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不容易(还有一个家庭)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0-25 14:00:27 浏览量(来源:小平

    [摘要]“很多时候,一个家庭的内耗,是老人带来的”你怎么看?85岁的老爷子去嫖娼了,而且经常给卖淫女转钱,朋友老李前几天发信息告诉我,问我该怎么办?说多了都是泪呀!朋友...

    “很多时候,一个家庭的内耗,是老人带来的”你怎么看?

    85岁的老爷子去嫖娼了,而且经常给卖淫女转钱,朋友老李前几天发信息告诉我,问我该怎么办?


    说多了都是泪呀!朋友老李,父母都85岁了,能吃能睡能“作 ”,至于“作”到什么程度 ,说出来你肯定不相信,经常去外面找女人,你可能会说老的都没性别了,还怎么找女人,图片为证。



    老李是我七年前去桂林旅游时认识的,因为他也开了一个旅游公司,当时他在亲自带团 。那天天气有点热 ,我走累了坐台阶上面休息的时候,装在口袋里的手机顺掉了,被他捡到。当时我急得满头大汗,手机是刚买的,关键是里面有很多有用的东西,,景区那么多人,我当时是一点点希望都没有抱,后来朋友用自己的手机打我电话,没想到一下子就打通了,接电话的是一个说话很有礼节,有风度的男人 ,他说手机他捡到了,有锁屏密码没法联系我,让我到某某餐厅去取,我当时开心坏了。

    去的路上,我给他买了四包好烟,以示感谢。

    在餐馆,我第一次见到老李。一个瘦瘦的男人,架着一副眼镜,其貌不扬,但温文尔雅,一看就是有学识,有风度的男人。

    他归还了我的手机,而且是双手递给我,并提醒我下次一定要注意。我也礼节性地说了一些感谢的话语,并掏出香烟递给他 ,他非常果断地拒绝了,说他不会抽烟 ,并对我说了谢谢,我对他好感倍增,为了表示感谢,我要了他的号码。

    后来,我们慢慢地成了朋友,他非常有才华,读大学时是公认的才子,他很聪明,也很自律,他和我同龄 ,是桂林某县城第一中学的教师,自己还开了一家公司。

    他们兄弟四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大哥退休之前是税务局局长,二哥是学校校长,三哥也是政府干部。提起他们,整个县城没有人不认识。

    老爷子退休之前也是校长,老母亲是教师。

    老夫妻已经85岁了 ,因为老李最小,一直和父母一起生活。

    年轻时没觉得不好,人越老,变得越不可思议,特别是最近几年,用老李的话说每天都是煎熬,度日如年!

    老李家是自建的三层别墅 ,带了一个很大的院子,老头老太喜欢种花种菜,每天出去,盆盆罐罐 ,水果篮 ,泡沫箱,破轮胎都捡回来,门口搞得就像垃圾场。种花养草是雅兴,修身养性,这点老李不反对,家里院子又大,可你总该买点漂亮的花盆吧?一个月有上万的退休金,又不缺那点钱。老李无数次提醒他们,可是他们却说,这些东西都可以种花,何必再花钱买盆,你是想赏花还是想看盆,把老李怼得无话可说。



    老李住二楼,老人白天窝家里玩手机,玩困了就睡,一到夜里就来了精神,整夜在一楼鼓捣他的瓶瓶罐罐,打眼,筛土,拌土,叮叮当当吵得不能安生。其他季节还好,一到冬天,外面太冷不能放花了,客厅都堆满花盆,没地方下脚。


    更让人不能容忍的是,他们舍不得买花肥,为了积攒尿液浇花,老人在卫生间里面放个尿桶,搞得卫生间臭气熏天。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花花草草浇发酵好的粪便,整个院子臭得像化粪池,因为这,老李家经常被邻居投诉,腆着脸和邻居道歉,关系搞得很僵。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有一次客户来家里选购奇石,正好遇见夫妻倆给花草浇大粪,客户是捂着鼻子来,又捏着鼻子走的,老李尴尬的无地自容。

    老两口退休金加起来有10000多点,但是每次出门遛弯都随身携带一个大的购物袋,饮料瓶,纸壳都往家里捡,捡回家堆在院子里,搞得人家背后都说,是不是四兄弟不孝顺,把老人的退休金私吞了,有一次老李的学校校长还意味深长地对老李说,“老人年纪大了,你们兄弟几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又不缺钱,退休金让老人自己保管,让他们实现花钱自由。”

    老人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 ,没事天天躺在客厅沙发玩手机,听评书,看大戏,声音开到最大,在学校累了一天,回来还不得清净,没办法,老李一下班就躲在自己房间里。

    老人抠门,家里的水费电费,日用品,柴米油盐一分钱不出,菜也不买,一切都是老李置办,买回来还骂老李乱花钱不会过日子,吃起来又恨不得连着盘子吞下去。

    老人喜欢带朋友回家喝酒。老李经常趁休息 买很多菜塞冰箱 ,平时学校公司两头跑 ,没那么多空余时间。本来计划够吃一个礼拜的,但是老人经常电话联系一帮老人到家了吃饭喝酒 ,家里搞得一团糟还有老李收拾,这些老李都可以忍,老李经常和我唠叨都是80多岁的老人,身体都不大好 ,万一酒喝多了出事怎么办?他肯定脱不脱干系。

    老人生活上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对买保健品一点都不含糊。进口羊奶粉成箱成箱地买,就当水喝。年龄大了,就怕死,总想着长命百岁,只要小区有人推销保健品,老两口一起去听课,人家一忽悠,就成箱买回去,上次被忽悠花了一万多买个乳胶床垫,回去垫床上,臭的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就拿出去扔了,老李撕开一看 ,里面全是工业用胶,臭气熏人。因为买保健品,经常会上当,老李苦笑着说“月月都上当,当当不一样。



    前几天又被忽悠买那种壹烤竹盐,40块钱一包 如果加入会员,就5块钱一包 ,老太太贪便宜的心理又作祟了, 赶紧掏了2980块钱买了一麻袋盐回来,老李气的差点喷血,一家才三个人 老李又经常在单位吃,买那么多盐干嘛?时间久了还不是化水扔掉。

    这些老李又不能说他们,每次老李一开口,他们就说我们有退休金,又没有花你的钱,我们花自己的钱难道还要向你请示吗?

    老李是做奇石生意的。家里收藏很多奇石,还有一个奇石加工厂,最让老李不能忍受的是,老爷子经常趁老李不在去偷他的奇石去卖,老李发现很多次,碍于面子都没有拆穿他。上个月他又去工厂,拿了一些奇石,还告诉门卫老头不要和老李说,门卫怕承担责任 就告诉了老李,把老李气得够呛,没过几天,老李去一个石雕厂购买材料,结果看见一块很大的石头,这块是老李的收藏品,一打听,又是老头子偷了卖的,老李还是没有拆穿,装着不知道,被逼无奈,他说准备装摄像头。

    老李就是搞不明白,两位老人1万多退休金,平时家庭花销都是老李负责,他们又不缺钱,为什么老是偷他的奇石去出售。

    前几天老太让儿子帮老头安装一个软件,老李趁机偷看老头子手机,这一看差点把老李气的寿终正寝。

    老李做梦也没有想到,85岁的老父亲会在外面找女人,而且和这个女人关系维持几年了,还经常转账给她。

    两年前老李就发现老头给这个女人转账,当时没有往这方面想,毕竟老人年轻时没有犯过错,而且现在已是85岁高龄了。

    老李这几天一直生气,这件事情他不敢和兄弟们说,也不敢和老太太说,老头做了几十年校长,老李不想让他难堪,想顾全他的脸面。

    他担心这个女人会骗光老头的养老钱,也担心老人万一嫖娼被抓,兄弟几个脸往哪里放?他更担心老头会体力不支,猝死在女人的石榴裙下,到时候兄弟几个更没脸见人。老李现在非常为难,不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我建议老李让两个老人在四个儿子家里轮流住,老李也很

    老李兄弟四人,大哥,大嫂已退休,因为大嫂强势,大哥不当家,虽说大哥在工作中位高权重,呼风唤雨,但是在家里是十足的妻管严,大嫂和父母的关系也是面和心不和,对彼此都意见很大。去年大嫂又得癌症做了一次大手术,现在还在恢复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不适合和老人一起生活。老人能“作”,这对养病期间的大嫂非常不利。


    二哥是学校校长,可是十几年前二哥离婚了,女儿他带,后来他又娶了一个二婚女人,女人也带过来一个女儿,于是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两口子一年到头吵吵闹闹,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就差一纸离婚证明了,如果老人和他们住,只能加速瓦解这个家庭。老李想想宁愿自己多受点苦,毕竟是自己的亲爹亲娘。


    三哥也是政府部门工作,家里有一个儿子,夫妻俩也离婚好多年了,前几年娶了一个二婚女人,也是带过来一个女儿,再婚家庭就是那么回事,外表风光,内心都是千疮百孔,他现在的女人又很敏感,经常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三哥吵架,三哥也是活的疲惫不堪,度日如年,现在如果把老人他们,三哥的婚姻可能也维持不下去。




    老李三年前和老婆离异了,父母和他一起住最合合适,而且父母年轻时和他一起住,帮他带孩子,现在老人老了,把他们像皮球一样踢给别人,感觉不地道。

    其实这三年老李活的比谁都难,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桂林是旅游城市,前些年旅游势头很火爆,老李非常有商业头脑,五年前老李又涉足旅游行业,经过,两年的摸索,生意开始火爆,就在老李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疫情来的措手不及,铺天盖地,一下子把他逼进死胡同,雪上加霜的是老婆又离婚,儿子为了钱和他翻脸,断绝关系。三年来,公司一直亏损,实在走投无路,老李只好裁员,公司钱已经耗干,老李愣是没有向父母借过一分钱,他说父母守财 ,对于守财的人来说钱就是安全感,同时父母的钱是四弟兄的,他不想引起家庭矛盾,苦熬硬撑,实在看不下去我借给他20万。

    其实老李还是很孝顺,也很尊重父母的,他也体谅父母年轻时不容易。只是人老了,越来越像是孩子,做起事来不可理喻,但是用什么办法呢?只能忍,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老李经常感叹他活不过老人,那种不管不顾别人感受只图自己活得畅快的做派真的折磨人。古话说长寿老人会夺走儿女的寿命和福气,也是这个道理。


    有时老李苦笑着说比起那些卧床不起,需要侍候的老人强多了,还有那些老年痴呆症患者要是摊上了,分分钟要命。


    都说“家有一老人如有一宝”可是遇到这样不明事理的老人,这就不是一块糟心的“假宝”了。


    有人说:一个家庭内耗是老人带来的。这句话不绝对但是却有关系。

    能忍的都忍了,不能忍的也忍了,你又整这出戏,“是可忍孰不可忍”。


    总结:


    这么多年老李一直被“尽孝” 两个字绑架了。孝顺是好事 对老人尽孝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是受法律约束的行为。但是,像老李家这种情况,父母虽然高龄,但身体尚好,完全可以自理,与其这样折磨自己,不如分开住,该尽孝的尽孝,给彼此一个空间,偶尔去看看,给他们买点生活必需品。让他们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等老人折腾不动了,生活不能自理了,才是该真正尽孝的时候。


    尽孝是美德,尽孝要建立在互相幸福的基础上,老人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幸福,儿女享受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快乐。如果牺牲自己的快乐和幸福,让自己活的没有一点生活质量,只是为了所谓的“尽孝”那就是得不偿失了,你说是吗?

    “很多时候,一个家庭的内耗,是老人带来的”你怎么看?

    65岁的赵惠接孙子时不小心摔倒造成腰椎骨折,她让儿子通知儿媳妇回家来伺候她,儿子却冷冷地说:妈,求你别再折腾了,否则我的家就散了。

    赵惠和丈夫老贾都是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老贾更是成为单位的一把手。

    赵惠的儿子贾鹏大学毕业后认识了公司漂亮的前台姑娘小妍,颜值控的贾鹏对小妍动心了。

    随着交往的深入,贾鹏觉得小妍不仅仅是长得漂亮性格也温柔、待人接物热情大方、对生活充满乐观和积极,同事们都对她很有好感。

    赵惠得知的儿子的恋情后坚决反对,原来小妍的父亲在她高考前一个月因为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小妍受到影响只考了专科。

    小妍母亲没有正式工作,父亲去世后就靠着打零工养活小妍和哥哥,一家人的日子过的捉襟见肘,直到小妍和哥哥陆续毕业后家里的生活条件才好起来。

    赵惠说小妍家既没人脉资源帮扶贾鹏的仕途,二是小妍母亲养老金每个月也不过是1000多块钱,将来会是他们的拖累。

    小妍也觉察到赵惠对自己的不喜,她去过贾鹏家一次后提出了分手,但是贾鹏却说爱情是他们两个人的事,他会说服父母。

    面对儿子的坚持,赵惠说如果他俩结婚就要自力更生,她不会给贾鹏出一分钱,家里的房子也不会给他们住。

    在爱情的加持下,贾鹏和小妍还是走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赵惠甚至放言她不会参加儿子的结婚典礼,好在老贾还算通情达理,在他的劝说下赵惠勉强出席了儿子的婚礼。

    婚礼上赵惠全程没有笑容,任谁都看得出来她对这门亲事的不满意,她拒绝和小妍母亲坐在同一桌,这在当地也是很合适的。

    婚后,贾鹏小两口租房住,赵惠宁可家里的房子空着也不肯让儿子住进去。


    但是小妍却对这个婆婆保持了足够的恭敬和礼貌,她每周都会跟着贾鹏回去看望公婆,回家后也会主动下厨房做饭,因为母亲告诉她:人心换人心,毕竟两个人已经结婚了,只要她对公婆好,贾鹏也不会在中间为难,公婆总有一天会接受他的。

    赵惠面对小妍的这些示好她不仅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觉得小妍是个“心机女”:她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谋算她们家的财产。

    婚后第二年小妍怀孕了,只是她反应特别强烈,回公婆家赵惠也没有好脸色、也不肯做饭,小妍开始减少回婆家的次数,她把自己的母亲从老家接过来照顾自己。

    亲戚朋友劝赵惠让贾鹏两口子回家住,赵惠这样别扭下去,只会伤了母子情分;老贾也让赵惠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再不喜欢儿媳妇,儿子和孙子是自己的。

    赵惠终于在小妍怀孕8个月的搬进了自己空置的房子里,但是她说自己还没退休,不会帮小妍带孩子。

    小妍生了女儿欢欢后想要辞职在家带孩子,母亲坚决不同意,赵惠说亲家:你不同意你闺女辞职带孩子,那你就要帮忙带,孩子交给保姆带可不行。

    欢欢长得很像小妍,赵惠却不喜欢,每次见了欢欢都是“丫头丫头”的叫,小妍不高兴,让贾鹏和婆婆要叫孩子名字,等女儿懂事了会对奶奶有意见。

    贾鹏却无所谓地说:本来就是个丫头,我妈愿意叫就叫吧,又不是什么大事。

    小妍只好自己和婆婆说这事,赵惠却说:你难道生的不是个丫头?有本事你生个儿子出来啊。

    小妍听出婆婆这是不喜欢自己的女儿,她说:妈,您也是高知女性,应该知道生男生女的决定权在谁,而且您作为奶奶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赵惠听小妍竟然敢顶撞她,不禁勃然大怒和小妍大吵一顿,原本缓和的婆媳关系又回到起点。

    欢欢2岁多时,小妍生了儿子乐乐,赵惠虽然退休了但是依然拒绝帮忙带孙子,她说:孩子就应该母亲带才会对孩子的成长好。

    小妍只好先把欢欢送进幼儿园,自己和母亲一起带乐乐,结果在乐乐8个月的时候,小妍姥姥心梗住院了,母亲要回家照顾姥姥。

    小妍只好和贾鹏回家和婆婆商量让婆婆帮忙,说欢欢已经上幼儿园了他们在再请个保姆和婆婆一起带乐乐。

    赵惠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她说:我已经退休了,应该开始享受我的晚年生活了,你们自己生的孩子自己带,年纪轻情感的就要啃老,压榨我们老年人的免费劳动力。

    小妍气坏了,说:妈,乐乐是您的孙子,我们请个保姆带他,您只要在家长帮忙长个眼色,督促保姆好好照顾乐乐就可以。

    “我妈年纪比您还大2岁,帮我们带大了欢欢,现在我姥姥病了需要我妈照顾,你如果不帮我们我只能辞职在家带孩子了,只靠贾鹏一个人的收入我们的生活也会很紧张”。

    贾鹏也劝母亲说:妈,你最多帮我们3年,乐乐上幼儿园就好了。

    赵惠听了儿子的话后,指着贾鹏的鼻子说:呸,早就和你说娶了这个女人你会受累,你不听老人言如今你自己看着办。

    小妍听了赵惠的话问道:妈,我和贾鹏结婚这么多年了,孩子都生了两个了,你还看不上我,将来您老了就不需要我们给您养老么?

    赵惠冷哼一声说:我老了有老伴有儿子伺候我,我绝对不会用你给我端一杯水。

    小妍听了这话,站起身说:这是您说的,将来老了你别让我床前尽孝。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小妍母亲听她说要辞职照顾孩子,虽然不舍得可是也没办法。

    小妍安慰母亲说:等乐乐年幼儿园我还可以继续工作,您都帮我照顾了欢欢了,你现在又要照顾姥姥,我都帮不上你的忙。

    就这样小妍辞职在家照顾儿女,因为少了她的收入,她不舍得请保姆,自己一个人在家照顾两个孩子、收拾卫生、做家务。

    小妍让贾鹏每天下班就赶紧回家帮忙带孩子,贾鹏原本经常和朋友出去吃喝聚会,如今也不能去了,回家后要和儿子的奶粉、尿布打交道。

    原本岳母在的时候,也不用他起夜照顾孩子,小妍和母亲就能做了,现在晚上儿子一哭他也要起来帮个忙。

    尤其是一个孩子生病另一个孩子一定会跟上,孩子晚上不舒服就有又哭又闹,贾鹏睡不好觉白天无精打采,有几次工作上出了差错被领导训斥。

    时间久了,他和小妍有了矛盾,孩子一哭闹他就心烦意乱,有时间借口值班回母亲家睡一晚。

    赵惠看着儿子的样子很心疼,给贾鹏出主意:你和小妍分房睡,让小妍自己带着两个孩子睡,你晚上把房间门关好就能睡个好觉,她在家带孩子能补觉,你上班不能太累。

    贾鹏听了母亲的意见,回家就和小妍提了分房睡的建议,小妍听说是婆婆的意见,她说:孩子是咱们两个人的,要不你晚上带着欢欢睡,她大了不用操心,我带着乐乐睡。

    贾鹏带了3天后,就嫌弃欢欢睡前非要听睡前故事,他实在受不了,小妍只好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贾鹏自己一个人睡。

    因为靠着贾鹏一个人的工资收入维持生活,小妍不舍得用高档化妆品了、衣服也换成了便宜货、在家里也没有以往的精致妆容,照顾两个孩子的疲惫不堪让她从精致少女便成了臃肿和邋遢的居家宝妈。

    有时候贾鹏的朋友们举行家庭聚会时,小妍的形象让朋友么大跌眼镜,说小妍的形象和以前比实在是“小仙女秒变邋遢大妈”。

    贾鹏嫌弃的说:你能不能捯饬的好看点,你看你现在这样子?水桶腰、脸上没神采、整天蓬头垢面、天天在家一套睡衣晃来晃去,你不烦我都看够了。

    小妍和他大吵了一吨,说自己一个人没白没黑的伺候两个孩子,哪里来的时间和精力打扮自己?如今家里经济条尴尬,她哪里舍得用化妆品?哪里舍得天天给自己买衣服?

    小妍母亲过60岁生日时,她和贾鹏商量等周末时候去给母亲买个金手镯作为生日礼物,也是表示母亲帮他们带孩子的谢意,贾鹏一开始同意了可是第二天有反悔了,说家里经济条拮据,一个金手镯就要1万块钱,给岳母800块钱的红包就行。

    小妍一听就火了:这是不是你妈的主意?咱曼丽两口子的日子,她为什么总要指手画脚呢?

    贾鹏却不高兴地说:我妈也是为咱们好,你现在不赚钱,就靠我一个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妈也能理解咱们,等咱们有钱了再给你妈买吧。

    小妍哭了,说:60岁生日一辈子只有一次,再说我妈给咱们带大了欢欢和乐乐,现在家里有事都是我妈帮衬着。

    小妍没搭理贾鹏给自己母亲买了金手镯,母亲生日宴上她拿出金手镯时,贾鹏就变了脸色,全程无笑脸。小妍母亲看着小两口的样子担心极了。

    回家后贾鹏和小妍大吵一顿,随后贾鹏竟然甩手回了自己父母家。

    小妍本以为贾鹏过两天就回来了,没想到连着3天贾鹏没回家也没个电话,她给贾鹏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贾鹏也不说啥时间,在干脆不接她电话。

    无奈之下,小妍带着孩子去了婆家,赵惠阴阳怪气的说:用我儿子辛辛苦苦挣的钱给你妈做面子,有本事你自己赚钱养自己的妈。

    小妍一听这话,问贾鹏:你怎么说这事?贾鹏纸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小妍一看贾鹏的态度说:你也这样想的?那咱们离婚吧。

    说完带着两个孩子转身就走,贾鹏就想追出去,赵惠一把拉住他:追什么追?别管她毛病,你就安心在家住着,她一个人带俩孩子早晚要回来求你,到时候家里你就说了算,现在低头你就被她拿捏住了。

    贾鹏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小妍带着两个孩子在楼下等了会失望的回家了。

    就这样加贾鹏在父母家住了10接近1个月,小妍都没给他打过一次电话也没有再来找过他一次,贾鹏有点心虚,他想回家看看,赵惠又拦住了他说这就是小妍的手段,让他再坚持几天看看。

    没想到当天晚上时候小妍给贾鹏打来电话说儿子突然发烧了,让他回家看着欢欢,她要带乐乐去医院。

    贾鹏开门就想走,赵惠说:这就是小妍的心机,哪有这么巧的事?乐乐从咱家走的时候活蹦乱跳的,晚上就发烧了?这是骗你回家呢。你别搭理她,让她知道你的重要性。

    贾鹏想了想也觉得母亲说得有道理,他又开始刷手机,过了一会小妍的电话有打进来了,他刚要接赵惠把手机抢过去说:贾鹏去单位加班了,手机没带。

    小妍愣了下说:妈,您先过来帮我带着欢欢,乐乐发烧了我要带着他去医院。

    赵惠却说:我这会也不舒服,去不了。你让欢欢自己在家吧,6、7岁的孩子了。说完就把贾鹏电话关机了。

    贾鹏抢过电话就要回家,赵惠拉住他说:你听妈的,借这次机会你治治她,如果她再打电话过来你在去也来的及,她就是借孩子拿捏你呢。

    贾鹏又等了一会小妍却再也没打电话过来,他有点坐不住了,给小妍发信息、打电话都没有回信,他不顾母亲的阻拦开车回家。

    进门一看家里小妍和儿女都不在家,他害怕了不停地拨打小妍的电话,却一直没人接听,过儿一会儿手机竟然关机了。

    他更慌了找到离家最近的医院,在急诊看到小妍抱着乐乐在打点滴,乐乐哼哼唧唧的闹腾着,欢欢在旁边困得睁不开眼还硬撑着哄弟弟。

    贾鹏过去想要接过儿子,小妍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转身又搂紧了儿子,欢欢看着他委屈的说:爸爸,你为什么一直不回家?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弟弟今晚突然发烧了,妈妈和我都吓坏了,妈妈给你打电话你为啥不回家?我一个人不敢在家我怕黑”。

    贾鹏赶紧抱起欢欢,说:爸爸错了,爸爸错了。他又对小妍说:老婆,我错了.

    小妍没让他继续说下去:贾鹏,我是个母亲,我不会用我儿子的健康做借口让你回家,这种龌龊的心思只有你妈才能想到。咱们离婚吧。

    贾鹏支吾着说:咱先给儿子看病,什么事也等儿子好后再说好不好?

    儿子断断续续一个周才康复,小妍又提出离婚,贾鹏保证再也不会听母亲的了,回家和她好好,让她看在儿女面子上在给自己一次机会。

    欢欢也抱着小妍的说不想让爸爸妈妈分开,小妍看着女儿张皇失措的小脸接受了贾鹏的保证。

    两口的日子就不咸不淡地继续,后来小妍母亲病了小妍让贾鹏带着孩子,她回家伺候母亲。

    贾鹏一个人手忙脚乱地照顾儿女,忙不过来就让母亲过来帮忙照顾几天,赵惠其实内心也希望看到孙子和孙女。

    可是两个孩子都和她不亲近,尤其是乐乐经常哭着要找妈妈,

    赵惠顺嘴就说:你妈真是个狠心的,好几天也不说回来看看你们俩。

    欢欢就不高兴说:奶奶,你不能说我们的坏话,我妈妈是去照顾我姥姥的,不是不要我和弟弟了。

    乐乐也说:奶奶坏,你说我妈妈坏话。

    赵惠听了就和贾鹏说是小妍教唆孩子们和她不亲近,贾鹏无奈地说:妈,您从小没带过她姐弟,您多点耐心哄他们,小孩子好哄的。

    这天,赵惠接乐乐放学时摔了一跤摔倒造成腰椎骨折,她让儿子接儿媳妇回家来伺候她,

    贾鹏说小妍在医院照顾岳母出不来,赵惠却不乐意了,说这是为了帮她带孩子自己才摔伤的。随后她给小妍打电话说如果小妍不回家伺候自己,就让贾鹏和她离婚。

    小妍说:随便,只要贾鹏想离婚我也没意见。赵惠愣了随即又说:离婚孩子也不能跟你,孩子是我们老贾家的人。

    小妍顿了下,说:您随意吧,只要贾鹏同意我没意见,孩子们不管跟谁生活都是我的儿女。随后小妍扣了电话。

    赵惠气呼呼的对贾鹏说:你看看你这媳妇,就是这样对我的?你可要管好她,你先把你的工资卡收回来,看她还能不能蹦跶?

    贾鹏长叹一声说:妈,你别再折腾了,再折腾下去我的家就散了。

    都说“家有一老人如有一宝”可是遇到这样不明事理的老人,这就不是一块糟心的“假宝”了。

    有人说:一个家庭内耗是老人带来的。这句话不绝对但是却有关系,年轻人组建家庭后本就需要磨合,尤其是在有了孩子后,更是关键磨合期。

    这期间的小家庭需要父母的帮扶和理解,但是如果有领不清的老人在这时候给儿女添乱,有可能就会让小家庭的关系走向结束。

    儿女有了孙辈后,面临着养孩子、职场的双重压力,作为父母如果能搭把手就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或者人力或者财力。如果都做不到还可以给与精神上的安慰,而不是指手画脚的挑唆他们之间的关系。


    网上看到一句话:“亲人之间的矛盾,不能完全以是非对错论处。”


    婆媳之间就是因为缘分走到一起的亲人,因为彼此生活经历的不同、原生家庭思想的不同,婆媳之间很容易产生分歧与矛盾,其实这时候只是各自立场的不同,没有绝对的对错,与其争论对错,不如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多包容。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