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盒子炮用什么型号子弹(抗日盒子枪)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2-21 10:00:21 浏览量(来源:小潘

    [摘要]抗战名枪盒子炮是谁设计的?德国人抗战名枪盒子炮是谁设计的?蒋介石曾经电令:速购盒子炮,要现货,越快越好!盒子炮又被称为“大镜面”、“快慢机”、“驳壳枪”、“匣子...

    抗战名枪盒子炮是谁设计的?

    德国人

    抗战名枪盒子炮是谁设计的?

    蒋介石曾经电令:速购盒子炮,要现货,越快越好!

    盒子炮又被称为“大镜面”、“快慢机”、“驳壳枪”、“匣子枪”、“大肚匣子”、“自来得手枪”。在德国毛瑟厂又被称为“菲德勒手枪”,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

    毛瑟手枪是谁发明的?原始记录被美军烧毁。

    德国毛瑟兵工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了盒子炮的生产专利,隔年正式生产。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被俗称为“盒子炮”。

    毛瑟手枪究竟是谁发明的?普遍说法,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德国费德勒三兄弟(Fidel, Friedrich, and Josef Feederle)研制,普遍认为,这三兄弟,利用工作闲暇聊设计出来这一款名枪,其实,究竟是谁研制的,后来竟然产生了争议。

    据战后曾经在该厂工作过的人们回忆:费德勒三兄弟是毛瑟兵工厂的科研人员,老大菲德尔·费德勒是实验车间主任,老二弗里德里克·费德勒和老三约瑟夫·费德勒都是设计师。

    这兄弟三人发明了这种自动手枪,从而创造性地实现了使用手枪射击时各种动作的自动化:装填、开锁、抛壳、待击、闭锁,这些动作依靠枪机等部件的后坐与复进完成,能够使弹匣容弹量增加,射击速度提高,火力持续性增强。这种枪有较高的初速,并能发射大威力的手枪弹,其威力远高于传统的转轮手枪。

    他们的科研成果,在当时毛瑟兵工厂应该是得到认可的,因此厂里把这款枪称之为“费德勒手枪”。

    但是,这兄弟三人虽然发明了这款手枪,但最后申请专利的,居然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毛瑟。

    也就是说,他们的发明成果,被他们的老板占有了!

    由于是毛瑟申请的专利,有人以此认为:当初兵工厂老板毛瑟,也参与了手枪的研制过程。

    但是,根据当时德国的专利法, 允许公司作为代表申请人及专利拥有者。

    因此,仅凭毛瑟在德国申请专利,并不足以证明他也参与了手枪的研发过程。

    但是, 盒子炮在美国申请专利时,申请专利者也是毛瑟本人。而美国则必须由发明人具名, 才能将专利权转移。当然,也有可能是美国当时对专利的审查不严。

    二战结束后, 美军进入德国,在毛瑟兵工厂的美军官, 下令烧毁了毛瑟厂的大量原始记录。包括研发日志等文件。 这么一来, 毛瑟手枪最初的研制情况,从此就成了一个谜。

    总之,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虽然,多数人认为,是费德勒三兄弟研制了这款手枪,但老板毛瑟可能也参加了研制。

    蒋介石电令:赶快到德国买,要现货,越快越好!

    中国是全世界盒子炮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毛瑟手枪加上枪托,可以作为冲锋枪使用。但由于这款手枪制作成本高,价格贵,操作复杂,使用时枪口容易往上跳,导致射击精度不佳。

    该枪进行全自动射击前,必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才能控制枪口上跳,所以在欧洲战场装备不多。

    但在中国战场,由于装备短缺,这种自动手枪获得了普遍的欢迎。除了从国外进口,国内有大量的仿制枪进入战场。前后至少有40万把以上的盒子炮在中国战场使用。

    中国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那就是倾斜射击:既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又发挥了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枪机扳至速射档,右手持枪时,如手心向上举枪,则向左前方扣动扳机,利用枪口的上跳作用,使枪从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

    如手心向下举枪,则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

    如左手持枪,动作与右手持枪相反。

    而分解一支盒子炮,基本不需要其他工具,只要有一颗盒子炮的子弹就可以分解。装上木制枪托还能当冲锋枪用。这对于物质缺乏的中国战场,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1934年3月12日, 中信局副经理李耀煌专门向蒋介石报告购买盒子炮的有关事项:

    “奉委员长电, 渝, 订买廿响驳壳手枪五千枝, 经遵查得德制老牌毛瑟一种, 西班牙仿装两种(注:Astra、 Super Azul, 另外还有Royal), 价格以西班牙之恩斯达牌(注: Astra)低过德枪一元七角国币。 德枪结构虽属较为坚固, 惟枪杆稍短, 以致射程亦少二百米突。 如订货时要德枪加长枪杆如西班牙式, 则射程当为一致。 又, 委员长曾电喻查捷克手枪, 经遵查得捷克各厂无此种驳壳出售, 合并陈明。”

    1938年,当时抗战正处于紧要关头,中国物质装备极为缺乏,蒋介石致电中国驻德商务参赞谭伯羽,要求尽快购买包括盒子炮在内的武器,最好是现货,并要求“越快越好”:

    “武昌, 1938年3月1日:

    柏林。 中国大使馆谭伯羽先生:密。 请即商订德国八生一迫击炮300门, 每门配炮弹3,000发, 如有现货更好。 又购20响卜壳手枪2万枝, 每枝配弹2,000发, 如无现货, 则购买其他式手枪亦可。 总愈快愈好, 其价请速详报。 中正。”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