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信不信,有的人真的运气好到爆,你周边有没有类似的案例?我身边还真有这么一位运气好到爆棚的同事。记得那是在2003年,半年时间内处室里前后调来了三位年轻同志。说...
你信不信,有的人真的运气好到爆,你周边有没有类似的案例?
我身边还真有这么一位运气好到爆棚的同事。
记得那是在2003年,半年时间内处室里前后调来了三位年轻同志。说年轻,是因为我们这个处室十几个民警,平均年龄已是48岁,我这个副职算是最年轻的,也已经35岁了。所以,30岁刚出头的,在我们处室绝对算年轻人。
也就是2003年年底吧,局里下来了3个晋升副科级指标,班子成员开会研究,把秘书科准备好的符合晋级条件的名单一看,得,就是这三位新调来的年轻民警,为什么呀?因为本处室现有十几位民警,除了他们新来的三位外,最差的也是好多年的副科级了。
2004年局里福利分房,不用说,分配的四套房子,有三套分别到了三位年轻民警的手里。要说理由,同上,处室里的老同志早就都分了房,多出的一套,还是有位老同志申请调房才拿下的,只有那三位是无房户,新房子不分配给他们给谁?
你们以为这就算是运气爆棚了?我这还没开始哩。接下来,就要说到这三位年轻民警中的那一位了。
2005年,局里利用西班牙贷款实施的信号灯区域控制系统工程开始施工,同时需要选派一批年轻民警远赴西班牙及欧洲几国学习操作系统,我们处室也有一个指标,自然是从现有的三位年轻民警中竞争胜出一位获得这个难得的“见世面”的机会了。
有意思的是,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小李的老婆十月怀胎即将生产,小刘的父亲中风住院,只有小张有条件外出学习,这个出国学习的机会自然就落到小张的头上了。
其实,最开始班子成员商量人选的时候,主要是在小李和小刘之间权衡,没有考虑小张。因为三人中,小李、小刘都是搞业务出身,而小张则是在秘书科写材料搞协调的,属于政工这一口,而这一次毕竟是业务学习。现在没办法了,只有让小张去了,而且小张本人也非常看重这个机会。
为期半年的国外学习还有一个月就要结束的时候,远在英国的小张又迎来了一个非他莫属的晋升机会,并且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晋升:正科级。
事情是这样,局里下了一个晋升正科级的指标,而且还有附加条件:近一年内荣立过三等功以上的有功人员。
连人员资料都不用查,我们单位只有小张一个人符合晋升条件,他曾在去年十一前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征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市局给他了一个三等功!
这人还在欧洲公费“开洋荤”,家里就给他晋升到正科级了,多少老民警望穿秋水想在退休前能晋升个正科级不得,小张却幸运地在30多岁就获得了。
之后有几年的平缓消化期,但小张也没有闲着。他一个搞政工材料的,出了趟国回来还是有点不一样了,凡是我们开会研究具体业务工作,他都会拿个本子坐进来听,还不停地在本子上划来划去。
问他在干嘛,他说想把单位的业务工作都记载下来整理一下,得空的时候好拿出来和之前在国外学到的东西对照着学习。这个理由很充分,谁还会阻碍别人学习啊?
不久后,大家就发现局里内网上的“调查研究”专栏里经常有小张写的论文,主题基本上都是我们处室平时开会研究的业务工作,只是增加了一些数据演算、理论基础以及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对比,再提出几个观点,可以说如果用点心,处室里有好几位民警都能够比搞政工的小张写得更好,可有心人只有小张。
到了2016年,小张已经是处室秘书科负责人了,因为他的正科级晋升得早,所以行政级别晋升到了套改前的二级警长(副处级),年龄也才45岁。
2018年年底,公安部门实行职级并行套改,分为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小张报的是警务技术职务序列。
按照小张的二级警长(副处级)职级,这次可以套改为警务技术三级主任,而当时整个局里只有很少一部分民警报的是警务技术职务序列,而且相对于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来说,警务技术职务序列的名额充足,还有一个警务技术二级主任的职级空着。
而小张就是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因为只有他这几年来一直在部局、省厅总队和我们局的内网上发布多篇论文,符合晋升的硬条件。
就这样,小张在不满47岁的时候,就晋升为警务技术二级主任,穿上了他的很多领导都梦寐以求的白衬衣,也包括我。
之后,局里有不少人想学小张弯道超车,动了很多脑筋,将自己原本的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改为警务技术职务序列,希望能够早一点穿上白衬衣。
可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市局就是考虑到这次小张晋升到警务技术二级主任太年轻了,于是将晋升警务技术二级主任的条件增加了“必须年满50岁”的硬性规定,从而打破了好多人的“超车梦”。
你们说,小张的人生经历,算不算运气爆棚?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你信不信,有的人真的运气好到爆,你周边有没有类似的案例?
同事的女儿就是锦鲤附身,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同事自己也说,孩子的运气好到爆!
这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成绩好,家长基本上不操心,中考的时候孩子很轻松地考取了重点高中,之后的三年成绩在班级大概是前五名的样子。高三一轮一轮的模考成绩也很稳定,按照学校历年排名,可以考个不错的大学。
结果人家高考考了个年度最佳,全班第一,被上海的985给录取了,平时比她成绩好的同学都没有她发挥得好,她这运气简直让同学们直呼羡慕嫉妒恨。
四年一晃到了毕业,她没有考取研究生,也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同事说那就准备出国读研吧。
没想到好事成双,本地一个重点中学的老师被北京的某学校挖走了,这时候是八月份,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急需一个替补,带编制。学校发的招聘启示要求985应届生,专业对口。
这时候秋招春招都结束了,符合条件的应届生该入职的入职,该读研的也准备报到了,居然最后只有她一个人去应聘,初试复试表现又很好,最后顺利入职。
现在这孩子名校毕业,编制内高中老师,年轻秀美,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读个在职研究生,提升一下学历。
这条件不愁找不到好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