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古巴导弹危机能毁灭地球吗(古巴导弹危机有多恐怖)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0-27 00:01:01 浏览量(来源:小齐

    [摘要]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冷战时期,古巴导弹危机是最危险的时刻。危险到什么程度呢?实际上战争已经打响,双方都使用了武器,只是没有出...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冷战时期,古巴导弹危机是最危险的时刻。

    危险到什么程度呢?

    实际上战争已经打响,双方都使用了武器,只是没有出现伤亡;

    美国时任总统肯尼迪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军方建议他撤离出白宫,但肯尼迪不愿意,他要与白宫共存亡。

    后来,苏联的赫鲁晓夫综合考虑,决定消除危机。美国人得到这个消息后,激动的泪水潸然而下,也答应了赫鲁晓夫提出的条件:从土耳其撤出导弹。

    导弹危机最著名的照片

    我们看问题要实事求是,现在很多人都说:赫鲁晓夫是个胆小鬼,输掉了“胆小鬼游戏”。其实,当时的情况是:

    1、苏联不撤回导弹,世界马上陷入核大战,人类生灵涂炭;

    2、苏联对于在古巴部署导弹也不是特别的急切,对古巴政府也是有顾虑的;

    3、苏联提出的条件也得到了满足,并不是如宣传的那样“输掉所有”;

    4、美国人的“边缘策略”奏效了,以致美国在后来处理世界事务时,总是采用“边缘策略”。

    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为什么最后关头,苏联不打了呢?

    首先要从古巴共和国建立说起,因为苏联实际上不是很放心古巴立场的。

    古巴和美国关系很不错的

    一、古巴革命成功的关键因素:美国部分人的支持

    现在世界上的国家有两种:

    一是通过革命、战争,建立自己的国家;比如美国、中国等;

    二是在别人的帮助下,从殖民地变成国家,没经历过战争;比如印度、澳大利亚等。

    南美洲的国家,特别是中南美国家,以前都是殖民地;他们的独立建国,都没经历过战争,造成的结果是:美国深度控制这些国家。

    但古巴是个特例,他们是通过战争推翻独裁政府,独立建国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中南美洲掀起了革命的浪潮,格瓦拉、卡斯特罗等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古巴温柔的独裁者巴蒂斯塔,有华人血统

    最后,格瓦拉和卡斯特罗成功了,他们推翻了古巴亲美的巴蒂斯图塔政权,建立了独立的“古巴共和国”。

    格瓦拉还想推动更多中美洲国家脱离美国的控制,最后牺牲在玻利维亚。

    实际上,能够领导革命的人都是非常有思想,并且家里也不会缺钱;从来没有一个文盲、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人会起来反抗政府。

    因为只有家里有钱,才会读书;书读多了,才有更多的想法。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统治者们恨恨地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说的就是这个意。

    卡斯特罗从小也是个公子哥,他有几个特点:长得帅、很能讲、特仗义、爱斗嘴、很叛逆。

    年轻时的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在哈瓦那大学读书,学的是法律专业。他在大学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经常在混乱的中美洲搞“暴力革命”,要推翻独裁政府。

    中美洲小国林立,国家间也没有什么边界关卡,从多米尼加到哥伦比亚,卡斯特罗在很多国家搞过“暴力革命”,但都不成功,因为他们的力量实在太小了。

    1948年,卡斯特罗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搞暴力革命时,被被哥伦比亚政府通缉,他只好就逃到了古巴大使馆,后来被送回了哈瓦那。

    回到古巴,卡斯特罗安静了几年,他没有脱离政治,反正家里也有钱,他根本不用为生活担忧。

    卡斯特罗人气很高

    1952年,古巴军阀巴蒂斯塔发动政变,在古巴搞起独裁统治。巴蒂斯塔是个穷人出生,他不像卡斯特罗,是个大庄园主的儿子。

    古巴国内的政治派别特别多,各有各的追求,代表的利益也不一样;卡斯特罗这时候开始反对巴蒂斯塔,被抓进监狱;

    而巴蒂斯塔为了政权稳定,处处讨好顺从美国,扩大美国在古巴的特权。

    眼看古巴利益被巴蒂斯塔出卖给美国,大片的甘蔗种植园都被美国资本家控制,卡斯特罗和大量革命者一起,深入古巴基层农村,在山区里和政府打游击。

    卡斯特罗也很聪明,他一面大谈民主、自由、反对独裁、三权分立,一面声称推翻巴蒂斯塔后将会坚决保护私人企业和外国投资。

    这样,一下子就有大量美国人支持他,包括资本家和左派政客。

    在美国影响很大的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在美国人的宣传之下,成为一位魅力四射、英勇顽强、聪明机智、渴求自由民主的孤胆斗士和革命领袖形象;

    关键的是,年轻的卡斯特罗的确非常帅气,是美国妇女的偶像。

    有自己的武装,有美国部分资本家的支持,有美国政客的帮助,有大量美国人的捐款援助,卡斯特罗的武装迅速壮大。

    1959年1月,卡斯特罗打进哈瓦那,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他们推举当时的古巴最高法院大法官列奥任总统,卡斯特罗任总理,并掌握军队,古巴革命就这么成功了。

    电影《教父2》就有这段历史的记录:迈克尔在哈瓦那革命成功之时,正好在哈瓦那。


    二、美国把亲美的古巴推向苏联

    卡斯特罗建立了“古巴共和国”后,一开始非常艰难:革命团体内部要整顿、国内资本家控制的经济要收归国有、各种团体要安抚、人民生活要保障等等。

    为了稳定局势,卡斯特罗聪明地想到美国,因为只有美国有能力帮助他,美国在古巴还有很多特殊利益。

    建国不到三个月,卡斯特罗就像旋风一样访问了美国。

    为了打消美国政府的顾虑,他明确告诉美国:我知道全世界都以为我是共产主义者,但实际上,我们的新政府绝对不是共产主义政府。

    美国妇女的偶像

    卡斯特罗对美国的访问获得空前成功。他本来就在美国有着巨大的人气,所到之处万人空巷;

    特别是美国妇女,都以看到卡斯特罗为荣,如果得到了卡斯特罗的签名照,那简直是中彩了。

    卡斯特罗的表态也让美国政府受用,他们本来很担心古巴倒向苏联阵营。

    既然卡斯特罗保证自己不是共产主义政权,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援助”!大量的援助源源不断进入古巴。

    美国是很霸道的,卡斯特罗在国内进行“土地改革”,征收外资资产,尽管卡斯特罗第一个征收的就是自己家的庄园,美国资本家也非常抗拒;而美国政府也对古巴大加指责,减少了援助。


    美国高层很傲慢


    美国傲慢的态度让卡斯特罗十分反感,他从这时候对美国产生不好的印象。

    恰好1960年3月,一艘运载军火的比利时货船在哈瓦那爆炸,造成数百人伤亡。这更让卡斯特罗逮着机会骂美国,说美国是在搞破坏。

    毕竟美国经常在中美洲搞这样的事,“缅因号”事件就是这样的事。

    卡斯特罗公开反美,让美国人更加认为:卡斯特罗以前就是忽悠自己。

    美国人是现实的,他们马上减少了从古巴进口蔗糖的数量,对古巴开展经济制裁。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苏联发现古巴和美国政府反目成仇,非常高兴;为了防止美国调整政策,和古巴再和好起来,苏联人说干就干,立即介入到古巴。

    大明星卡斯特罗

    1960年2月,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率团访问哈瓦那,在会见过程中,米高扬高调宣布:苏联向古巴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在五年之内购买500万吨古巴糖。

    这明显是和美国打擂台:美国不支持你,我们支持。

    有了苏联的支持,古巴就把反美局势推到更高一层,他们不但宣布自己是苏联阵营的一员,还把古巴的美资企业全部征收,在全国开展去美国化运动。

    关系越来越紧张,美国肯尼迪政府见卡斯特罗这么高调反美,开始让CIA谋划推翻古巴政权。

    但CIA太low了,他们没把古巴当回事,搞了个1500人的“雇佣兵”登陆“猪湾”;

    结果,“雇佣兵”在猪湾被打得屁滚尿流,美国丢尽脸面。这就是1961年4月的“猪湾事件”。

    美国和古巴的关系算是彻底闹掰了,在这个过程中,苏联得到的利益最大,他们在中美洲拉到一个小弟,爽死了。因为古巴所在的加勒比海,可是美国的后院啊。

    美国心里怒火冲天,只好唾面自干地咽下苦果,准备下一次行动;

    同样的,古巴也不舒服,身边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封锁自己,经济当然受伤;另外,谁知道美国下一步还有什么坏主意。

    所以,当时的“古巴反美”基本是“跟着感觉走”:不反连苏联的援助都没有;坚决反下去,说不定到时候身价更高。

    正因为如此,苏联对中美洲局势也不是很乐观,他们谨慎地认为:这里的变化很多,变数太大。


    三、“导弹危机”的来历

    实际上,古巴导弹危机的导火索是“柏林危机”,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违背了当初的约定,单方面重建西柏林,搞得苏联很被动。

    于是,苏联在1958年11月向英美法三国发出照会,要求它们在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的所有驻军,否则,苏联会把西柏林的过境检查改由东德负责。

    美、英、法当然不同意,柏林就这样正式被分割,东西德对峙局面出现。当时的美国实力强劲,非常冲,他们马上在土耳其部署了PGM-19木星远程导弹。

    PGM-19木星远程导弹

    这是一款射程达到了一千八百公里的战术导弹,美国在宣扬部署在土耳其导弹时,牛哄哄地说:只要按下发生按钮,导弹可以达到赫鲁晓夫在莫斯科的别墅。

    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的同时,美国的CIA也没有停止对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暗杀行动,但因为卡斯特罗的保卫非常严密,让CIA不能得手。

    “猪湾事件”之后,美国脸面尽失,他们决定来一次大的行动,计划就叫“獴计划”:美国出动五万海陆空正规军,全面入侵古巴,彻底消灭卡斯特罗政府。

    美国妇女热爱卡斯特罗

    美国的计划把卡斯特罗吓了一跳,这明显不是对手啊,所以,卡斯特罗第一时间向苏联老大哥求救。

    正被美国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烦得要命的赫鲁晓夫接到古巴的求救,马上有了主意:美国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我也可以在古巴部署导弹;我又不是没有导弹。

    有了这个想法,赫鲁晓夫征求古巴意见。古巴当然同意,这起吗是个保底的手段,让美国不敢随便攻打自己;要是苏联直接部署核弹,古巴更加高兴。

    在征求自己高层意见的时候,有些人提出担心,主要两点:

    1、如果美国发现并极力阻拦,怎么办?毕竟古巴和美国曾经非常亲密,美国在古巴还有特殊利益,这是有法律依据的;

    2、古巴有了导弹不是好事,因为这一方面容易引起大战;另一方面,美国只要拉拢,可以预见古巴会靠向美国,那样,苏联就不好办了。

    赫鲁晓夫看着是个粗鲁的人,实际上心思很细,他早就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在有反对意见的情况下,他还是坚持“把导弹部署到古巴”。

    四、古巴导弹危机:子弹已上膛、保险已打开,就差扣扳机了

    仔细权衡以后,赫鲁晓夫说干就干,1962年9月,第一艘满载导弹武器的苏联运输船抵达古巴首都哈瓦那港口。

    苏联的行动当然瞒不过美国,他们的高空侦察机发现苏联把一些奇怪的武器和好几千苏联军人运到了古巴。经过分析,这是差不多“三套战术导弹”设备。

    这时候,美国在土耳其的导弹也部署完毕,所以,对苏联的行动,美国也不是特别重视,他们只是加大了对古巴的制裁和封锁。

    美国在封锁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古巴的高空侦察,越侦察美国人越怕:

    这根本不是三套导弹系统那么简单,他们发现阵地到哈瓦那的公路上彻夜灯火通明,车辆人员络绎不绝。

    1962年10月15日,美国高空侦察飞机利用难得的好天气拍下了968张高度清晰的照片,回来后,五角大楼仔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这是一个在建的大规模中程导弹阵地,已经建成可以使用的阵地有三个;

    2、导弹发射场有23~24个,工作的苏联技术人员和工人有6000~8000人;

    3、苏联部署的是射程达2200公里的R-12战略核导弹、射程达3200公里的R-14战略核导弹;

    4、部署完成后,美国80%领土都在苏联核武器打击范围之内。

    分析结果一出来,美国高层乱了:这怎么可以,这是在美国头顶上吊着一批原子弹啊,随时可以落下来。

    10月22日晚上,美国时任总统肯尼迪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向全国详细宣布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具体情况。同时宣布:美国停止一切其它行动,军队开始动员、准备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

    对于封锁古巴,肯尼迪几乎加强到“水泄不通”的程度,要求任何船只不能到达古巴;海上封锁兵力可以击沉不听命令的运输船。

    美国海上兵力有多少呢?古巴周边美国布置了航母8艘,巡洋舰12艘等,驱护舰等118艘,潜艇13艘,飞机1200架,导弹不计其数;

    同时,在距离古巴最近的佛罗里达,美国集结了包括五个整编师在内的陆军、海军陆战队,人员约13万。

    而在海上,苏联的运输船仍在开往古巴,最少有18艘带着各型导弹的军舰给运输舰护航,海底也有苏联核潜艇。明显的,只要美国对运输船有什么行动,一定会打起来。

    正如肯尼迪电视讲话的题目一样,美国把事态定位为“国家处于最紧急状态”。美国的策略就是“边缘策略”——把事态确定在“战争边缘”,等着对手选择。

    赫鲁晓夫是打过二战的指挥员,当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那么危险的境地他都没退,所以这次,他更不会含糊。

    他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洲际弹道导弹安装上核弹头进入战争准备状态,目标锁定为华盛顿和纽约。并且,苏联的动态是下达到很低层级的,就等着美国间谍了解并传回去。

    苏联的行动对美国也是震撼的,美国上下都要肯尼迪离开华盛顿,找个安全的地方。年轻气盛的肯尼迪这时候表现出了勇气,他坚决不离开华盛顿,要与白宫共存亡。

    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任何的小火星都会点燃核战;任何的误判都致命万分;

    这时候,肯尼迪心里怎么想的,别人不知道,但他一定会有自己妥协的条件:只要苏联提出,不出大格,他都会接受。

    双方对峙着,也都给前线的船只指挥员下达了命令:开火权限在最高指挥,舰长、船长没有最高层明确指示,不得开火。

    10月2日,肯尼迪给赫鲁晓夫写了一封信,希望恢复彼此之间的信任;10月26日,赫鲁晓夫也给肯尼迪写了一封“私信”,在信里,他表达了两层意思:

    1、自己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的残酷,也早把生死置之度外;

    2、美国解除对古巴的封锁、保证不对古巴使用武力是苏联撤回导弹的最低要求。

    接到赫鲁晓夫信件后,美国高层简直喜出望外,这个条件是他们不敢想的,他们甚至做好了在欧洲退一步的准备。

    有了两封信的交流,事情马上降温,一场紧急万分的危机就这么消除了,人类在核战争的边缘走了一趟。

    后来双方就是接触谈判,苏联提出了“美国在土耳其导弹驻军问题”,美国表示:苏联撤走古巴导弹,一切都不是问题。

    然后,土耳其没有了美国导弹和军队,古巴也没有了苏联的导弹和军队。美苏两国有和好了。

    五、苏联先撤出导弹的原因

    很多人说苏联最后认怂了,实际上真不是这样。

    苏联最初的要求就是“美国在土耳其的导弹”问题。只要美国撤走部署在土耳其的战术导弹,苏联就不亏。

    而美国一方面不能容忍古巴有核导弹;另一方面,也没有在土耳其部署导弹的需求。

    当时部署导弹,就是因为苏联要建柏林墙;而把德国分裂开来,正是美国想要的。

    古巴得到了一直保证:美国不对古巴使用武力。

    有了这个保证,古巴也不亏,以后,古巴一直反美,也一直被美国制裁,但真没有受到美国的武力打击。

    也许,美国压根没有武力进攻古巴的必要。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永远是一颗棋子,他们起不了决定作用。

    古巴导弹危机,差点毁灭世界的13天,到底危险到什么程度?

    古巴危机最严峻的时候,美国总统肯尼迪已经把手伸向核按钮,2858枚核弹即将发射;赫鲁晓夫也不甘示弱,向潜艇下达了可以随时发射核鱼雷的命令;人类一只脚已经迈进核战争边缘,离毁灭只有一步之遥。

    这就好比两狂徒分别驾驶一辆汽车全速冲向对方,谁都不想死,但是为了面子谁都不退让,如果没有一方不首先打方向盘,只能同归于尽。

    一、瞒天过海、部署核弹

    1962年,在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请求下,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境内部署核导弹。

    部署计划从1962年7月中旬开始实施,苏联舰船悄悄地驶向古巴去,船上除了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还有导弹和核弹头,这些核弹威力要比广岛原子弹大25倍。

    为了不让美国发现,行动一直在秘密进行。

    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信否认苏联会向古巴部署核武器,他在信中说:苏联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把自己的武器转移到其他国家,比如古巴。

    1962年8月25,运送导弹计划大功告成,苏联的“鄂木斯克”号货轮从黑海的塞瓦斯托波尔启航,驶往加勒比海,向古巴运去了300多名苏联军人和大批核弹,这些设备可以建造6个中程导弹基地。

    二、秘密泄露、石破天惊

    在苏联紧锣密鼓向古巴运送导弹的同时,美国情报部门从不同渠道获得了有关情报。肯尼迪总统不敢怠慢,下令军方加强对进对古巴的空中侦察与监视。

    10月14日,U-2侦察机拍摄到了古巴在建的导弹基地的清晰照片。

    16日上午8.45分,这些照片送到了白宫,放在了肯尼迪总统的办公桌上。

    肯尼迪看了大惊失色,决定立即召开紧急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研究对策。

    上午11点左右,美国副总统约翰逊、国务卿蜡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中央情报局局长麦康、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财政部长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总统国际事务助理邦迪,美国驻苏大使以及国防部,国务院,白宫资深工作人员先后夹着文件包赶到白宫,他们个个神情凝重,因为美国人民的命运就在他们手中。

    会议从16日上午11点45分开始,持续到20日下午。

    到会官员经过4天的讨论和激烈争论,肯尼迪总统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后作出一项抉择:跟苏联摊牌,对古巴进行全面封锁,迫使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

    同时美国也没有放弃外交努力,一面在联合国谴责苏联,一面争取美洲国家支持。

    10月23日,美洲国家发表一个联合声明。要求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并支持美国对古巴进行封锁。

    10月24日,五角大楼一声令下,美国120架携带600枚核弹呼啸着飞上蓝天,不停在空中盘旋(地面上装载了核弹的飞机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替换它们)

    90艘美国军舰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的护卫下驶入封锁海域,完成了对古巴的封锁。

    肯尼迪向全世界宣布对古巴实行无限期封锁,任何国家的船只都不能通过。

    美国军队进入二级战备状态,美国南部城市进行了防核打击的军事演习。

    形势万分危急,可谓一触即发。

    三、互不相让、险象环生

    对此,苏联方面毫不妥协,态度强硬。

    10月24日赫鲁晓夫声称美国此举是侵略,宣布苏联军舰将继续通过美军封锁线,一场核战争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10月27日,两队苏军驶向古巴,同行的还有4艘641潜艇,携带数十枚核鱼雷。

    出发前,艇长被授予最大权限:在紧急情况下,舰长有权下令发射核鱼雷!就在靠近封锁线不远的海域,苏联B-59号潜艇跟美国驱逐舰狭路相逢,美舰毫不客气向苏联潜艇投掷5颗深水炸弹。

    苏联潜艇也做好准备,只等艇长一声令下,核弹就会呼啸而出。

    四、峰回路转、化解危机

    千钧一发之际 B-59号潜艇指挥官作出了一个“伟大”决定:下令潜艇上浮。苏联军舰也在封锁线面前停下“脚步”,一场核大战得以避免。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加紧外交施压,肯尼迪给赫鲁晓夫写信说:“我并不认为您抑或其他任何理智的人,会在这个核时代故意让世界陷入战争,这场战争没有任何国家会成为赢家,最终只会对全世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包括挑衅者在内。”

    接着,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信,对肯尼迪说,古巴确实有苏联导弹,但只是防御性的,而且他“深刻地渴望和平”。

    与此同时。苏联通过第三方英国,向美国提出解决危机的条件:只要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苏联可以撤出那里的导弹。

    之后,苏联领导人给肯尼迪总统写的信件中重申上述立场,称如果美国只要保证不入侵古巴,那他愿意考虑从古巴撤出导弹。

    大概是受到了来自国内领导层的压力,赫鲁晓夫后来对条件进行加码,要求美国撤出在土耳其部署的导弹。

    美方答应苏联撤出在古巴的导弹之后,会在几个月内主动从土耳其境内撤出朱庇特导弹,但不许苏联把这个条件公之于世。

    10月28日,这是个让全世界都感到庆幸的时刻,苏联宣布将从古巴撤出导弹,一场核大战终于得以避免。

    苏联政府发表公开声明,同意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移除,作为美方承诺不侵略古巴的条件。莫斯科非常守信,并没有在声明中提到美国从土耳其撤出导弹的承诺。

    1962年11月初,苏联撤走了部署在古巴的导弹,11月底,美国解除了对古巴的封锁。

    1963年4月,美国移除了在土耳其的导弹。

    古巴导弹危机没有输家,美苏都是赢家,他们为两国人民赢得了和平,也为世界赢得了和平。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