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宝第一次发烧怎么办?宝宝第一次发烧怎么办?“每次小孩发烧,你都是跟没事一样,该吃吃该喝喝,一点都不关心的样子。晚上居然还是秒入睡,真服了你”这是我老婆经常说我...
宝宝第一次发烧怎么办?
宝宝第一次发烧怎么办?
“每次小孩发烧,你都是跟没事一样,该吃吃该喝喝,一点都不关心的样子。晚上居然还是秒入睡,真服了你”这是我老婆经常说我的原话。
我的小宝现在两周岁了,记得到现在应该发过四、五次烧了!实话说,每次我都特别淡定,可是我老婆每次都慌得不行,比人家发烧的人还更难受的感觉。
小孩发烧,但还照样活泼乱跳吃喝正常,就是体温不降,她也愁得不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退下去?
吃了退热药,热退下去了,她也愁得不行,不知道几个小时后体温又要升上去?
能吃的药都吃了,退热药也吃了,医生都说先观察了,她还是愁的不行,不知道一直这样发烧,会不会把脑子烧坏?
小孩发烧,小孩难受,家长焦虑,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手足无措,不能正确处理小孩发热问题。
要想坦然面对小孩发热,我们只要了解小孩发热的可能原因就行,然后再想解决的办法。
我的小孩第一次发热是在一次打疫苗后,记得应该是6月龄时,一次打了两针。
打完回家2个多小时后,发现小孩脸有点红,摸了下有一点点烫,有体温计测了一下,37.5度,有点低烧,这时首先想到是因为打疫苗后的发烧。就没有采取措施,先观察再说。
到了晚上,体温又高了一点,接近38度,小孩表现一切如常,没有出现其它症状,买了退热药备用。
第二天,白天体温还是在37.5~38之间,接种疫苗的地方有轻微红肿,其它正常,没有特殊处理,到了晚上体温慢慢接近正常。
第三天就没事了,像这种因为接种疫苗引起的发热,我们只要备好退热药,注意观察有无其它并发症,正常这种发热,体温不会特别高,小孩精神状态如常,一到两天基本就恢复。
第二次发热是因为第一次长牙,过了6个月后,我们家长都会开始关心,小孩什么时候长牙了,长牙就有可能发热。
当看到门牙的牙龈处开始慢慢变得淡白时,就可能要长牙了,这段时间的小孩也是可能发热的,因为牙要长出来,就要破化原来的牙龈组织,就有感染的风险。
长牙发热,我们要做的也是观察,观察体温和其它症状。我的小孩长牙时也发热,也是低热,也没有其它症状,我也就备好退热药就基本不管了。一般几天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第三次发热就是我们很多家长都特别难受的:幼儿急疹。我家大的没有出过幼儿急疹,我家小的就来了。
我的是一周一的时候来的幼儿急疹,第一天发现发热,精神状态还行,体温超过38.5,吃了退热药能退。
第二天,小孩精神比较差了,脸蛋红红的,体温在38.5~39之间,精神还行,没有其它症状,就发热。吃了退热药,效果越来越差。我就开始怀疑是幼儿急疹了。
第三天,体温已经到了39.5左右了,退热药一点效果都没有,小孩红脸蛋,张嘴呼吸,身体像火炉一样。
老婆急了,要带去医院看,到了医院,做完核酸,等待医生的时候,发现好几个都是一样的症状。
医生来了后,问了症状,出现的时间,基本确定是幼儿急疹,开了退热栓,说是配合退热药一起用,还有抗病毒药预防病毒性感冒。然后让回家观察两天,不褪热就带去住院。
第三天晚上应该是最难熬的,小孩体温一直接近40度,精神也差。吃了退热药配合物理降温,体温一点波动都没有。
这时候就特别考验家长的时候,很多家长这时就会乱用药了,最常见的就是加大退热药的服用剂量,增加退热药的服用频率,同时使用多种退热药,就为了把小孩体温降下来,冒着可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后发现体温还是没有变化。
有些家长到了这个时候,不去医院是绝对放心不下了。
我的坚持到了第四天下午,体温开始降了,到了晚上应证了“热退疹出”的特点。
对待幼儿急疹我们要做到及时就诊,耐心面对,不要盲目使用药物。
第四次发热,就是一周五的时候,发热,然后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很快伴有咳嗽,一看就知道是感冒了,这时候就不要自己用药了,及时就医,让医生开药。
我们能做的就是按医嘱想办法把药物让孩子服用下去。
幼儿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但常见的就这几种:长牙发热、打疫苗发热、感冒发热、幼儿急疹、惊吓发热。只要我们提前了解这些发热的特点和常见的处理方法,就能做到心里不慌了。
特别提醒:有小孩的家庭一定要备一盒退热药!
宝宝第一次发烧怎么办?
对于5月龄--1岁左右的宝宝来说,第一次发热大部分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热退疹出”,字面意思就是烧退了,会开始全身出疹子,但是本身幼儿急疹是病毒感染,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病情减轻,如无并发症可很快痊愈。所以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对症给予护理就好。潜伏期一般1~2周,周期大概平均10天左右。
一 初期出现的发热
幼儿急疹的多无前驱症状,所以家长一般并不能察觉,而后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高热初期可伴惊厥。宝宝除了有进食差以外,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但亦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咳嗽、巩膜炎、口周肿胀等。
常规治疗
积极的进行退热治疗,一般临床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剂量可根据宝宝的体重选择合适的用量。每3-4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如体温下降不理想,可酌情增加剂量,期间要多喝水,或者直接补充口服补液盐,以免高热引起脱水。
二 后期出现的疹出
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在,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
常规治疗
持续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脱屑和色素沉着。部分患儿早期腭垂可出现红斑,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