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高一的学生都说数学难?高一数学的核心就是函数,觉得难的原因在于缺乏代数思维,数值变化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形结合的推理想象能力。初中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并不会觉...
为什么高一的学生都说数学难?
高一数学的核心就是函数,觉得难的原因在于缺乏代数思维,数值变化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形结合的推理想象能力。
初中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并不会觉得高一数学难度多大,尤其是二次函数,与高中知识有着极强的相关性。
高一上学期数学主要知识板块和重点包括:
1、集合、基本不等式、充要条件的判断:概念很简单,但要具备一定的数理能力,比如集合的相异性,确定性,在题目中需要分类考虑各种状况,并能以此为条件对复杂题型进行抽丝剥茧,这部分知识对于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非常简单,反之难度较高。
2、定义域、值域、函数单调性、奇偶性以及函数图像的判断,高一难度较小的知识版块,熟练掌握公式套用大多能解决问题。
3、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以及组合函数图像判断:初中的指数和幂以单项式和多项式形式学习,高中提升至函数,两者本质上是学习承接关系,相对而言,对数函数图像变化较为复杂,这部分内容多和定义域、值域以及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组合考虑。,需要说明的是函数图像的判断,建议采用特殊值法进行判断
4、三角函数:难点及重点,与初中三角函数并无过多相关性,更多需要考虑函数振幅、周期性,平移、对称轴等变换,虽然和初中二次函数不是一类知识点,但二次函数变化能够熟练掌握,也能较好学习这一章节。
为什么高一的学生都说数学难?
“初中也学函数,但和高中函数比起来,简直是小儿科!”
说这话的,是班上一个女生,中考成绩相当优秀,但现在数学很差,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只考了46分,满分可要150分。更为严重的是,班上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其中女生居多。
学段转换也搞了,高中都上了一学期了,为何数学还是如此差?的确,高中数学到底有多难?我想,难在这些方面——
1、知识点非常抽象,理解难度增大
就以函数为例,初中所学为最基本的概念,内容非常浅显,只要是认真点的学生,多学几次就能记住,实际运用也简单;只要把例题弄懂了,课后的题目也很简单;而高中的函数,概念就不好理解了, 引出这个概念的过程也很复杂,如果学生不亲自分析推理,就难以真正理解。
2、数学知识的综合性明显提高
高中数学令人头疼的地方还有,上课似乎觉得简单,老师讲得都懂,但课后的作业却不会做,而且是连续几道题都不会,这确实很打击人,这是初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单个知识点不好理解,综合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3、对探究能力要求很高
初中数学,主要在解决“是什么”问题,而高中数学,则重在“为什么”上,要让学生说出所以然,要把握规律,进行深层次探究,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处处需要强大的思维能力。
这3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高中数学,让一些不具备能力的学生望而却步。初中考高分,高中不及格也就不难理解了。好在只是高一,现在积极转变,学好高中数学完全可以,为此我有以下建议:
1、积极思考,主动分析,弄明白一个个“为什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学数学不怎么积极动脑,要么等老师讲思路、要么就搜答案,长此以往,思维陷入僵化,面对灵活度很高的题目束手无策。尤其是高中数学,只有持续的思考,才能把一个个抽象的问题想明白。所以,对于高中生学数学,不能只看他做了多少道题,而要看他到底思考了多少。
只有长期深入思考,在让大脑感到难受的地方持续思考,才能练就强大的分析问题能力,数学上的难题才会迎刃而解。哪怕你的思考是钻牛角尖,也是很有意义的,至少你在思考,在提高思维能力。
2、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彻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有些同学数学就算不及格,但也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其实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不思考,哪来的问题?关于数学,只有解决了问题,才是真正的进步。所以,以问题为导向,就是要通过认真分析,形成很多问题。
上课时,有没有问题?课后练习时有没有问题?在做题过程中,会不会形成其他问题?这些都关乎学习的深入,有问题,意味着发现了新的学习领域,解决了问题,意味着取得了进步。道理就这么明白,如果你是个热衷于产生数学问题的学生,高中数学对你很容易;当然,有了问题,务必要及时解决,不然会被忘掉,白白错失了一次提高机会。
3、进行有效练习,针对性提高
之所以如今数学不及格,只能说明基础不过关,解题能力很弱。这说明此前的练习没有效果,属于无效练习。而有效练习,指的是难度适中,做题过程独立自主,不看答案,解题过程要完整,答案准确无误。这是个很高的标准,做到的学生不多。
有效练习的另一大方面,是同类型题目需要反复做,而非浅尝辄止。很多学生的数学水平存在假象,某类型题目做了一道,感觉自己会了,实际上并不熟悉,于是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加上紧张因素,同类题目大概率要出错。所谓熟能生巧,只有反复练,练到得心应手,考场上必能完美发挥。
回答系原创,源自教学实践,感谢关注巧学之道,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