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阳系每年移动70亿公里,北极星却始终在正北方,这是为什么?奇怪的知识:北极星只是一个岗位,不是一颗固定的星星;如果用延时摄影相机,或者用针孔相机拍摄星空,你会...
太阳系每年移动70亿公里,北极星却始终在正北方,这是为什么?
奇怪的知识:北极星只是一个岗位,不是一颗固定的星星;
如果用延时摄影相机,或者用针孔相机拍摄星空,你会得到这么一副星图;
是的,所有的星星都在转,因为地球在自转,那么处于中心点位置的星星就被称为北极星。
因此数千年来北极星其实一直是在变化的。
现在的北极星本名叫勾陈一,当有一天随着地轴角度的变化,不再指向勾陈一的时候,就会换。
北极附近的星星比较多,估计500年后,勾陈五会成为新一代的北极星,不过勾陈五比较暗淡,或很难辨认。
史上最暗北极星是隋唐时期的北极星,北极五,更暗,晴朗的夜晚很难看到。
史上最亮的北极星是织女星 ,它是一万两千年前的北极星,下一任任期在一万三千五百年之后。
在古代最有名气的北极星是北极二 。在星官成型的年代(公元前1200年),它是当时的北极星,所有恒星都围绕着它旋转,因此被称为紫微星,又叫帝星。
地轴不是固定,而是像陀螺一样圆锥震动,这个周期大约就是25700年;
所以,北极星也是周期轮港的。
就是这几个星星轮流来了。
不过地轴的南极,星星比较少,比较著名的南极星例如老人星,神话里面的南极仙翁,大约6万年后,大名鼎鼎的天狼星会成为南极星。
对,西北望,射天狼的那个天狼星,主管侵略····
地轴的转动是非常缓慢的,所以,北极星换岗,会跨越人类历史。
如今在城市里面,实际上是很难看到太多行星的,需要在远离城市地区,没有光污染,才能看到银河。我小时候在乡下可是满天繁星。
太阳在银河系外围的悬臂上:
太阳绕银河中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2亿年,太阳自诞生以来,也就转了20多周。
我们人类肉眼能看到的发光的星星大约有7000多,当然由于只能看到半个天空也是3000多,严格意义上讲人类肉眼能看到的恒星,大约都在1500光年之内;
也就在上面那个小黄圈内,那些恒星和太阳运转速度差不多,基本上同步,所以亿万年来,我们只能看到这些行星。
当然在天气极好,目视能力极高的情况下,会看到一个奇葩,古人很早发现了,但是解释不了;
那就是织女星际团,它和银河一样都是庞大的星系,里面包含数千亿颗恒星。在未来会和银河系相撞,融合。
想一想,银河系内的恒星可能超过4000亿,但是我们肉眼只能看到7000····
看天文看的越多,得出人类越渺小的感受。
所有有时候我看那个《鬼吹灯》一些盗墓的,说占星,观天象,定位就觉得不算靠谱····
毕竟千百年过去了,虽然星空大体差不多的,但是细节定位就没有那么精准了。
最后给大家列两张有名的照片:
第一张是大名鼎鼎的宇宙深场照片,不过同名的还有一张宇宙超深场的照片。
当时哈勃望远镜要维修,十几天不能动,因此可以长时间对准一个位置拍摄,当时全世界递上去的观测申请很多,但是最后选择了最特别的申请——对针尖大小的一小片什么似乎什么都没有的黑暗区域进行拍摄,经过十几天曝光——因为这些星星的光实在是太微弱了,得到这张宇宙深场照片,大约是130多亿年前的宇宙,诞生时期的样子。
这张图片上所有发光的星星,现在应该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恒星寿命没有这么长。
根据这一方案,我们有可能看到宇宙诞生的创世大爆炸,于是刚刚上天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也进行了同样拍摄;
这是宇宙更早期的状态,这里面有引力透镜的结果,另外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反射镜是六边形,所以,星星有六角星芒···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耗费NASA二十年经费,终于上天了,根据历史经验,每一次更强大的望远镜会带来更多发现。
下一步值得期盼的是中国空间站同轨道搭载的,反射镜面积更大的望远镜。
这种照片是NASA发射航天飞机时候,穿过云层时候的照片;
与地球大自然相比,人类也是很渺小的。
但是,正因为人类渺小,所以才伟大,不是吗?
太阳系每年移动70亿公里,北极星却始终在正北方,这是为什么?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是一个比较小的星系,而银河系在仙女座中也是一个比较小的星系,仙女座在宇宙的各种座中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可见宇宙之大是人类无法想象的。话归正传,北斗星为什么在我们的视觉中一直朝北?原因很简单,因为宇宙运动是一个整体性运动,而且是有规律性的运动,在我们人类有限的视觉范围内,我们的感知是相对静止的,所以北斗星一直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