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虎狼药 红楼梦(虎狼药 红楼梦)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2-20 01:00:18 浏览量(来源:小薛

    [摘要]《红楼梦》哪些文字证明林黛玉死于虎狼药?甲戌本第三回“贾雨村起复金陵城,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有一条脂砚斋侧批:“为后菖菱伏脉”。这一笔,大概是林黛玉死于虎狼药...

    《红楼梦》哪些文字证明林黛玉死于虎狼药?

    甲戌本第三回“贾雨村起复金陵城,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有一条脂砚斋侧批:“为后菖菱伏脉”。这一笔,大概是林黛玉死于虎狼药的伏笔。晴雯是林黛玉的对影,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的是林黛玉,胡庸医曾经给晴雯开出虎狼药方子,也有可能是林黛玉死于虎狼药的伏线。林黛玉自从会吃饮食便开始吃药,或许就是她误服虎狼药结局的暗示。

    上面提供的几条伏笔线索,为何都是大概、可能、或许呢?这是因为,黛玉不止一种结局,虎狼药未必能夺走林黛玉,其中隐伏着假象,假象中又隐藏着真相。


    贾菖、贾菱以虎狼药换养荣丸?

    林黛玉来到荣国府,贾姥姥看出了她有不足之症,就问外孙女“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告诉姥姥:“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林黛玉的病是先天带来的,无方可医。

    到了三岁的时候,癞头和尚要度化她出家,林如海、贾敏坚决不肯。癞头和尚就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病好:“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于是,癞头和尚给林黛玉配置了养荣丸。黛玉虽然说癞头和尚疯疯癫癫,讲的都是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但是,“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林黛玉不是不信癞头和尚,而是笃信,不然,就不会坚持吃养荣丸了。说到这里,贾母接过话头说:“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养荣丸”,这个方子实际上交代得十分清楚,养的就是荣国府,对应薛宝钗的冷香丸。冷香丸、养荣丸同出一家,是不是虎狼药呢?这个悬念,咱们留待后文再讲。

    贾母讲完这句话,脂砚斋就批了一句“为后菖菱伏脉”。贾菖、贾菱是贾家第五代,荣国府管配置药石的族兄弟。脂砚斋这一笔,恐怕是交代了贾母吩咐贾菖、贾菱多配一料,做成养荣丸。如此,贾菖、贾菱就有可能在配药时下毒,增加林黛玉的病情,导致黛玉之死。问题是,贾母所说的“一料”究竟是什么,贾菖、贾菱即便下毒,是不是从胡庸医那里讨得方子,把养荣丸换成了虎狼药呢?

    这一切,在书中都没有了下文,即便是高鹗续书写黛玉之死,却与虎狼药无关。从贾菖、贾菱这条线索理下去无结果,那也只能“大概”了。


    晴雯并非死于虎狼药

    晴雯因吓唬麝月,披着小衣出门,出了怡红院,“只见月光如水,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被这一激,晴雯便病倒了。贾宝玉暗地里招来胡庸医,给晴雯号脉,在“守园门的小厮们的班房内”开了药方。

    胡庸医走后,贾宝玉看了方子,大骂胡庸医竟然以虎狼药给晴雯治病。原来,胡庸医不知道睡在贾宝玉房中的是个丫头,以为是大小姐,便误认为大家闺秀未出门便身怀六甲,因而开了虎狼药堕胎。

    也别怪胡庸医误判,贾宝玉请大夫,让所有的丫鬟都回避了,胡大夫进园子时,“并不曾见一个女子”。给晴雯号脉时,又见晴雯的一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尚有金凤花染的通红的痕迹”。胡庸医回过头假装没看见,旁边的婆子又赶紧用手帕将晴雯的手盖住。连根三寸长的指甲,寓意“六甲”。

    这些可疑的情节,胡庸医误判也就情有可原了。贾宝玉知道其中状况,当然要骂胡大夫是庸医乱用虎狼药了。所以,贾宝玉请王太医改了方子。也就是说,晴雯根本就没有吃虎狼药,晴雯之死也不是虎狼药导致的。

    晴雯死后,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诵毕祭文,林黛玉忽然从芙蓉花中走了出来。黛玉的出现,把晴雯说成芙蓉花神的丫鬟吓坏了,惊呼:“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这一幕,重现了晴雯吓唬麝月的情节,林黛玉原本是芙蓉花神,晴雯死后也是归位于芙蓉花,那丫鬟的感觉是非常正确的。

    晴雯之死,带走了林黛玉的魂。直白地说,晴雯之死暗伏了黛玉之死,这是高鹗续书的逻辑。但是,晴雯不是吃虎狼药死的,所以,林黛玉也不会死于虎狼药

    其实,晴雯之死,照应了尤二姐之死,暗伏的是“榴花开处照宫闱”,隐射贾元春的另一个结局。这是题外的话,按下不表。


    黛玉结局:“玉带林中挂”

    林黛玉虽然没有停用养荣丸,但却并没有完全“遵医嘱”,继续为神瑛侍者还泪,还“抛父进都京”,反倒是不见了父母,见的都是“外姓亲友”。

    从九天薄命司下界时,绛珠草就对警幻仙姑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绛珠的话,是林黛玉结局的总伏笔,她是“泪尽而亡”。所以,解读林黛玉的结局,不可忽视这四个字。

    九天薄命司中,黛玉、宝钗共一页册页,这一页中画的是玉带挂在两株枯树上,判词所预示的人物结局是:“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也就是说,薛宝钗、林黛玉都将被缢杀,或者是埋在了雪中。这两句判词预示的是两个结局,而不是先被缢杀,然后埋在雪堆里。也不是分别说的黛钗两个人的结局,而是既隐伏了钗黛两个结局,也暗示了金陵群钗的结局,“玉”是书中所有的玉,钗,是金陵所有在九天薄命司挂了号的群钗。


    林黛玉、薛宝钗的判词结局,我已经讲过多次了,都与“姥姥”有关。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这个地方是桂林靖江王城。靖江王城在漓江之畔,漓江发源于灵渠。庚辰本中,第三回书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代玉抛父进都京”,贾雨村是“兴隆街的大爷”,暗喻朱元璋的大哥朱兴隆。朱元璋曾经封大哥为南昌王,后来改为靖江王,所以贾雨村是“复旧职”。

    林代玉,即桂林靖江王取代了朱元璋皇统。取代朱元璋皇统的靖江王,是林代玉在荣禧堂见到的荣穆王之子朱亨嘉。朱亨嘉称帝,以洪武为年号,取代了大明皇统,更是取代了朱元璋。朱亨嘉后来被隆武帝活捉,押到福建连江,命锦衣卫绝密缢杀,却谎称其得暴病身亡

    林代玉的结局之一,就是判词“玉带林中挂”所预示的那样,死于缢杀。也如朱亨嘉那样,背着一口得暴病身亡的历史黑锅。“为后菖菱伏脉”,应当伏的是这件事。

    朱亨嘉死后,其部众追谥他为“平帝”,也就是贾琏的通房丫头平儿。贾琏之琏通假“连”,贾琏陪林黛玉到扬州,然后护林如海灵柩回苏州,是朱亨嘉被缢杀于连江的辅助寓意。


    林黛玉出家湘山寺

    这是林黛玉的又一大结局,隐伏在“金钗雪里埋”这句判词之中。雪,指的是薛宝钗住处雪洞。靖江王城北隆武帝攻陷时,一个太监把三岁的靖江王世子朱若极隐藏在雪洞之中。雪洞,又叫刘蟾洞,书中以另外一个姥姥,也就是刘姥姥救巧姐的隐喻,暗伏了这段历史。

    随之,这个太监便将朱若极带到广西全州湘山寺出家。湘江的源头也是灵渠,灵渠又叫湘桂运河,全州湘山寺依然在“西方灵河岸上”。林黛玉住潇湘馆,号潇湘妃子,隐喻的是这段历史,而不是林黛玉效仿娥皇女英,以泪水染斑竹。古时,湘江流域都称“潇湘”。

    朱若极,就是后来的清初四僧之一,大画家石涛。所以,贾惜春、入画,以及巧姐等“金钗”都有石涛的影子。

    石涛并没有死于虎狼药,而是与另一位清初高僧、大画家八大山人讲述了“石头记”的故事。石涛的生辰有很多种说法,以石涛自己所言,其中一个生日是挨近大年初一的大年三十。八大山人是来自宁王府的朱元璋十世嫡孙朱统托。这两个亡国皇子以南唐后主李煜自嘲,所以书中有“巧姐”。

    从林黛玉背后隐藏的历史人物看,那就与虎狼药毫无关系了。但是,“虎狼药”还有另外的寓意,林黛玉必定是死于“虎狼药”。


    虎兔相逢大梦归

    《红楼梦》中的太医,并不是来自太医院的太医,也不是民间以“太医”尊称郎中,而是隐藏在《燃藜图》中的“太乙”。太乙,比喻的是皇帝。胡庸医,即大明之太乙,大明都到了末世了,当然是庸医。胡,即《西游记》中所说的古月,出自猢狲之“猢”。明朝建立于猴年,亡于猴年,“树倒猢狲散”。

    胡,与虎谐音,虎,就是贾元春判词“虎兔相逢大梦归”之虎。胡庸医给晴雯下虎狼药没能得逞,却以虎狼药杀掉了尤二姐,打下一个成人形的婴儿。《红楼梦》之“尤”,实则大明、南明木字辈皇帝之“由”,也就是朱由检、朱由榔之“由”。所以,胡庸医见到了尤二姐真容,吓得魂飞魄散。

    朱由检被“虎郎”取而代之,顺治属虎。朱由榔于虎年被吴三桂以弓弦缢杀,期间,最后一代桂林靖江王朱亨嘉也在虎年时,被“虎郎”孔有德缢杀。“玉带林中挂”,“虎兔相逢大梦归”。虎狼药,即“虎郎药”,贾家因此而彻底消亡。八大山人在自画像中,说自己“初生兔”,意思是出生于明朝,兔,就是明朝,兔遇到虎,那就十分凶险了。所以,大荒山的“荒”,就是凶年的意思。


    从这个意义上讲,林黛玉当然是死于虎狼药。这样的结局,书中有太多的文字证明,多得几乎难以逐一罗列。林黛玉的这些结局,都得归结于“泪尽而逝”,泪为“水”,“清,属水,子也”。大概作书人希望有生之年,亲眼所见“水”的结局吧。

    《红楼梦》哪些文字证明林黛玉死于虎狼药?

    《红楼梦》哪些文字证明林黛玉死于虎狼药?

    林黛玉身子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她本是先天不足,所以柔弱也很正常。因为原著的不完整,所以,她的死虽是确定,如何死却是个大问题,有说自缢的,有说沉湖的。高鹗续的书里,是说她病死在宝玉成亲时,按黛玉平时的身体,这么写,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咱不是专家,做不到字字考证,既然有人问及林黛玉是不是死于虎狼药,那说说个人的小看法吧。私下认为,黛玉泪尽而死,应该是有吃错了药这个原因。通观全书,药与黛玉形影不离,咱们也不必说她的屋子里老一股药香,单看看这几处内容:

    黛玉初进贾府,众人一见黛玉,就问了她关于药的事: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疯疯癫癫……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

    脂砚斋的批语:为后菖、菱伏脉。

    后来,王夫人见着黛玉,问她吃药好些否,黛玉答,宝玉开口说吃两剂煎药,还是吃丸药的好,后来,说起了天王补心丹,还一小段趣话,王夫人就说让人买着来吃。宝玉说这些药都不行,得按他的来:“这些都不中用的。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那个药名儿也古怪……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

    宝钗没有说什么, 凤姐表示说薛蟠来找过她要珍珠,还必须是头上带的,宝玉提到,其实正经按方子来,得是古坟里的珍珠才好,但为了这个去刨坟掘墓,就不好了,王夫人当即表示,就是坟里有这个,死了几百年翻尸盗骨的,作了药也不灵!

    再后来,宝钗和黛玉聊到她的病,说每年闹一春一夏的,实在不是个常法。黛玉说自己不能好了,宝钗一番高论,她说:“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黛玉的病,必须不能好,否则故事也没办法写。所以,宝钗送的燕窝,贾母给的燕窝,都根治不了她天生的病。

    后来啊,湘云和黛玉联诗,其中说“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灵兔捣药,必然是很灵的。只是,对症的才是好药,或者说贾菖贾菱按贾府给的方子配的药,一直都挺好,至少没有出现大的问题。黛玉的身体不宜多服热药,扛不住,这点,粗通药理就都能明白。贾府的事情,分配得很细,各般各种,都是有专人分管的,贾菖贾菱就是负责药房配制丸药的。

    他们出场虽然不多,但行事也很严谨,多数是一同出现,为什么此前吃的药,都没事,虽不能根治,总是多少轻减,——白日潮热自汗少些了,咳嗽轻些了,夜里四更后渐渐睡着一时了。后来林黛玉的病却越来越重呢?因为药变了,因为有人使坏,把药换了,虽然不是毒药,但没有对症的,就和毒没什么两样了。使坏的人是谁?据说是赵姨娘和贾环。他们要痛痛快快地打击贾宝玉,让这一份家私,随了贾环才行。所以赵姨娘诬告贾菖等中饱私囊,以次充好,贾政大怒,把他们叫来责问,与此同时,贾环把药给换了,黛玉误服,——当然了,只能是推测了。

    林黛玉是个病美人,作者给她柔柔弱弱风吹就倒的身体,可是却给了她最强大的精神力量,让她有了花朝的生日,一统花的世界,让宝玉这个护花使者,体验到了凡间最美好的情感。只是,世俗如此,她和他,不容于世,她只有吃药才能缓缓,终至无法可解,而宝玉,也只有出家才能解脱。

    抛砖引玉吧,期待朋友们关注叶之秋的头条号!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