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宋朝兵力弱吗(为什么宋朝的兵弱)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2-01 23:00:53 浏览量(来源:小章

    [摘要]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在哪里,为何国富民弱?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文官指挥军队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是吸取了唐朝藩镇尾大不掉的教训,但文官来指挥,文官一般都是手无缚鸡...

    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在哪里,为何国富民弱?

    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文官指挥军队

    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是吸取了唐朝藩镇尾大不掉的教训,但文官来指挥,文官一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没有领兵经验,怎么展现军队战斗力?

    二、宋朝武将地位低下

    在重文轻武的观念下,武将地位要比文官低很多,所以,军队哪里还有战斗力?都去读圣贤书了,因为当兵会被看不起!

    还有,官员的腐败,甚至在兵器上都作假,一遇到战事,战斗力可以想象!

    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在哪里,为何国富民弱?

    北宋军队的战斗力越往后来越差劲儿。金人兵困汴梁时,曾经拥兵百万的堂堂大宋王朝,竟然被区区数万金兵打了个国破家亡。于是二帝被俘北狩,遗民苦苦挣扎。

    为什么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如此不堪呢?

    这是三个原因造成的。

    一、为了避免重蹈唐朝中页和五代时军人做大,武将拥兵自重的覆辙。

    北宋统治者刻意崇文抑武,使将领与军队分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军。

    于是,便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后果。

    兵不知将,则将无权威。将不知兵,则无从了解军队。

    既然不了解自己的军队,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利用和发挥军队的优势了,更不利于调动士兵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由于军无常将,也使得将领们很难扎下心来培训部队。

    久之,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会越来越弱了。

    二、北宋王朝的主力部队是几十万禁军,禁军一半驻守汴京,一半驻守外地。

    名义上的北宋军队,由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组成。

    而实际上厢军(劳役兵)、乡兵(民兵)和蕃兵(任召异族防卫边境)有名无实。厢军不训练,乡兵和蕃兵也不常设。因此,他们自然也就无法承担保家卫国的使命了。

    其实,最初的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并不算弱。

    且看,宋太祖和宋太宗能利用这支军队灭南唐,平北汉,甚至还曾在“高梁河”之战中与强大的辽军一争高下,这又怎么能说北宋军队的战斗力脆弱呢?

    北宋军队之弱在于后来积弊太多,兼之朝廷为防军队长期驻守某一地区,容易造成军队与地方势力产生联系,进而构成不稳定因素,所以便打着“均劳苦”的旗号,不断地(三年左右)将驻守在外地的军队调来调去。

    这样做自然可以割断军队与地方势力的联系,避免出现唐朝藩镇割据或五代军人拥兵自重的弊端,但却也造成了军队的疲劳以及不能安心训练的后果。

    久之,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会下降。

    三、北宋中期之后国家财政窘迫,政府的财政收支相当困难。

    因此,才会发生宋仁宗时代的范仲淹变法,以及宋神宗时代的王安石变法。

    尽管这两次变法都以虎头蛇尾而告终,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王朝的财政困难。

    变法的要点一是力求减少冗官,二是力求减少冗兵。

    由于范仲淹变法持续时间较短,所以对王朝的影响力有限,而王安石变法则持续了整个宋神宗统治的时代。

    为了减少有名无实的冗兵,王安石大力削减军队员额——将虚弱不堪的禁军降为厢军,将不合格的厢军干脆解散。

    为防军队战斗力下降,王安石便推行了“民兵制”,也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平时务农,农闲时训练,希望以此组织起一支有战斗力的不在编的军队。

    王安石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只是不为利益受损的人所容。

    因此,后来司马光成为宰相后便废除了王安石变法。

    宋徽宗上台后,奸佞的蔡京成了执政大臣。

    蔡京为人一惯于两面三刀。他一面以恢复“王安石变法”为旗号排斥异已,一面又偷梁换柱改变“王安石变法”的实质内容。

    在蔡京的折腾下,北宋的“民兵制″没有恢复,正规军的员额也并不充足。

    对此,蔡京非但不以为忧,反而乐得将缺额士兵的饷银聚敛起来供皇帝挥霍。

    于是,北宋王朝政以贿闻,文恬武嬉,朝廷昏暗不堪,官僚醉生梦死。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样一来,北宋王朝军队的战斗力怎么可能不下降呢?

    所以,甭看北宋禁军内战内行——童贯毕竟剿灭了方腊起义军。

    但要让他们对付外敌就不行了。

    且看,宋金达成“海上之盟”后,童贯率领着号称精锐的禁军,但接连两次都被困守幽州的辽军击败了,而当金兵攻打幽州时辽军却望风而降了!

    因此,北宋末年除了少量与西夏对敌的军队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以外,大多数禁军都已经难堪大用了!

    也因此,北宋王朝纸面上的"大军"才没有办法保卫首都,也才会发生靖康之耻。结果,大半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昔日的大宋也沦为偏安一隅的南宋小王朝。

    总之:由于北宋后期国家财政困难,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国富;又由于北宋统治者忽视民众的力量,没有真正落实王安石变法中的“民兵制”,所以北宋的民众即使想不弱也难呐!不过,战争的潜力是老百姓。且看北宋亡国时沦陷区百姓纷纷自发的组织起来对抗侵略者,就知道北宋的民众其实并不是真的弱!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