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安徽阜阳阜南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哪些?阜南是安徽阜阳市所辖的4县之一,它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南端,淮北平原的西南部,淮河上中游结合部的北岸,阜阳市的南部。阜南...
从安徽阜阳阜南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哪些?
阜南是安徽阜阳市所辖的4县之一,它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南端,淮北平原的西南部,淮河上中游结合部的北岸,阜阳市的南部。
阜南的区位优势独特,资源丰富,它既是我国产粮大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又是我国劳务输出的大县,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此外,阜南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归于楚地所辖;到了隋、唐,乃至五代时期,为颍州治下;宋朝时期,又改颍州为顺昌府,并置焦陂、永安二镇。
历史上的阜南,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例如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吕蒙就是汝南富陂人,也就是今天的阜南县吕家岗人。
还有北宋的名吏焦千之、清代的诗人刘体仁等,均出生于阜南;就连宋代大诗人欧阳修,在颍州(阜南)为官时,也曾流连忘返,留下“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脍如玉”的千古绝唱。
就是在这样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安徽阜阳阜南走出了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陈孝平。

陈孝平,1953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1973年毕业于安徽蚌埠医学院,先后分别获得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同济医院肝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孝平院士还兼任国际肝胆胰协会常务理事,亚太肝胆胰协会主席,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组长。
陈孝平院士在肝胆胰外科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目前,由陈院士亲自手术和指导施行的各种肝胆胰手术,已达10000多例,其中的肝癌手术,也超过6000多例。

陈院士在肝胆胰外科手术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方面,陈院士提出了新的肝癌分类;提出了大肝癌可以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了3项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和1项肝移植术。
二是创立了“陈氏胆肠吻合术”。陈院士不仅大胆地提出了“中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理念,而且为了成功实施这一理念,陈院士还专门创立了不缝合胆管前壁的肝肠吻合术,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三是创立了“陈氏胰肠吻合术”,为减少在胰腺癌的手术过程中,易发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胰漏,陈院士创新使用“U”形贯穿胰腺缝合技术,来完成胰肠吻合手术。
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手术操作,而且明显减少了术后胰漏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总结:从安徽阜阳阜南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是我们著名的肝胆胰外科手术专家。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从安徽阜阳阜南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哪些?


列写几位安徽省阜阳市走出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陈孝平,1953年6月出生于安徽阜南。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胰外科及器官移植领域专家。荣获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谢毅,女,1967年7月23日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12月19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曾荣获2015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第四届国际性纳米研究奖。
△陈国良,1938年6月3日出生于安徽颍上,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斌,1963年4月15日出生于安徽阜阳,作物基因组与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2013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郝跃,1958年3月生于重庆市,籍贯安徽阜阳,2014年加入九三学社。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电子学家。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陕西省委会主委,中国侨联常委、陕西省侨联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