的。加上陌生的文化背景,不易记住的重复名字,对一些读者而言,这本书成了一个迷宫。我们可能刚一进入就迷失其中,不得不放弃寻找出口的努力,而简答地翻墙而出,决定从此再不踏足其中。

    我之所以上来就先说我读两个版本的故事,其实是想告诉各位读者,《百年孤独》尽管看上去如此迷幻,但其实并不难读。即便在多年以前,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拉丁美洲的长篇小说,第一次见识这种写法,《百年孤独》的阅读对我也不是一种困扰。

    除了两遍从头到尾的通读,我至今还会时常拿出这本书读几页,某些段落我已经很难说清究竟读了多少遍。因为每一次读都能让我感到不同的惊喜。

    这本书太有趣了,你在其中看到不同的人生,有人在政治的风浪中起伏,有人在自闭的读书中寻求解答,有人被情欲操纵着,放浪形骸,有人在爱情的痴魔中癫狂。

    如果你记不清名字,就试着先进入是书中,先进入某一段情节,缓缓而行,把它拆开来看仔细,马尔克斯会向你展示一段充满魅力的故事。

    当你被某一段吸引之后,不妨再开始扩大你巡游的范围,一点点进入其他故事,那些精彩会在峰回路转间慢慢展现,最终带你进入忘我之境。

    如果你想要听到一个精彩的故事,马尔克斯的奇思妙想,书中那些个性不一的人物,绝对不会让你感到乏味、冗长。

    如果你试图在其中找到思想,抛开陌生的文化背景,你将看到人类共同的欲望,与永远无法如愿以偿的孤独。

    如果你希望了解历史,在马孔多一个小镇的变迁里,你将看到人类历史上曾无数次上演过的戏剧。即使发生在一个如此不熟悉的环境里,操着不同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历史的发展却总是似曾相识。

    马尔克斯曾说,《百年孤独》是对拉丁美洲历史的概括,我甚至想说,它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影射。

    很多人都是因为《百年孤独》而熟悉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但马尔克斯却并不喜欢这个定义,他曾多次说,他写的不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写的就是拉丁美洲的现实。

    但作品一旦发表,作者就部分失去了对它的掌控,毕竟《百年孤独》中大量非现实的描写,比如丧失记忆的失眠症、白日飞升的女人,夜晚出现的死者灵魂、被蚂蚁拖走的尸体、神秘的羊皮卷,让读者很难认同这就是现实,也让魔幻就成了马尔克斯自己摘不掉的标签。

    但对读者而言,我们却无需在意标签,更不用去探讨故事的真实性,只要耐心地跟着马尔克斯,进入这个迷宫。

    记住,这是一次充满惊喜与感动的迷宫之旅,千万别急着寻找出口,那除了徒然增加焦虑外,还会让你失去阅读本书的乐趣。

    事实上,当你沉浸入一段段的故事中,逐渐发现它的美妙时,你不但会忘记最初寻找出口的目的,甚至会希望不要找到出口,继续徜徉其中,陶醉其中。

    对于那些刚一进入这本书,就迷糊的读者而言,我也有些建议:如果你此时觉得难以读懂,那它就是不适合此时的你阅读,完全不必觉得我读不懂就是我有问题,或者是这本书不过是浪得虚名。

    先不要着急丢掉,毕竟一部名著放在客厅醒目位置,还是可以充门面的。

    不妨等一等,也许你终身都不会再翻开这本书,那它就彻底不适合你读。也许你再次偶然翻开,试图了解,发现还是和它难以沟通,如同陌路,那就再放下,也许可以留给儿孙。

    但也许,你忽然发现,当年你看不下去,看不懂的那些文字,忽然间像一个蓓蕾在春风里绽开了,有了色与香,你看到一个之前不曾理解的世界,蓦然在眼前清晰而深邃起来。

    很多相识并不是一见钟情,而是相处很久后,在某一天,突然听到心底有一个地方发出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相识时刻。

    不存在某本书只适合某类人的问题,只存在是否适合你,取决于,你能否听到心中的回响。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