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在哪?在我国广义上的基督教指的是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在内的所有基督教徒,狭义上的基督教则是指基督教中的新教。如果题主所说的基督教是广义上...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在哪?
在我国广义上的基督教指的是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在内的所有基督教徒,狭义上的基督教则是指基督教中的新教。如果题主所说的基督教是广义上的基督教,那么基督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关系,就是总舵和分舵的关系。如果题主所说的基督教是狭义上的基督教,那么基督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宗教下,两个不同流派之间的关系。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最早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中东地区,创立者是耶稣。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的母亲受到神灵的青睐受孕生下了耶稣,耶稣出生后便与众不同,能够与神灵产生共鸣,三十岁开始在当地传教。后来耶稣带领着弟子到耶路撒冷传教,因为叛徒的出卖被当地地方官钉死在十字架上。传说耶稣死后三天升天获得永生,后世基督教的信徒也都把耶稣当做崇拜的对象。
耶稣遇害之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继续传播,由于当时的罗马帝国统治者并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传教初期一直被认为是“邪教”和“异教”,很多基督教的领导者都遭到了罗马统治阶级的迫害。然而基督教宣传的普世价值观,本身就容易被大部分普通人接受,而且基督教在后期的发展中,逐渐废除了一些不符合常理的教义,比如不再让教徒完成“割礼”,允许接纳不同民族的教徒等等。这样的先天优势让基督教在罗马的发展十分迅速,到了公元4世纪的时候,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已经无法再阻挡基督教的发展。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君主君士坦丁大帝颁布诏书,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性,基督教开始逐渐取代罗马原有的宗教,成为了罗马帝国最大的宗教。到了公元391年,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在有了国教的头衔后,基督教的发展更加迅速,等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候,基督教徒已经遍布整个罗马帝国的统治区,基督教会也从原本的宗教势力,转变成了政治势力,一度左右西欧的政局发展。
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基督教的总舵一直都是君士坦丁堡教会,罗马教会名义上属于君士坦丁堡教会的领导。然而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罗马教会和君士坦丁堡教会开始逐渐走向分裂。法兰克王国统治时期,罗马教会凭借着强大的政治势力,在公元752年建立了教皇国。此时东方的君士坦丁堡教廷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基督教的总舵,但是君士坦丁堡教廷的教皇需要受到罗马帝国皇帝的管辖,而且也没有自己的土地和军队。
反观罗马教廷的教皇,不仅能够授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还拥有自己的土地和军队。而且罗马教廷凭借着政治影响力,不断在西欧地区兼并土地扩大教会,信徒数量也不是东方的君士坦丁堡所能相提并论的。在这种背景下,到了1054年,东方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和西方的罗马教会正式决裂,双方都宣布把对方驱逐出基督教,并且都自称是基督教的正统。从此之后基督教便分为了两大派系,西方的罗马教会信徒被称为天主教徒,东方的君士坦丁堡教会信徒被称为东正教徒。
由于东正教管辖的地区受到了多次外来入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已经成为了基督教的主流。然而天主教会势力的不断发展,也引起了欧洲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内部又分裂出了一个新的教派“新教”。“新教”徒认为每个人都能够作为传教士和神灵沟通,直接否定了神职人员存在的意义。“新教”出现后也遭到了天主教会的打击,但是随着欧洲信仰“新教”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欧洲君主也开始皈依“新教”,天主教会最终没能消灭“新教”,基督教出现了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一局面一直存在到现在。
现在天主教仍然是基督教最大的一个分舵,全世界基督教信徒有23亿人,其中至少有13亿人都是天主教信徒。而东正教信徒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地,人数大约有3亿左右,“新教”信徒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部和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人数大约有4亿人。我国目前也是基督教信徒比较多的国家之一,根据非官方统计,我国大约有6千万基督教信徒,基督教也是我国的仅次于佛教的第二大宗教。
基督教在我国传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唐太宗时期基督教传教士阿罗本从波斯来到唐朝传教,得到了唐太宗的支持,在唐初盛极一时,这一教派在当时被称为“景教”,属于东正教派的分支。然而到了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灭佛,“景教”也受到了波及,从此在中原地区一蹶不振。蒙古一统天下后,原本活跃在蒙古地区的“景教”开始传入中原,罗马教廷也派遣传教士到中原传教,中原地区再次出现了基督教兴盛的局面。
元朝灭亡之后,基督教随着蒙古残余势力一起退出中原,基督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也陷入了中断。清朝时期基督教再次随着传教士进入中国,特别是在鸦片战争结束后,大量西方传教士进入通商口岸传教,基督教开始在各地兴盛。清朝晚期的落魄秀才就是洪秀全在读完《圣经》之后,创造出了中国版的基督教“拜上帝会”,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拜上帝会”不被罗马教廷承认,不能算是真正的基督教分支)
清朝灭亡之后,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基督教也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到了抗战爆发的时候,基督教已经拥有数百万信徒,成为了跟佛教、道教并存的大宗派。目前我国的基督教徒主要为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其中“新教”徒占到了基督教徒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新教”在我国也成为了基督教的代名词,一般国内的人习惯称呼“新教”信徒为基督教徒,天主教信徒为天主教徒。因此如果题主说的基督教是世界上广义的基督教的话,那么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关系就是总舵和分舵的关系,而如果题主说的是我国的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关系的话,那么基督教和天主教就是同一宗教下不同流派的关系。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在哪?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30年代,30岁的耶稣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这一时间对应着中国的东汉初年。
公元元年就是根据耶稣的诞辰年份确定的,所以你千万别觉得基督教好像跟咱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其实公元纪年法,就是基督教发明的。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很可惜,这里没有咱们祖传的道教什么事儿。不过大家也别灰心,道教也曾经在汉朝、唐朝、明朝辉煌过。
一、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这就是称呼的问题。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所说的基督教,就是新教。咱们这儿目前有4000万基督教徒,其实他们都是新教徒。
至于天主教,其实是西方人对基督教的一种称呼。他们觉得天主教才是基督教的正统,不过如今正统地位岌岌可危。
那么东正教呢?其实就是基督教的另外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巴尔干半岛等东欧地区。
因此,总体来说,基督教主要有3大分支,分别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
- 中国的基督教,就是新教。目前主要在英国、挪威、瑞典、丹麦、德国、美国等地传播,全球信徒在2.2亿人左右。西方的基督教,就是天主教。目前主要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地传播,信徒较多,至少有11亿人。东正教有点儿小尴尬,目前主要在俄罗斯、巴尔干半岛等东欧地区传播,信徒在3.7亿人左右。
由此可见,天主教是基督教里信徒最多的一个,也是欧洲的主流。而东正教和新教,基本上旗鼓相当。
二、基督教最初分成了天主教和东正教。
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当时以罗马为中心,建立了罗马教廷。那时候基督教还不能够完全左右帝王的决策,也就是说,当时的罗马帝国,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政教合一的国家。
可是到了公元395年,情况不一样了。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把罗马一分为二,分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这么一来罗马帝国就分裂成了西罗马和东罗马。国家一分为二了,那么宗教信仰呢?自然也是有变化的。
这个时候西罗马手里有教皇,又有罗马,因此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基督教正统,这就是天主教的由来。
但是东罗马这边已经独立了,也拥有了独立的信仰世界。他们手里有君士坦丁堡,也有圣城耶路撒冷。因此他们也自认为是基督教正统,自称东罗马正教会,这就是东正教的由来。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还是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并没有真正翻脸。对于教皇,东正教这边还是不敢随便推翻的,他们自己的领袖,称之为牧首。
到了公元858年,东罗马皇帝,任命佛提乌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这么一来这哥们的地位,可就不比西罗马的罗马教皇差多少了。
因此罗马教皇一口否决了这一任命,并且开除了佛提乌教籍。佛提乌一怒之下,也把罗马教皇给开除了教籍。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家算是撕破脸皮了,谁也别装了。
到了公元1054年,罗马教皇索性跑到东罗马来闹事,下令开除东罗马牧首色路拉里乌。这事儿算是闹大了,色路拉里乌观察了一下东罗马皇帝的脸色,得到首肯以后,也以牙还牙,开除了罗马教皇。
从此以后,天主教和东正教,就彻底分裂了。
三、那么新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1517年,浩浩荡荡的宗教改革运动,终于在欧洲拉开了序幕。大量的天主教徒,加入到了反抗罗马教廷的队伍中去。
他们不再承认罗马教皇对基督教的统治地位,同时他们建立了一系列各色各样的宗派,比如说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等等。
这些基督教世界里的革新派,联合在一起,统称为新教。公元1618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已经形成了势不两立的局面。因此爆发了一场为期30年的宗教战争。
天主教这一方有: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哈布斯堡联盟等。
新教这一方有: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反哈布斯堡联盟、英国等。
战争结果很明显,倾向于天主教的这一方战败,新教从此和天主教平起平坐,成为了基督教世界的3大派系之一。
四、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这3者的区别在哪里?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可收拾了。纵然天主教在历史的发展中节节败退,不断分裂。可天主教依旧是基督教世界里的第一大派系。
这3大派系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势力不同。
很多人觉得宗教很神奇,其实用一位哲人的话来说:宗教就是用99句真理,去宣传那1句谎言。
这里不是单独针对某一个宗教,其实这句话对任何一个宗教,都适用。所以说基督教的分裂也好,合并也罢,全都是背后的势力在操纵而已。
罗马帝国分裂成了西罗马和东罗马以后,你觉得东罗马的皇帝,会认为自己比西罗马的皇帝低一个档次吗?恐怕不会吧?
但是西罗马皇帝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支持,可东罗马皇帝这边啥也没有。因此东罗马皇帝,为了自身政权的合法性,自然要扶持起一个宗教领袖出来,取代罗马教皇对东罗马的影响力,这么一来东正教,不就在东罗马崛起了嘛!
等到日耳曼人,灭了西罗马,建立法兰克王国以后。东罗马就更加不能让步了,大力支持东正教的发展,毕竟那时候的罗马教皇,已经投靠了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战斗力强悍,可文化水平不高。罗马教皇发现他们很好忽悠以后,立刻向民众们宣布:日耳曼人做皇帝,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罗马教皇指点才行!
从此以后,西欧世界,就成了政教合一的世界。伴随着罗马教皇的野心不断扩大,西欧逐渐进入到了黑暗的中世纪。
西欧越黑暗,那东罗马这边,就越觉得东正教是个正直可爱的派系了。
至于新教的诞生,其实就是为了摆脱罗马教皇对政局的干扰。事实上,宗教改革,就是为了让国家走出政教合一的泥潭。
现在你搞明白了吧?其实他们的区别不值一提,关键是他们背后代表的势力,是完全不同的。天主教代表了罗马教皇的利益,东正教代表着东罗马派系的利益,新教则代表着支持政教分离的那帮人。
总结:科学的尽头是宗教?
很多人说,牛顿到了晚年,跑去信教了(其实人家一直都是基督教徒)。所以他们得出结论,认为科学的尽头是宗教。其实说这话的人,是没有搞清楚信仰的本质。
信仰是为了让你的心灵,找到一个可以慰藉的地方。毕竟人世间的苦楚太多,心灵没有一个港湾,是很容易被现实摧毁的。
所以说,个人信教与否,和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牛顿再牛,他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如果让他知道现代科技发展成了这么个样子,你觉得他还有空跑去信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