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将指的是?(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有是什么意思)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2-03 13:00:46 浏览量(来源:小魏

    [摘要]“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晚唐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全诗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晚唐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全诗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指的是什么呢?

    说到这个问题,还得从南朝陈后主的一首《玉树后庭花》词说起。因为它与《泊秦淮》,有着承前启后的关系。别看陈后主治理国家昏庸无能,对于花天酒地歌舞升平到轻车熟路,玉树后庭花本是乐府民歌,天生“淫才”的陈后主,把它改编成艳词还是手拿把掐的。

    原词如下:“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大意是说:琼台楼阁非常好看,也比不上浓妆艳抹的妃子们倾国倾城。一颦一笑千娇百媚,似春花烂漫如玉树琼枝,把皇宫后院映照得绚丽多彩,一句话就是夸赞妃子们美若天仙,其实真的很“坑国坑城!


    像这样荒淫无道的君主,只顾贪图享乐,不顾人民的死活,不理家国朝政,不被隋朝所打败天理难容!后人提起陈后主,便用玉树后庭花,来讽刺这位亡国之君。

    话说若干年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月,大才子杜牧杜十三正值仕途灰暗,情绪郁闷之时,忽然想起了秦淮八艳,心说在家纠结,不如去那里散散心!

    一路晓行夜宿快马加鞭,在某一天的傍晚时分便来到了秦淮河畔,借着朦胧的月色,杜牧向对岸极目远眺,只见灯火阑珊楼阁林立。

    正要唤船家摆渡的时候,一曲婉转悠扬的歌声打断了他的脚步。侧耳倾听歌女的唱词,杜牧一拍大腿暗自道,这不是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吗!想到这位倒霉蛋时,也想到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不由仰天长叹,大唐不再是唐王李世民时期,荣耀过后即将是没落的到来。此时的唐朝藩镇割据,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朝堂瓦上霜。外族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大有剑指中原之意。朝廷内部党派纷争,乌烟藏气乱七八糟,这与陈后主时期没差多少,大唐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了!

    再说自己,二十三岁就写出了精彩绝伦的《阿房宫赋》,大和进士出身,怎么就这样不顺呢!是生不逢时吗?正胡思乱想的之际,明月、青山、绿水、……都游离在杜牧的眼前,触景生情吟出了《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的这句诗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其实是对当时朝廷呼出的呐喊!愤恨之中不乏讽刺与鞭策。用历史典故来唤醒人们,直击那些纸醉金迷贪图安逸的当权者。说他是忧国忧民负责任的文人,实至名归,我认为,他更是位爱国情怀深厚的大诗人。

    陈后主的“后庭花”与杜牧的后庭花,没有可比性而言,之所以被超越,完全取决于人的思想和抱负,重温经典名句,致敬杜十三。

    后庭花:草本植物又名鸡冠花,分为白色和红色,花开的时候非常艳丽好看。

    从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来说它是玩物丧志,国破家亡的代表。那么从《泊秦淮》来看,唐朝的命运危在旦夕,是后庭花惹的祸吗?不是,是人为因素。好在《泊秦淮》看出了问题的实质性,输出的是正能量,爱国爱家便是人间正道!

    “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指的是什么?

    自从我污化之后,就再也不能直视“后庭花”这三个字了。

    不过,“后庭花”却是大有来头。

    “后庭花”为大家所熟知,主要是因为杜牧的《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里的“后庭花”是指南北朝时的一首词,全名为《玉树后庭花》,乃是陈后主所作。

    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国就陷入了南北分裂,北方是并联,多个政权同时并存,而南方则是串联,先后有五个朝代建立,如果再算上西晋之前割据江东的东吴政权,那么在将近三百年里,江南地区先后建立了六个政权,就是东吴、东晋和宋、齐、梁、陈四朝,这也就是所谓的“六朝”。

    经过六个王朝的开发治理,江南地区经济发达、礼乐昌明,有一个说法叫“六朝金粉”,和北方的金戈铁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元581年,杨坚篡位,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此时南方还是陈朝。陈朝的皇帝叫陈叔宝,也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陈后主。

    能够被称为后主,大家就可想而知是个什么皇帝了。历史上被称为后主的,大多是亡国之君,比如南唐后主李煜,蜀后主刘禅,陈后主当然也不例外。

    南北朝时期,有三个著名的昏君,北齐后主是荒唐,北周宣帝是暴虐,陈后主则是文弱。

    当时,江南有一个著名的才子叫江总,十七八岁就蜚声江南,好多五六十岁的老文豪都争着跟他当忘年交。陈后主觉得这样的人才难得,就任命他当了宰相。

    问题是,江总虽然读书好、诗文好,但并没有什么施政经验,他的最重要职责就是陪皇帝饮酒赋诗。

    单写诗没意思。陈后主下令,谁的诗写得好,就马上配上曲子,组织宫女排练演唱。其中,最著名的曲子就是陈后主亲自作词的《玉树后庭花》了:“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这首诗是写美人的,内容就是一件事,美人真美。怎么美呢?美人的脸像带着露水的花朵一样娇艳,她的身材像临风的玉树一样婀娜。

    这就是典型的宫体诗,辞藻华丽,内容空洞。从陈后主这首代表作就可以知道,江总他们写的诗是什么样子了。宰相和大臣不想怎么治国,就会到后宫写艳情诗,一般人当然看不惯,管江总他们叫“狎客”。

    可想而知,陈朝在陈后主和江总这样的人统治管理下,朝政极度腐败,官吏剥削严重,人民苦不堪言。

    588年,隋文帝任杨广为主将,发动南征。陈后主恃长江天险,照常歌舞,唱《后庭花》 。

    隔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避入井中后被发现俘虏,南朝陈遂亡。

    后来,人们就把唱《后庭花》延伸为贪图享乐、荒淫奢侈的意思。杜牧在《夜泊秦淮》中,借用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