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父亲去世怎么写挽联(父亲去逝的挽联)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1-01 20:00:21 浏览量(来源:小张

    [摘要]父亲去世怎么写挽联?可以说挽联是楹联中最难写的对联!除了要符合一般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互对、词性相对、句子结构、句型、节奏相同的基本要求之外,挽联比其它的...

    父亲去世怎么写挽联?

    可以说挽联是楹联中最难写的对联!除了要符合一般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互对、词性相对、句子结构、句型、节奏相同的基本要求之外,挽联比其它的对联内容要更充实,感情要更深沉,文辞要更恳切、诗韵要更浓郁。


    而且要切合不同逝者身份,把逝者生前的业绩、精神、品德、情操、经历等,在挽联中表达出来。让人看后不由得产生敬意之情,流下悲伤之泪。



    而挽父(母)亲的对联又是挽联中最难写的挽联。因为作为孝子,父(母)是最亲的人。要把父(母)亲一生鞠育兴家、报国为民的劳苦辛酸、高尚品质等用短短的十几个字、二十几个字或几十个字表达出来,还要词、意、平仄等符合对联要求,让人看后不由得产生敬佩之情,流下悲伤之泪。




    挽父亲(或母亲)的对联,既要贴在大门口,又要贴在灵堂內,凡是来祭奠或帮忙的人,首先看到的就是挽父(母)亲的对联。


    如果是那些笼统之意、什么书上都能找得到的、贴在哪家都行的、似曾在哪里看到过的挽联,人们一看就知道不是原创的,因为每位父(母)亲都有不同的经历,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状况,每家子女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位逝者走时的情况都不相同。这些在挽联之中也就大不相同了。


    当然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同一逝者,无论多少人来写,都可以写出不同的挽联来。字数较少的挽联与字数较多的挽联所包表达的内容也不相同。


    如新年父逝,贴在大门外挽联的不同写法:


    岁首颓椿心抱痛;

    王春设奠泪频倾


    父逝初春肠寸断;

    儿悲五夜泪双流


    新岁丁忧,贺客才归吊客至;

    王春设奠,琼花未放孝花开


    雪舞新春,贺客才归迎吊客;

    梅辞旧腊,斑衣顿脱着麻衣


    以上这是突出在新年万家欢乐一门愁的哀情来。


    如果换一种思路写:


    父逝新春,风伴哀声雨伴泣;

    儿怀愧悔,生疏奉养死疏斋


    这既歌颂了父亲鞠育兴家的不朽功德,又表达了后辈们悼念思亲的哀痛心情。


    这是门联,字数少,难以将全部意境表达岀来。


    换父堂联,是贴孝堂之内的挽联,字数较多,但一般上下各联在50字左右。字若太,前来祭奠的人来去匆匆,难以欣赏。其他关系的挽联字就更少J。


    下面是一副挽父亲的堂联,把一位只有30多岁的父亲因病去世时的种种境况和悲伤心情很好的表达了出来:


    寿享近四旬,哪料这番归去,丢却父母,抛弃妻儿,离兄弟,别诸侄,男未婚,女未嫁。尤其公事劳心,私事未全,何忍撒手一丢?竟赴龙舟登极乐;


    沉疴将一载,何患恶疾频添,医治无效,服药不灵,仙乏术,食难吞,奉不周,侍不孝,难免抚躬怀愧,空挥血泪,哪堪端阳二日,情伤肺腑合家哀。


    上联挽的是一位年轻的父亲,下面来挽一位年老的父亲:




    历世九旬余,昔为下代奔劳,业兴、财兴、人丁兴,赢来四代温馨,应寿享期颐,永抚灵椿荫蔼蔼;


    辞尘二月中,今竟上天成佛,恩在、德在、手迹在,难聆万般训诲,恨未报罔极,顿教雏燕泪潸潸。


    再写一副高寿逝者的门联:


    寿享高龄,百岁快周难百岁,

    名昭史册,千秋怀念颂千秋。

    上面都是正常死亡之父的挽联,下面写一个农交通事故死亡之父的挽联:

    辕辘运无情,竟越行规成惨局;

    桂花开有意,也披素服泣灵椿。




    总之,写挽联并非一日之功,父亲去世,心情悲伤,而且事务较多,挽联最好请有专业水平的人代写比较好。否则,言不达意,难表悲伤

    父亲去世怎么写挽联?

    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过年有春联,结婚有喜联,做寿有寿联,丧葬有挽联。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撰联要求。在各种楹联撰写中,挽联最为考究,不但要写出对死者的哀思,还要符合白事的情景要求。

    在我们老家乌蒙山农村,有为白事操办的专业人士,他们被称为“端公”,是乡村传统丧葬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他们为逝者超度亡灵做道场,也是农村楹联撰写的高手。这些人书法功底深厚,《笠翁对韵》倒背如流,在村里担负着婚丧嫁娶时撰写楹联的任务。

    四十多年前,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去世,主家灵堂大门上的挽联写的是“雨中梅花含珠泪,雪里松柏尽素帷”。那时并不十分理解这幅挽联的意思,后来,自己读书多了,就知道这幅挽联描写了一个农村办白事的情景。上联把披着白布的女儿们比喻成雨中的梅花,下联把穿着孝衣的儿子们比喻成雪里的松柏。写出了白事现场,孝子们穿着一片洁白和因痛失亲人痛哭流涕的情景。

    前几年回老家,偶遇同学父亲去世,我去参加了葬礼。灵堂的大门上写的着“严父归天一点丹心何日了,孝子跪地两行珠泪几时休”的挽联。办白事的端公为什么为主家写出这样一副挽联呢?原来,我同学的父亲是为自儿子建房采石时,被滚落的石头砸中去世的。这幅对联写出了父亲为儿子操心却未了却心愿,所以说“一点丹心何日了”。而儿子呢!却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感到深深的自责而长跪不起,痛哭不止。这幅挽联让人读后深感凄凉。

    实际上,农村专业的“端公”,都有写挽联的专业工具书,《笠翁对韵》人人必备,而本行业传承的挽联也很多,只要掌握了对联的基本要求,和所应场景,大多能写出对仗工整的挽联。下面就摘录几副常见挽联为大家参考。

    挽父亲

    深恩未报惭为子;隐憾难消忝作人。

    守孝不知红日落;思父常望白鹤飞。

    慎终不忘先父志;追远常存孝子心。

    挽母亲

    莫报春晖伤寸草;空余血泪泣萱花。

    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香。

    无路庭前重见母;有时梦里一呼儿。

    挽父母通用联

    深恩未报惭为子;饮泣难消欲断肠。

    以上文字,只是个人心得和感触,若有不妥之处,请朋友批评指正。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以供不才学习借鉴。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