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岛战争技术含量如何?当时美国正处于从机械化战争的终极巅峰(全立体化)向高一层战争模式(信息智能)的探索求证阶段,它需要观察一场新模式局部战争,于是,获得了一些...
马岛战争技术含量如何?
当时美国正处于从机械化战争的终极巅峰(全立体化)向高一层战争模式(信息智能)的探索求证阶段,它需要观察一场新模式局部战争,于是,获得了一些先进武器的地区大国和北约的部分武力产生了武装冲突,浅水海军和深水海军的一个舰队打有限战争了。测试成果:战略轰炸机空中加油跨洲实战轰炸.反舰导弹在战斗部被黑控未爆情况下,自身燃料亦可摧毁低结构强度驱逐舰.在卫星监控下,先进装备的侦察兵仍是必要的.对售于敌方装芯片武器的控制后门是有效的,电子干扰战也是高效的.后勤保障是决定胜负的关健……太多了,能写一本书。有一本八几年出版的书可以看看,名字是(英阿马岛战争)
马岛战争技术含量如何?
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虽然规模有限,时间仅有74天,但其意义却非常重大。马岛战争是二战结束以来发生的规模最大、战况最激烈的现代化海陆空联合作战,不仅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还在此后数十年中成为了世界各国海军发展的重要启示录。从这个角度上看马岛战争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英阿马岛战争是二战结束后战况最激烈的现代化海陆空联合作战)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阿根廷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GDP下降了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了22.9%。面对民众越来越强烈的不满情绪,阿根廷加尔铁里政府决定对马岛发动军事行动,来转移国内矛盾。当时的英国自身也深陷财政问题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也不乐观,英军受到军费缩减的影响,在规模和实力上也开始大幅度下滑。当时的皇家海军已经逐渐成为北大西洋海区的反潜舰队。阿根廷几次试探要拿回马岛,英国的反应比较冷淡,这使得阿根廷认为英国不会为保卫马岛投入大量资源,这促使阿根廷决心发动马岛战争。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宣布出兵占领马岛,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立刻组成了战时内阁,集中了43艘商船和以两艘航母竞技神号与无敌号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开赴马岛海域,马岛战争爆发。

(支持加尔铁里发动马岛战争的阿根廷民众)

(撒切尔夫人成立战时内阁出兵马岛)
战争的经过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阿根廷虽然距离马岛较近,但海军实力非常薄弱,航母和巡洋舰等主力战舰大多都是二战时期的老旧舰艇,根本不敢出港迎战。仅能依靠阿根廷空军同英国海军争夺战区制空权和制海权。但阿根廷空军的本土基地距离马岛有近800公里,在战时需要长途奔袭马岛附近空域,作战也受到了国内弹药储备不足的影响。而英国海军则依靠两艘航母和核潜艇等舰艇,牢牢掌握住了马岛附近海域的制空权,虽然承受了多艘战舰被击沉的损失,但其核潜艇成功击沉阿根廷主力战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迫使整个阿根廷海军退出战争,只能呆在港口了避战。而阿根廷空军虽英勇战斗但无奈阿根廷国力薄弱难以支撑,最终阿根廷丧失了马岛附近海域的制空权和制海权,1982年6月14日马岛上的阿根廷守军向英军投降,马岛战争结束。

(投降英军的阿根廷军队)
纵观马岛战争,这场海空战争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包括首次使用空射反舰导弹击沉敌舰,首次直升机发射导弹击伤敌舰,首次垂直起降战机参与空战,首次反潜直升机使用鱼雷攻击潜艇,首次岸舰导弹实战,核潜艇首次使用重型鱼雷击沉巡洋舰等。可以说整体的技战术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虽然占有地利,但其距离马岛有600多公里,阿根廷空军奔袭马岛还需要空中加油,而英国特混舰队的航母则可以在距马岛几十公里的海域进行部署,英军反而以逸待劳。为了夺取马岛海域的制空权和制海权,阿根廷空军采用了超低空突防的方式,使用反舰导弹突袭英军舰队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击沉多艘英军战舰,包括当时英军最先进的42型驱逐舰。

(阿根廷空军采用超低空突防突袭英军舰队)

(英国海军42型驱逐舰被阿根廷空军的飞鱼导弹击沉)
其次,英军的核潜艇使用重型鱼雷击沉了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迫使阿根廷海军退出战斗,彰显了核潜艇的巨大战力和威慑能力。同时,英军动用了大量雷达侦察和预警系统,有力的保障了英军在马岛附近海域的空海情信息感知和探测,避免了防空漏洞被阿根廷空军利用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此外,英军征用了大量的民用船只,不仅有力的支援和保障了英军舰队的行动,还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多艘民船改装为直升机航母,为英军的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英军征服者号核潜艇用鱼雷击沉)

(英军将集装箱商船改装为大西洋运输者号辅助航母)
综合来看,马岛战争中英阿双方的表现也都是可圈可点,交战过程中双方互有胜负。如果不是阿根廷国力薄弱,缺乏自主的军工能力,难以长期支撑海空作战的消耗,马岛战争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马岛战争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加强海军的海空力量建设,在预警探测、远程防空、反舰作战、海军航空部队、战舰损管和商船动员等方面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尽管马岛战争已经过去近40年,但其很多经验直到今天依旧是非常重要的作战理念,整体技术含量还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