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为什么被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为什么叫做春秋)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1-23 15:00:34 浏览量(来源:小姚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春秋时期之所以叫春秋,是因为一本史书,它比《史记》更经典,比《二十四史》更真实客观,它引领了中国几千年的史官风骨。这本史书...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春秋时期之所以叫春秋,是因为一本史书,它比《史记》更经典,比《二十四史》更真实客观,它引领了中国几千年的史官风骨。

    这本史书让那个时代的帝王将相感到恐惧,却又无可奈何。

    写书的人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如实记录,丝毫不受帝王将相的影响。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春秋》!

    这跟春秋时代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古代,由于我们民族有着深厚的祖先崇拜传统,所以早在夏商周时代就很注重记录历史。

    从夏朝时开始就设置了“太史”这个官职,太史不仅要负责起草文书、管理各类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活动,还要负责记录历史,编写史书。

    到了春秋时代,原本记载并编写历史这种事情是周王室才有的特权,但当时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周王室也不再记录各诸侯国大事。

    所以,各大诸侯国便自己设立史官,记录并编写本国历史。

    但其中最著名的是鲁国史官写的《春秋》。

    作为史学巨著,它的内容客观真实,即使文辞十分简练,却几乎每一句话都暗含褒贬之意。

    后人将这种写作手法称作“春秋笔法”,赞叹这种笔法是“微言大义”。

    此书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它的背后却是两段段流血牺牲的悲壮故事!

    那个时代的史官们,他们有着极强的职业精神,为了如实记载历史,他们不会因为任何势力的干预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哪怕刀剑加于身,亦不能改其志。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干过一些不道义的事情,所以在称帝之后就会篡改历史,那些史官们也会迎合。

    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弑弟,违背道义伦常,所以他篡改过唐朝初期的历史,给自己树立高大历史形象。

    但春秋时代的史书绝不会出现这种篡改历史的情况,因为编写史书的人,宁死也不受任何威胁与胁迫。

    为了这种史学精神,先后有多名史官因此丧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齐国和晋国发生的两起弑君事件。

    第一段:齐国崔杼弑君事件。

    齐国的大臣崔杼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叫做东郭姜,结果在不久之后,齐庄公经常去崔杼的家里,与东郭姜私会。

    庄公通焉,骤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赐人。——《左传》

    好家伙,堂堂国君,竟然和臣子的妻子私通,这把崔杼气得够呛,顿时心情十分不爽。

    于是称病不朝,齐庄公听说后,特意前来看望他,实际上是借机来找东郭姜。

    果然,齐庄公到了崔杼家里后,开始调戏东郭姜。

    这时,毕竟崔杼也在家,东郭姜也不敢胡来,面对齐庄公的调戏,她干脆跑到崔杼那里,夫妻二人为了躲避齐庄公,把门关着不让他进来。

    但齐庄公却像着了魔一样,竟然抱着柱子唱起情歌来........

    此举直接惹怒了崔杼的家臣护卫们,他们将齐庄公的侍卫拦截在大门外,然后关起门把齐庄公围起来,一拥而上。

    齐庄公见状,急忙请求和解,但是崔杼那些被激怒的护卫们不干,还是要砍了他才罢休。

    齐庄公为了保命,又想出一个缓兵之计,他提出让自己体面一点,去宗庙自尽。

    崔杼的护卫们还是不答应,齐庄公见状,试图逃跑,结果被护卫们直接给剁了。

    护卫们为什么敢杀国君呢?那是因为崔杼的指使。

    事后,崔杼拥立柞臼为君,是为齐景公。

    崔子称疾,不视事。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于庙,勿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左传》

    事发后,齐国的太史在史书中写下了:崔杼弑其君。五个大字。

    在古代,弑君属于大逆不道的重罪,哪怕国君和臣子的妻子私通,弑君也是不对的,而且是严重的罪行。

    崔杼为了维护形象,试图让太史公把这段破坏形象的事件在史书上抹掉,他对史官进行了威逼利诱。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史官非常有骨气,就是不肯抹了这段黑历史。

    于是崔杼大怒,将史官杀掉!

    当时太史之职是世袭的,但是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接任太史之职后,照样写下崔杼弑君之事,被崔杼当场砍杀。

    之后,太史的另一个弟弟太史叔又接替两位哥哥。

    崔杼又威胁道:你的两个哥哥都为此丧命了,你难道不怕死吗?还是按照我的要求,就写齐庄公是暴病而亡吧。

    只见太史季正色道:依据客观事实,秉笔直言,是史官的天职,就算你杀了我,也照样得如实记载!

    接着如实记载了崔杼弑君的事情,崔杼又将其碎尸万段。

    太史叔死后,崔杼又让太史季接任太史之职,可当他看到太史季提交过来的记载后,依然是:崔杼弑其君这五个字。

    然而崔杼却罕见地没有发怒,甚至连生气的表情都没有。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可以主宰齐国所有人的生死,甚至连国君都不放在眼里,却战胜不了眼前的所谓“史官”。

    俗话说,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万般无奈之下,崔杼只得深深地叹息一声,然后放任太史季离去了。

    这时,齐国的另一个史官南史氏听说太史一家三兄弟遇难后,连忙抱着竹简前来。

    他们要前赴后继,接替太史兄弟将崔杼的罪状记载下来。

    走到半路时,听说太史季已经如实记载,才放心地回家了。

    太史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

    第二段:晋国的赵盾弑君事件

    晋灵公夷皋在位期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宠信屠岸贾,戕害臣民,导致民不聊生。

    赵盾(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作为执政大臣,多次劝谏,晋灵公也照样不听。

    而且还多次派人暗杀赵盾,均没有成功,赵盾只好逃亡保命,当他逃到晋国边境时,赵盾的弟弟赵穿带兵杀了晋灵公。

    赵盾收到消息后,立刻返回晋国,继续执政之后逐渐成为晋国第一大权臣。

    于是,晋国的史官董狐在史书上记录下:赵盾弑其君,并将其公布给群臣看,以示笔伐之意。

    赵盾听说后,立即找到董狐。

    赵大人毕竟还有点正义感,他只是想再狡辩一下,并没有打算把董狐砍了。

    赵盾申辩的理由是,晋灵公是自己的弟弟赵穿所杀,并不是自己杀的,不能把屎盆子扣在自己身上。

    但董狐却正色道:你身为晋国的执政大臣,和晋灵公有着君臣之义,即便逃亡到晋国边境,这种君臣之义也没有断绝。

    君王被人杀了,你应该率军讨伐弑君的乱臣,如果你没有讨伐,有违君臣之义,那弑君这事儿,你就是第一责任人!

    眼见这段黑历史是洗不白了,董狐说得又很有道理,自己确实有违君臣之义,所以羞愧之下,只好作罢。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左传》

    这两段历史便是《春秋》之所以不朽的原因。

    它展现出来的是那个时代的史官们身上那种秉笔直言的史学精神。

    他们为了维护史官的职守和天下公理,纵然粉身碎骨,也无惧无畏!

    在这种无畏强权的史学精神以及那个时代史官们高尚的节操的指引下,使得《春秋》这本史书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它的背后,是史官们的铮铮铁骨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后世千百年来,难有史官再能企及他们的高度。

    虽然历史被如实记载了,但这并不是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

    在春秋时代,虽然礼乐崩坏,诸侯间互相攻伐,但“礼义”依然是社会主流价值观。

    所谓“礼”,它的核心就在于维护君臣大义,所以在语言表达以及它的立意必须符合君臣大义的价值观。

    维护君臣大义,又势必会对一些人和事采取美化的说法,但史官又得如实记录历史,两者是冲突的。

    所以,史官们想出了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叫做——春秋笔法。

    在编写史书时,往往看似简短几句话,只是平淡地记录历史,实际上简短的语句中暗含了褒贬之意。

    通过这种笔法,使得史书在字面上看来,不违背君臣大义,实际上暗含了深刻的公理正义。

    所谓“直抒其事,善恶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史官在乱世之中保持了自身的独立地位,不仅维护了史学精神,也维护了天下公理。

    在那个人治的社会里,当权者是无法受到法律审判的。

    而史书保持独立性,对于那些不义之举如实记载,是为笔伐。

    这实际上是用历史审判这种笔伐的方式弥补了法律审判的不足。

    在各大诸侯国的史书中,鲁国史官编写的《春秋》,不仅记载了鲁国的历史,也同时记载了各大诸侯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春秋》的记载上起鲁隐公(公元前722年起),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结束,而春秋时代起始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这部史书基本覆盖了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

    到了鲁国后期,孔子对其进行了整理修订,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存的版本。

    春秋时期又为何得名呢?

    这事儿得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来讲。

    一方面,在近200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农业是确保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事情。

    而一年的春夏秋冬中,春秋两季属于农忙时节,春天播种,秋天收割,这两个季节代表了一个王朝一年农业收入,是非常重要的。

    用春秋来代表全年,合乎逻辑。

    另一方面,诸侯们朝见天子以及诸侯国之间互通使节、展开外事活动也基本上在春秋两季进行,所以春秋季节是一年中政治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段。

    在以上这种情况下,春秋两季,又是播种、秋收,又是各种频繁的政治活动,十分繁忙,发生的事情自然也多。

    所以,在写史书的时候,用春秋来指代历史,是比较正常的。

    而鲁国史官编写的这部《春秋》,不仅记载鲁国历史,也记载各大诸侯国重大事件,覆盖整个春秋时代。

    因此,后人便将那段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春秋时期之所以叫“春秋”而不叫“夏冬”,与一本书有很大关系。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曾经威服天下的周天子,逐渐跌落神坛,诸侯们不仅不再拿其当回事,甚至胆大的还敢对其踹上几脚。

    这个时期,就是著名的”春秋时期“。

    所谓春秋时期,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共计295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不仅周天子的权威遭到挑战,并且“礼崩乐坏”也由此开始,最终演变成了列国攻伐频频的“战国时代”。

    不过,让人感到十分不解的是,这个特殊且重要的时期,为什么会取名为“春秋”?干嘛不叫“夏冬”呢?

    实际上,之所以这个时期叫做“春秋”,并不是古人随便一拍脑袋定下来的,而是与一部史书有关。


    这部史书,名字叫做《春秋》。

    《春秋》这部书,很多人都认为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实际上,孔子只是在后期参与了修订工作,这部书最早的作者,则是鲁国的史官。

    鲁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其名义上的开国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当初武王灭商后,将少昊之墟封给了周公,这便是鲁国的起源。

    之后,由于周公要继续辅佐朝政,因此无法就封,不得已之下,他便派了儿子伯禽前往封地就国,所以,伯禽是鲁国的实际开国君主。

    不过,鲁国史官写下《春秋》这部史书,并没有以伯禽为起点,而是以鲁国的第十四代君主鲁隐公登基开始,往后进行记叙的。

    具体地说,其记叙的是从鲁隐公到鲁哀公,总共十二代君主的历史。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部《春秋》,实际上是关于鲁国的历史,因此,其主要内容,都是该国诸侯、大夫、国人等失礼非礼之事。

    所以,《春秋》也可以称作是一部鲁国的史书。

    不过,在记叙与本国有关的事件同时,鲁国的史官还会收集其他诸侯国中,有关公侯大夫等人失礼非礼之事,另外也会记录诸侯国公侯间大夫等间书信内容。

    因此,《春秋》一书中,也涵盖了当时发生的不少重大事件。

    《春秋》这部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微言大义”,说得简单点,就是用最简练的话语,讲出最深刻的道理。


    也正因为如此,由《春秋》这部书的撰写方式,衍生出了一个词语,叫做“春秋笔法”。

    那么,孔子又为何对这部书进行整理修订呢?按照《史记》中的说法,孔子是在担任鲁国的司寇期间,有感于世风日下,朝纲败坏,因此便有心用历史教训作为警醒,来劝谏天下人。

    所以,《春秋》也可以算是一部宣扬孔子思想的书籍。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春秋》这部书籍的性质定义,千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春秋》是一部思想著作,其主要是为了弘扬孔子的思想。

    而有人则认为,《春秋》则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其主题就是记录了那个时期的历史。

    究竟是思想学著作?还是历史学著作?迄今为止,尚没有准确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春秋》这部书中所开创的编年体例,为后世的史官记录历史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并且,经过孔子修订后的《春秋》,也打破了以往官方对史学的垄断,其私人修撰的性质,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先声。

    更重要的是,《春秋》一书,用“微言大义”的方式,将汉民族勇敢无畏,刚直无私的坚韧精神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所以,《春秋》一书,实为不朽之经典。

    而回到问题本身,这部《春秋》的书籍,和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何两者都叫做春秋呢?


    前文讲过,《春秋》一书,记录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中所发生的大事。

    而这个时间段,恰好与当时的一个历史阶段基本吻合,因此,后世便把这个历史时间段,用“春秋”来命名。

    并且,为了叙事方便,后世的史学家们,结合当时历史上发生的代表性事件,又分别对前后进行延伸,最终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春秋时期“。

    那么,在整个”春秋时期“里,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呢?

    首先就是”平王东迁“,这个平王即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他在继位之后,因旧都遭到犬戎肆意破坏,为了躲避侵袭,因此就在公元前770年下令迁都至洛邑。

    而这一年,后世则定义为西周消亡、东周建立的一年,同时,这一年也被定义成“春秋时期”开始的一年。

    之后,周平王罢免了有着拥立之功的郑庄公,改用心腹虢公,此举导致了郑庄公不满,为了安抚郑庄公情绪,周平王不得不将儿子送往郑国当人质,这便是著名的”周郑互质“事件。

    这一事件的发生,标志着周天子的威信已经严重下降,但这还不算完,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令天下诸侯瞠目结舌的事情。


    周郑互质后不久,由于边境问题,周平王的儿子周桓王率兵攻打郑国,按往常惯例,天子来伐,郑国理应俯首请罪才对。

    但郑庄公不仅没有,反而领兵对抗,甚至,在对阵的过程中,郑国大将还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此事的发生,不仅让周天子的威信彻底扫地,同时也标志着“礼崩乐坏”的开始。

    在此之后,郑国“再接再厉”,不仅占据了周天子的不少土地,同时又兼并了不少小诸侯国,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中原实力强横的一个霸主。

    有了郑国起“模范带头”作用,其他诸侯国也是有学有样,纷纷不再拿周天子当回事。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鲁国和楚国,在周桓王八年,鲁国的鲁桓公谋杀其兄长鲁隐公后自立,此举算是公开违背了周朝关于“诸侯国继位,必须接受周天子册封”的规定。

    而楚国则是楚武王熊通,因为请求周桓王自立为王未得到批准,之后一怒之下,干脆直接自立为王,这就更让周朝的权威降到了冰点。

    在此之后,其他诸侯国也纷纷进行了效仿,同时,为了扩充领土,众多诸侯国之间也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战争,不少小型的诸侯国就在这些战争中被一一兼并和消灭。


    据史料记载,整个春秋时期,共发生了大小战事多达四百八十余起,而这些战事,导致了四十三名君主被敌国或者本国的臣子所杀。

    最终,五个实力最为强横的诸侯国胜出,即齐、晋、宋、秦、楚,这五个诸侯国,合称为“春秋五霸”。

    而在诸侯国们打来打去的同时,本应是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却结结实实当了一回“看客”,不仅无力阻止,甚至还得担心这些强大的诸侯会不会来攻打自己。

    这便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该时期的主题,就是诸侯们日渐势大,而周王室却逐渐式微,最终演变成了一个“吉祥物”的存在。

    而春秋时期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公认的是,在东周的周威烈王在位时发生的“三家分晋”事件,是春秋时期结束的标志。

    所谓“三家分晋”,是指发生在“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朝堂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晋国在后期时,朝堂基本被几家列卿把持,其中,智家最为势大,且掌管了大部分权力,但当时智家的家主智伯瑶,因为一系列政策惹到了其他列卿,导致被群起而攻之。

    最终,晋国的韩、赵、魏三家,用武力手段击败了智伯瑶,之后又趁机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土地,这便是“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发生后,韩、赵、魏三家派人前去洛邑,请周威烈王将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其实按照惯例这是不符合规制的,但无奈当时的周天子已经没什么话语权了,所以,只能点头同意,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印戳儿”的感觉。

    自此,韩、赵、魏三家升级为韩、赵、魏三国,加上当时实力同样强盛的秦、楚、齐、燕四国,合称为“七雄”。

    而春秋时期也就此结束,战国时代自此到来。

    那么,既然可以叫“春秋时期”,是不是也可以叫做“夏冬时期”呢?为何古人会以“春秋”来命名,而不用“夏冬”呢?


    主要的原因,在前文也已经讲过,将这个历史阶段命名为“春秋”,主要是取自鲁国史官以及孔子所编撰的《春秋》一书。

    而这本书之所以会取名为“春秋”而不是“冬夏”,是因为春秋这两个季节,是古人生产活动最为频繁的时候。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既然是农业社会,那“春种秋收”,就成了整个社会的最重要的事情。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是古代人民一年之中的重中之重。

    同样的道理,春种秋收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同时也关系到古代王朝的兴衰,春天播种不好,那自然秋天的收成也会不好。

    因此,在每年春季到来时,各国的君主都会忙着督促和协调该国的农业生产活动,毕竟这是关系到这一年该国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到了秋天,粮食需要收获,今年收成好不好,收了多少,都要记录下来,并且有哪些问题,也要如实记叙。

    因此,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所围绕农业生产方面发生的事情很多,因此就需要史官大量着墨。

    反观夏季和冬季,一个太热一个太冷,因此大部分时间,各国的人马都在休养生息,所以相应记录的事情也少了很多。

    因此,用“春秋”而不用“夏冬”,实际上就是因为春秋两季所发生的事情以及需要记录的事情多而已。

    除此之外,春秋两季,也是各个诸侯国觐见天子,以及拜会盟友的好时候。


    一般来说,在古代交通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诸侯国若是要去觐见周天子,一般都会选择在春秋两季。

    为什么呢?首先春天和秋天不冷不热,适合出行,并且,秋天还是收获的季节,诸侯们可以带上本国的特产等进献天子。

    而夏季和冬季的天气,则是酷暑和严寒,这个时候出行,无疑增加了难度。

    另外,除了觐见天子,诸侯们也会在这两个季节拜会盟友,相互交流一下感情,所以,春秋两个季节,是外交活动最频繁的时候。

    既然外交活动十分频繁,那么史官们自然就必须进行记录,比如在某年春,觐见了周天子,谈了什么内容,还有在某年秋,又拜见了哪个诸侯,双方制定了什么计划等等。

    总之,同样是因为春秋两季发生的事情太多,因此记录的也相对多一点,所以才会以“春秋”为名。

    此外,秋季也是诸侯们发起战争的最佳时机。

    都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在收获之后和进入冬季之前,这一段时间各个诸侯国由于有了新粮食的补充,因此个个信心满满,而在这种情况下,发起战争,算一下往年的旧账就成了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而我们翻阅历史的时候,也会发现,春秋时期大部分战争,很多都是发生在秋季,毕竟经过了夏季的休养,此时不管是士兵还是马匹,都膘肥体壮,再加上粮仓富裕,所以打起仗来也有了充足的底气。

    总体来说,古人之所以会采用”春秋“作为史书的名字,主要还是因为在春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中,要干的事情,和发生的事情有很多,而相比之下,夏季和冬季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休养生息饿的时候,所以,用春秋其实也代表了整个年度。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古人之所以用春秋为名,是因为在最早的时候,历法中并没有夏、冬这两个季节,只有“春、秋”之分。

    天气暖和的时候,便称为“春”,逐渐转凉后,便称为“秋”,就这么简单。


    不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古人用“春秋”来命名那个特殊的时期,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期是古代中国一个社会形态、思想意识发生巨大改变的时期,周天子的式微以及诸侯的崛起,都为后来的战国时代以及六国统一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