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遴选公务员需要基层几年(遴选公务员需要基层几年)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1-04 18:00:41 浏览量(来源:小吕

    [摘要]遴选要求几年工作经验?公务员遴选需要哪些条件? 原则上来说,不管是2年还是5年,在服务期内不满的情况下是不能参加遴选的。 但如果你是关系户,或者与领导关系不错...

    遴选要求几年工作经验?公务员遴选需要哪些条件?

    原则上来说,不管是2年还是5年,在服务期内不满的情况下是不能参加遴选的。

    但如果你是关系户,或者与领导关系不错,他又愿意放你走,基本上满个两三年就可以参加了。

    每年的遴选公告对基层工作经验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岗位要求两年,有些岗位要钱三年,有些岗位要求是5年,

    只要满足要求就可以去报名了。

    但报名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要有单位的盖章,如果单位不给你在准考手续上盖章,那你百分百是考不了的。

    所以这就看你跟领导的关系了,他愿意放人,那你只要符合遴选公告的要求就能报名。如果人家不愿意放你,那你这五年就别想了,老老实实待着就行了。

    我之前入职时没签5年协议,所以后面参加中央遴选时,手续上也没遇到什么困难,顶多就是领导经常找我谈话,同事们经常会私下议论。

    但我无所谓,一开始复习的时候是偷偷摸摸的,后来报了名看这事瞒不住了,我也就没再藏了。

    每天中午午休的时间,我就待在办公室里看课学习,上班时间就正常工作,下班立刻没啥事就走人,赶快回家看书,领导看我当时这么个态度,找我谈了几次话之后也不找了,可能是对我没有多留恋吧,后来给我的安排的工作还少了些,说让我安心准备。


    不得不说那时候还是挺感谢人家的,领导就是领导,心胸就是宽广~

    当然也有可能人家就不在意我,因为工作了几年也没做出什么成绩,每天就是按部就班,有活从来不主动揽。所以经常看到有同事晚上10还在在单位的发朋友圈,那时候我早就坐在电脑前追剧打游戏了。

    到后来就这样一直准备了半年左右,然后我参加了中央遴选,成功当了炮灰。

    当时心里还是有些沮丧的,但觉得还是自己能力不够吧,于是又准备了一年再战中央遴选,结果依旧是炮灰。

    要说这两次失败对我最大的影响,倒不是打击了我的自信,而是让我对自身实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这水平想中央遴选上岸看来是不够格的。

    同时期我失败的消息都被单位人知道了,的确有些许人背后经常议论我,说我想考中央遴选基本是不可能的,当时还有些不忿,现在想想的确哈~

    有一说一中央遴选确实难,不是大神尽量别去碰,过去了就是在跟一群神人竞争。

    于是能咋样呢,领导期间还趁热打铁,告诉我有遴选这心思,不如好好投入到工作上,我嘴上应着,但是心里想的却是后面的省遴选。

    所以后来在大家都觉得我要放弃了的时候,没错,我转战了省遴选,并且以86.5分的成绩拿到了笔试第一,之后面试也是成功守擂,最终一举上岸!

    到这个时候一算,其实我待在单位也已经超过五年了。


    所以如果你现在就有遴选的心思的话,那么后面几年跟领导搞好关系,哪怕不喜欢吹嘘溜马,至少也别得罪人家,在单位也尽量低调一点,到后面准备遴选的时候也方便~

    平时可以多关注些遴选的信息,工作方面其实应该多接触接触材料,一定要是那种有水平的材料,像单位经常写的各种报告,都是能用就行,其实没什么看的意义。

    接下来简单分享下遴选的备考经验吧,先收藏起来,说不定今后还想时常翻来看看呢~~

    --------------------------(手动分割线)--------------------------

    认清自身实力、选好岗位

    遴选能不能上岸,其实选择的目标岗位本身就决定了一部分成败,就像我一样,前两年硬着头皮冲中央遴选,真过去不还是炮灰。但你要问我后悔那两年的选择吗,我却是一点也不后悔的,因为两年让我认清了自己的实力,今后做事时也会多一些斟酌。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每一年的时间都是宝贵的,放我身上觉得没啥大问题,但放你们身上可能就觉得时间白白浪费了,这其实很正常。

    所以我才在这里说要认清自己的实力,要多了解遴选岗位,遴选的核心就是人岗匹配,选岗是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前途和发展,一定要慎重考虑。

    初期要在网上搜集好各种信息,先了解、再准备、最后根据遴选公告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期间可以把自己有意愿且合适的岗位列到一张表里,然后再一个个对比选择,这样岗位的范围、好坏就会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这一步看似不费力,但今后如果真上岸了,你会发现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决定着整个遴选的方向,乃至今后岸上工作生活的方向。

    眼看现在公考的不少岗位都有五年限制,五年过后大家都近三十了,可以说参加的这次遴选,基本就是人生最后的定格了。

    因为一旦遴选过后,想要二次遴选还需要再等几年,而且到时候还要面对领导和年龄的限制,试想有几个人还会想去、还会有条件去折腾呢?

    所以当年考公时人家说的一句话真没错,那就是考公务员最好是一次到位,后面也不用再去遴选什么的,折腾!我觉得还真就是这个道理!

    大部分想要遴选的人,其实都是基层选手,如果一开始能上岸个省城,哪怕是个市级机关呢,遴选的念头都会少一半,但仔细想想,当时又有几个能直接上岸高级机关呢。

    唉,说多了又绕回来了,只能说一切都是注定吧,早折腾晚折腾都一样,只要最后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好了~

    找好资料高效率复习

    资料永远是备考最关键的部分,从我最开始考公考了好多次,到后来遴选也考了三次,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没复习到位,而是资料选不好,复习效率总是提不上去。

    因为我遴选备考期间用过的资料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我只把最好用、最关键的几份资料推荐给大家,同时分享一下自己的使用经验。

    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公文格式)

    遴选核心考察的就是写作能力,这些资料是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的总结,包括很多机关单位里写材料的常用文体、格式、注意事项等等,是写材料的依据。

    这些其实属于基础性的东西,复习期间一定要掌握牢固,如果平时在单位不经常接触材料,自身的写作基础也不是很好的话,可以单独找一个笔记本,把这些条例和格式记录下来。

    之后也不用背,每天闲了就翻翻看看,时间长了自然能对写作方面起到不小的帮助,对遴选写作的提高也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有时候工作中遇到了材料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拿出来看看。

    2、中公遴选笔试一本通

    中公的这本资料是遴选最基本的资料,如果是第一次参加遴选的人,那么这本书一定要拿着翻完,光把前几章的遴选常识看完后,就能加深不少对遴选的认识。

    而里面的综合基础部分,更是要尽量背下来,里面涵盖了各个领域,是用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模块。

    至于文章写作、公文写作、案例分析等模块,就是对遴选必考、常考题型的分析讲解,以及对这些题型基础格式规范和答题步骤的分析,这些东西都需要搞熟。

    后面的范文跟真题的话,备考期间就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有选择性的去看去做,最好是等基础知识都掌握得差不多了,再去看这些,这样效率更高,吸收的也更好。

    3、北辰公务员遴选案例分析宝典


    这本书是案例分析的补充学习用资料,其实我复习了这么就,发现大部分的遴选资料,对于案例分析这块讲的都比较少,所以这部分学起来就没有写作那么容易,当时复习起来也是头疼了很久。

    后来还是看的北辰的这本案例分析资料,把这部分认真地学了一遍,将社会案例和办公案例区分着学,这本书我从第二次参加遴选时开始用的,后来一直用到了第三次考试,当然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相反这本书我觉得是必看的,第二次失败也是我自己的原因。

    反正考了几次,我发现案例分析这块占比还是挺大的,建议大家备考期间拿出充足的时间把这本书翻完,肯定会有不小的提升。

    4、潘战遴选全课


    潘战这套课是备考期间的重头戏,也是主要的复习资料。

    这套课也是我第二次考试时拿来看的,当时就草草地刷了一遍,也没仔细吸收研究,等到第三次考试的时候,又把这套课拿出来认认真真学了一遍,期间做了大量的笔记进行吸收消化,后来也收获了相应的效果,成功拿下了笔试第一。

    都说遴选难,其实遴选难的地方就在于它考察的是高级机关的工作思路,这一点对基层的人来说,如果不进行专门学习,那么上了考场就是头皮发麻,最后的成绩也都是惨不忍睹!

    所以在备考期间,我建议大家跟着潘战把高级机关的工作思路好好地学一遍,之前的资料都只能算作基础部分,中后期想要把分数提高上去,还是要跟着潘战系统化学习。

    我之前跟着潘战从思路入手,课里听老师分析解题思路、不断研究题目的各种角度和深度,一道例题我都是自己先做一遍,然后听老师解析,研究老师的答案,调整自己的思路。等到后期课看得差不多后,就结合真题卷开练,只有通过大量地、反复地练习,才能把课里教的思路方式彻底消化。

    所以大家听潘战的时候,最好也是要把思路打开,调起自己的主动性,思维这块必须自己多学多想多总结,这样才会慢慢地提升。

    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遴选不是一个可以短期突击的考试,这点大家要先明确,如果心里有遴选这个想法,那一定要进行长期的规划。

    要知道遴选竞争的大家,那都是经过了一轮筛选成功进入了机关的人,说实话没有谁的能力会差到哪去。

    根据我的经历,考场上只有比你强的多得多的大神,不会有比自己水太多的人。

    如果想要参加遴选,就不要有短期内投机取巧的念头,否则每次考试就只是单纯浪费时间罢了,也影响你在单位的形象。

    其次遴选备考要注重效率,备考期间不是一味地挤压时间,从备考前器就要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时间,每天的备考时间尽量是雷打不动。

    同时要把遴选当成是一种希望,而不是一种必须达成的要求,否则备考期间遇到的困难,以及一次遴选考试的失败,以及单位同事们的窃窃私语,都会成为你身上极大的压力。

    复习的时候要算好自己的时间,每天学多久,每周学多久,每月学多久,各阶段之间要有浮动的时间可供调整,计划应详细到每月、每周,每天根据进度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

    最后就是备考不要太在意时间地点,有的人觉得在单位不能学,出差在外不能学等等到一系列的情况,但备考其实在哪都行,任何时间都行。

    遴选的目的是提升能力,就比如我每天午休的时候在办公室看课,偶尔出差的时候,拿着书在酒店里也能看个两小时,别把时间地点给自己限死,只要有精力,其实随时都能开学。

    关于遴选经验暂时先说这么多吧,后面有空的话,再整理一下备考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

    大致的备考方向就是以上,觉得有用就点赞收藏吧~

    遴选要求几年工作经验?公务员遴选需要哪些条件?

    小编将根据各省市公务员遴选的公告来给大家说说公务员遴选的常见条件限制。

    公务员遴选的主要特点是平级调动、非领导职务招录(多为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常见的限制条件有以下几项:

    1、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公务员。(至于是省级以下还是市县级以下的公务员,主要看是中央遴选、省直遴选还是市直遴选等)

    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品行端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3、具有2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具有2年及以上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经历。(报名人员应符合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要求;没有规定的,须在现单位工作2年及以上。公告中通常会对基层工作经历作解释,不了解的朋友可以根据相应的遴选公告看看。)

    4、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部分遴选考试的岗位会放宽至大专,比如今年的吉林长春市直遴选)

    5、年龄限制多为35周岁以下,部分岗位会放宽至40周岁甚至45周岁。

    6、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及以上等次。

    等等.......

    另外就是,报考的不同岗位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的限制之外,还会根据岗位性质做一些特殊的要求,因此大家在报名时一定要看清公告和岗位详情哦~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