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文章没打标点符号是很严重的错误吗?写文章没打标点符号,确实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一篇文章,不论长短大小,标点符号是必须要写得,而且还要写对。如果一篇文章中一部分或...
写文章没打标点符号是很严重的错误吗?
写文章没打标点符号,确实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一篇文章,不论长短大小,标点符号是必须要写得,而且还要写对。如果一篇文章中一部分或几句话没有标注标点符号,也应立即修改,否则会对文章整体产生影响。
一、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在于: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标点符号作用大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两大类。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点号: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分号(;)和冒号(:)。
标号:引号(" " " ")、括号〔( ) [ ] { } 〕、破折号( -- )、省略号(……)、着重号( .)、书名号(《 》〈 〉)、间隔号(·)、连接号( - )和专名号( ____ )、分隔号(/)。
二、不加标点符号,文章意义无法让人理解
标点可见文品,小事可见人品。
说到标点符号,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件趣事,在民国时期,各个作家写完了稿子或书籍等,去出版社出版时,出版社所付的稿费都是按字来收钱的,也就是说,你的文章当中的标点是不算进稿费当中的。
于是,一次鲁迅写完了一篇稿,故意不加标点就直接甩给了出版社,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一看,说先生,您这个稿子不行啊,它没有标点啊。鲁迅当时说到,那没有标点你给加上不就行了?工作人员当时就连连苦笑,说先生您的文章我们谁能给标的了标点啊,还是您给标一下吧。鲁迅就说到“你看,还是有这个必要的吧,既然有这个必要,那为什么不给算钱呢?”这话一说,把出版社搞的也很无奈,只能说到“得嘞先生,其他人不行,但您的文章标点照算钱。”
从这件事也不难看出,标点符号是我们在写文章或写一句话中的细节之处,如果滥用标点符号,有时候,导致一句话有歧义。笔者对标点符号一向看得非常重要。标点符号,有时可以体现一个人做事的细心。
一篇文章,没有标点符号,看起来就不像文章了;一句话,没有标点符号,看起来就不像一句话了。如果一句话关键的地方,有个标点符号,就有很大的作用。
记得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鬼子在我国搞破坏,想把老百姓和八路军亲密的关系搞坏,便在墙壁上四处写:“有米不卖给八路军吃。”当时,八路军一看就知道是日本鬼子搞的鬼,便将计就计,在有米不卖的后面加了一个逗号,变成了“有米不卖,给八路军吃”。可见加了一个逗号,这就话就截然相反了,小小的一个逗号,就显示出标点符号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因此,朋友,我们在写作中,要多重视标点符号,我想,如果说一篇文章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标点符号就是电影中最精彩的部分,如果说一篇文章是一朵鲜花的话,那么标点符号就是伴在花旁边的绿叶,如果说一篇文章是生活环境的话,那么文中的标点符号就是生活中的蓓蕾,它增添生活的美丽!
最后,给大家举几个不加标点符号产生歧义的例子:
1、从前,有个大财主为自己的儿子招聘老师,有位先生来应聘。财主问先生有何条件?先生在纸上写了一句没有标点符号的话——“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不可少不得一分钱”。大财主看了以后很高兴,他是这样理解的:“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不可少,不得一分钱”。心想:他不要钱,只吃饭,而且菜只要青菜萝卜,我有利可图。于是就聘请了这位先生。 一年教书下来后,这位先生找大财主要钱,大财主不给,并说道:“你不是说,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不可少,不得一分钱吗?”先生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萝卜不可,少不得一分钱。”结果大财主只好给了钱。
2、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3、帝国主义者侵略我们奴役我们要把我们的地瓜分掉
等等,他们为什么要分我们的地瓜?
4、《丁丁探案》一个故事说,三楼小发的爷爷从乡下来了,说是小发的爸爸死了,可是最后大家发现,小发的爸爸“复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丁丁用他科学的脑筋思考,还跑上跑下地去侦察,最后终于知道了死人复活的秘密。原来,三楼的小发给爷爷写了一封信:“……爷爷,您问爸爸还病着吗?不好了,烧没了,您来吧!”爷爷看了信,从乡下哭着来到了小发家。其实,小发是想说:“不,(爸爸的病)好了,烧(退)没了……”可是,他太粗心了,少了一个逗号,而且没有把话说完整。
写文章没打标点符号是很严重的错误吗?
真的是很严重的错误。因为断句不同表意会谬之千里。有一个老司机,多年开车从武汉长江大桥路过,过桥时映入眼帘的永远是“武汉市长江大桥欢迎您!”有一次,这个老司机在家看电视,新闻中说他所在城市換了新市长。他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后,不禁大发感慨:“我们的市长換了很多任了,人家武汉市长一直是江大桥!”儿子听了他的话,感觉不对劲,哪有一个城市总不換市长?于是就问父亲,你怎么知道武汉市长叫江大桥?父亲说,路上有标语:武汉市长江大桥欢迎您!儿子听了将信将疑,就上网查武汉市长,结果一查,市长名字不叫江大桥。他让父亲把这条标语写出来,仔细看一下,发现是断句问题。武汉市后面那个长字应该念常而不应该念掌。长字应和江字组词而不应和武汉市组词。这样一断句,表达的意思是长江大桥欢迎您,而不是市长欢迎您。
不需标注标点符号的句子还会让人产生歧义,何况满篇无标点?无标点的短句,也要慎用。老师给学生部置作业,用“如果”造句,有一学生的答案是,开水不如果汁好喝。老师批改作业时,判对也不是,判错也不是,就对学生说,造句用的词不能拆开再组词。
有时候,同样的句子和标点,语气的侧重点不同,也会产生歧义。“天气太冷,少喝点儿热汤吧!”“天气太热,少喝点儿热汤吧!”这样两句话看上去都没毛病,只是前者的语气重点在热字上,后者的语气重点在少字上。
综上所述,我们在说话时,不但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还要注意无标点句子的断句,更要注意语气的重点,不知朋友们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