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曹操当年杀华佗真的是因为多疑吗(华佗真是被曹操杀的吗)

    栏目: 百科 日期:2023-02-13 00:00:44 浏览量(来源:小昌

    [摘要]曹操当年杀华佗真的是因为多疑吗?13岁的曹冲突患急病,缠绵病榻八日后,突然口鼻鲜血直涌,撒手人寰。曹操悲痛不已,自责说: “是我害了你!悔不该杀了华佗呀!”曹冲...

    曹操当年杀华佗真的是因为多疑吗?

    13岁的曹冲突患急病,缠绵病榻八日后,突然口鼻鲜血直涌,撒手人寰。曹操悲痛不已,自责说: “是我害了你!悔不该杀了华佗呀!”

    曹冲聪明绝顶,宽厚仁爱,是曹操最钟爱的儿子。他一度想把自己的毕生伟业传给曹冲继承。

    可是曹冲年纪幼小突然离世,曹操悲痛之余,不由得对自己杀了华佗感到万分后悔。

    华佗医术精湛,如果世上有一人能救曹冲,非华佗莫属。

    在现代人看来,华佗是国宝级的人物,他曾经为曹操医治过困扰已久的头痛症,效果不凡。

    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奉为上宾,礼遇有加吗?

    可是曹操竟然杀了他,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华佗和曹操之间发生了什么?

    华佗的医学成就远远超过同一时期的同行,他的所作所为,让人不禁怀疑他是穿越过去的。

    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研制的麻醉药早了一千六百多年。

    在那个医疗水平还极其落后的年代,几乎所有医生能够采取的手段就是把脉服药。

    因为有了麻沸散,华佗已经可以做一些肿瘤摘除手术了。这是医学上的创举,华佗是当之无愧的“外科鼻祖”

    华佗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追求“学而优则仕”,想通过读书去当官。

    可是到了东汉末年,官府腐朽,通过读书进入仕途非常不容易。

    当官的途径要么就是世袭,依靠家族势力上位。要么就是花钱买官。

    华佗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万贯家财,只好退而求其次,做了一名医生。

    即使华佗后来成了名医圣手,也常对自己没有求取到功名,而是从事了医生这个行业感到懊悔。

    “(华佗)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三国志方技传》

    不过,无论华佗是被迫学医,还是热爱医学,他确实是个医学天才。

    一个好的中医,会辨症治疗,根据病情不同对症下药,因此需要对病程发展了如指掌。

    华佗在医治广陵太守陈登时,就是如此。

    陈登久感面红耳赤、内心烦躁,请华佗帮他医治。

    华佗下药后,让陈登准备了几个脸盆,结果陈登吐出了很多红头的虫子。

    华佗告诉陈登,他是吃生鱼得的病,现在下药后可以维持三年,三年后还会复发。

    果然,三年后陈登旧病复发。

    他再去寻华佗治病,可是华佗上山采药,久久未归。

    陈登遍寻名医,都无法医治,就这样死去了。

    三国名将周泰为了救孙权,被敌人戳了十几窟窿。

    伤口红肿溃烂,这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几乎是不治之症。可是华佗却将周泰治好了。

    周泰感激钦佩之余,将华佗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常年征战,患上了头痛病,每次发作时,头痛就像针刺一样。

    曹操请了很多医生为他医治,疗效甚微。

    华佗拿出几根银针,为他一番针灸,曹操正在发作的头痛竟然真的缓解了。

    曹操大喜,问华佗是否能够根治他的头痛。

    华佗说,此病要根治,就得打开头骨,去除病灶。

    缓慢一些的方式就是坚持针灸,但是无法根除疾病。

    曹操一听,怀疑华佗不安好心,因此拒绝了华佗的开颅建议。而是将华佗留在身边,随时为他针灸医治头痛。

    可是华佗闲云野鹤的日子过惯了,平时采药制药,救死扶伤,云游四方,何等潇洒!

    如今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虽然待遇不错,却没有了自由。

    华佗深知曹操的头痛病短期内很难治好,用针灸之术也无法根除此病,这就意味着他不得不长期跟随在曹操的身边。

    他并不喜欢成为某个权贵的私人医生,更何况曹操身边的很多人对待医生并不客气,常常对他颐指气使。

    可是,曹操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华佗不敢强硬地要求离开曹操。

    华佗只好假借家里夫人生病,要回家照顾夫人,请求曹操放他回家。

    回到家中后,华佗再也不想回到曹操身边。

    曹操几次写信催促华佗回来,华佗都置之不理。

    曹操心下生疑,派人前去查看,结果发现华佗的妻子并没有生病,华佗欺骗了他。

    于是,曹操抓回了华佗,将他关入大狱。

    不久后,华佗被判了“欺君之罪”和“不从征罪”两种罪名。

    两罪并罚,华佗在监狱里被严刑拷打,最终没能熬过去,惨死在狱中。

    更为让人遗憾的是,华佗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将花费毕生心血所著的《青囊书》交给狱卒,希望能够流传下去,造福天下。

    可是狱卒个个胆小如鼠,不肯接过这件稀世珍宝。

    华佗无奈之下,只好将《青囊书》付诸一炬,一身惊人医术从此失传。

    二、曹操为什么非要杀华佗不可?

    曹操杀掉华佗,仅仅是因为华佗不听话吗?其实并非这么简单,真实的原因很复杂。

    1】医生在古代是贱业,社会地位不高

    曹操要杀掉华佗时,他的谋士荀彧力劝曹操,为华佗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很高明,有了他,许多人能解除病痛,大王应该宽容他。”

    曹操却说:你不用担心,天下的能人多得是,少一个无能鼠辈不足为惜。”

    这样的医学界大拿竟然被人称作“无能鼠辈”,莫非是曹操眼光太高?

    其实也不尽然。

    医生在古代属于三教九流,是闯荡江湖劳作的下层劳动人士。社会地位非常低,甚至连农民都不如。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这样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医生属于技工,是被读书人瞧不起的职业,所以华佗经常为自己没能读书入仕感到遗憾。

    而曹操是一国的丞相,从社会地位上来看,曹操与华佗是云泥之别。

    位高权重的曹操,无法容忍被身份低贱的人欺骗。因此,他对华佗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2】医患矛盾无法调和

    医生与患者之间,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对疾病的看法常常会产生分歧。

    华佗建议曹操做开颅手术,是为了根治曹操的头痛病。

    可是对曹操来说,华佗就是想害死他。

    这样的想法也不难理解,毕竟开颅手术在医学发达的现代也是相当高难的一种技术。

    在没有先进仪器和配套医用药物的古代,几乎是必死无疑。

    至于华佗是否能够保证曹操开颅后痊愈,就不得而知了,或许他有什么独家秘笈也说不定。

    只可惜华佗所著的医学著作已经失传,那些神乎其神的技术也只是存在在传说中了。

    既然华佗的针灸能够暂时治好他的头痛,曹操随身带着华佗比冒然开颅显然安全得多。

    可是,对于华佗来说,这是明显的患者不信任医生。

    他半辈子闲云野鹤自由惯了,让他终日跟着一个权贵,战战兢兢地在他手底下讨生活,想来也并非华佗所愿。

    因此,医生和患者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医患矛盾。最终导致患者杀了医生以泄心中不平之气。

    3】不杀华佗,曹操威信尽无

    曹操有句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华佗欺骗了曹操,又不肯常伴曹操左右,从个人角度来讲,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

    可是从一国之权臣的角度来讲,曹操就无法忍受这种欺骗和不妥协了。

    他想做的是统一天下,将天下人管控起来。

    可是,华佗违抗旨意、欺骗上位者,如果曹操放过华佗,今后他该如何带兵打仗?如何管理朝臣?如何实现自己君临天下的美梦呢?

    华佗不肯屈从于权贵的风骨是了不起的。可是他没有认清形势就将自己推到了不得不死的地步,让人非常惋惜。

    曹操为了立威,也为了泄愤,杀了华佗。以至于自己的爱子曹冲无人医治而死,不得不说,这也是因果循环,天理昭昭。

    对此你怎么看呢?

    曹操当年杀华佗真的是因为多疑吗?



    华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神医,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曾经为关羽刮骨疗毒,当然这是源自于小说的神话,不足为凭。但从《三国志》和《后汉书》,我们都可以看出,华佗在医术上的精湛和高明,首先就是发明了麻沸散,这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麻醉药。其次就是五禽戏,我们在《军事联盟》电视剧中,可以看到司马懿在自己家中养生练的就是五禽戏,这让他活的很久,熬死了魏国的三任皇帝,最终笑到最后也笑得最好。最后就是针灸术,现在还广为流传。

    那么华佗又是怎样和曹操搭上关系的呢?华佗和曹操,两个人是同乡,都是安徽谯县人。在历史上,人们很喜欢拉帮结派的,这个帮派非常具有地域性。华佗的医术高超肯定是通过同乡的口碑式传播,最终让曹操知道的。但曹操这个人多疑,他未必会相信这是真的。

    当然其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曹操手下有一个他非常信任的官员叫陈登,华佗有一次给陈登看病,看完病后,华佗就对陈登说:你先不要忙着谢我,你这个病如果你不能坚持养生,仍然要忙忙碌碌的,三年后必定复发,并再也难以根治。陈登是朝廷重臣,哪有可能退居乡野,调理养生。但果然三年后,陈登再次发病就迅速去世了。这件事传到曹操的耳朵里,由不得他不信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有头疼病,不定期发作。头疼不是病,病起来真要命。每次一发病,曹操都感觉天晕地旋,小命就要没了。于是曹操就把华佗召到自己身边,帮自己看病。华佗就用自己的针灸术暂时控制住了曹操的病情,每次治好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



    最初曹操的病只是偶尔会发作,发作的时候把华佗叫过来就治好了。平时华佗该干嘛干嘛去,还有充分的时间去行医。但后来曹操的病情越来越重,他就让华佗担任他的私人医生,专门为他一个人看病。

    从现代医学上来看,曹操的头疼病极有可能是中风,也就是因为血液里脂肪含量太高,导致脑血管堵塞压迫神经所致。从曹操的诗文里就可以看出,曹操喜欢喝酒吃肉,血脂高也是正常的。

    但在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问题。华佗劝曹操少喝酒吃肉,但曹操认为,不让喝酒吃肉,宁可死去,酒肉就是他的命。华佗强调,眼下病情还可以通过针灸来控制,将来病情加重后,就无药可治了。

    更重要的是一点,华佗是当时的名医,非常痴迷于医术研究。和现代医学一样,真正的名医都是通过多看病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专门给曹操当医官,是很轻松,但这不是华佗的理想。华佗的理想是迈向更高的层次,研究医学的未知领域,这必须通过大量实践和临床研究来解决,这一点在曹操身边是办不到的。



    华佗身居庙堂,心在乡野,他更渴望的是自由,而不是做一只笼子里的鸟。华佗想离开曹操的府邸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专横残暴的曹操来说,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想辞职,拿你的命来说话。不听曹操的话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孔子的后人孔融就是这样被杀的。就练曹操身边的红人荀彧因为忠于汉室,也被曹操杀死。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最终华佗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请假。当然史书上对于华佗请假的理由有不同的描写情节,一个说是华佗要回家取药方,另一个说华佗谎称妻子在家有病。这两个理由对于曹操来说都没有办法拒绝,所以他就让华佗回家了。

    回家后的华佗,如龙归大海,就再也不愿意到曹操这边来了。但曹操的头痛病一天比一天严重起来了,曹操多次派人去催,华佗却借故不归。一怒之下的曹操就派人过去看,如果华佗的妻子真的有病就算了,如果是在撒谎就把他抓回来。

    结果发现华佗真的是在撒谎,他老婆根本就没病,于是曹操就把他抓了回去。曹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曹操认为华佗不愿意好好替自己看病,别有居心。华佗认为曹操生活习惯不好,病情只会越来越重,单靠治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两个人话不投机,曹操一怒之下,就下令把华佗处死了。



    在历史上,还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医生在当时不过是方士,比较下贱的一种职业。作为曾经是读书人的华佗非常希望当官,以当医生为耻。因此他以帮曹操治病为要挟,让曹操提拔他当官。但曹操不答应,两个人就产生了矛盾,最后导致华佗被杀,可以说是死有余辜,咎由自取。

    这个观点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华佗当年在老家读书,刚开始是想做官,但当时没有科举制度,只能靠高官推荐才能做官,这方面的门路华佗没有。后来也有人愿意举荐华佗出来做官,但这时的华佗已经迷恋上医术了,不愿意在乱世为官。

    当时的医术是比较落后的,想成为名医不经过一番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华佗不热爱医学,他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名医。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华佗真的想做官,他认认真真的把曹操的病治好,按照当时的社会风俗,曹操自然会答谢华佗,给他一份高官厚禄。这个道理只要是稍微懂一点人情世故的人都知道,以华佗的智商他不可能不清楚。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华佗呢?原因很简单,他认为华佗欺骗了他。当时的曹操虽然在东汉政府中权倾朝野,但有很多名门望族的大臣看不起他,因为他是太监的孙子。曹操迫切需要杀人立威,尤其是那些不听他的话和欺骗他的人。不管是华佗还是孔融,只不过是撞到了曹操的枪口上,才被曹操处死。

    还有一点,曹操杀掉华佗时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意思就是说,你们不要劝我,也不用担心;像华佗这样的货色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死了张屠户,还要会吃带毛的猪吗?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曹操从内心深处是比较鄙视华佗的,认为他的死无足轻重。然而不久后,曹操的儿子曹冲重病去世了,曹操就后悔杀死华佗了,但天底下没有后悔药可以卖。

    华佗的死是中华医学史上重大的损失,他的麻沸散和针灸术都失传了,只有五禽戏流传了下来。华佗临死前曾想把自己的医书留给监狱的狱吏,让它流传后世,但这个狱吏担心遭到曹操的报复,不接受,华佗只好一把火把自己的医书给烧掉了。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