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放战争中四大野战军哪个歼敌效率最高?四大野战军歼敌记录:四野最强,三野奇迹多,但歼敌最多的是二野四大野战军各有特点:一野最苦,后来横扫大西北也是因为从华北军区...
解放战争中四大野战军哪个歼敌效率最高?
四大野战军歼敌记录:四野最强,三野奇迹多,但歼敌最多的是二野
四大野战军各有特点:一野最苦,后来横扫大西北也是因为从华北军区派了两个兵团;二野存在感似乎不强,因为三大战役期间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华野为主,中野为辅;三野在华东创造诸多奇迹;四野百万大军入关南下,战力最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描述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
四野战力之强几乎是公认的,应该没有人反对;三野作为仅次于四野的存在,在华东所向披靡也是事实;一野苦,是因为基础差,底子薄,但这正反映了彭德怀一代战神的魄力和韧性;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整个解放战争歼敌最多的,居然是曾经居于“配角”地位的二野。
实际上,二野的厉害绝不是一时爆发的,司令员刘伯承长期带这支英雄的部队,又有邓小平这样的超级政委合作,自从八路军129师时代开始,这就是一支顶类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说一野,一野最不容易
一野的前身是西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任务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三野、四野那样削瓜切菜一样大砍大杀。
西野刚成立时,人数少得可怜,甚至到西野改编成一野时,一共才有15.5万人!这个数据可能有人不信,觉得林彪刚去东北时,即使是拼拼凑凑也有十几万人,一野怎么可能才这么点人?但这就是事实!
一野的主要对手是西北的中央军胡宗南部和西北土著军阀马家军,一个是国民党嫡系部队,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好学生;一个是以凶悍著称的地方部队,多年前曾给红军带来重大损失。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但是胡宗南在国民党内部是一个未经证实自己实力的人,和杜聿明、卫立煌这些人不一样,他是蒋介石的宁波老乡,这是他发迹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马家军自不必说,人家打仗都已经用美式105榴弹炮狂轰滥炸了,马步芳还喜欢弄圆月弯刀那一套……
但西野当初的实力实在太弱了,彭德怀只能带着那两万人马在西北贫瘠的山沟沟里和胡宗南打“蘑菇战术”,个人认为,这是彭老总最牛的地方,那么点人马对付敌人的数十万大军,陕北又是敌人的重点进攻所在,最后的结果,不仅党中央安然无恙,胡宗南倒是损兵折将,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1949年2月时,一野拥兵15.5万,后来华北军区两兵团来援,总兵力达到35万人。
这时的一野,开始了在大西北的所向披靡,陕甘宁青新五省,中国最辽阔的土地,被一野一举解放。
根据史书记载,一野歼敌共约65万。这个数字包括了敌军的正规军、保安团、警察部队和土匪等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野:歼敌数目全军第一
这个结果可能有人不信,一般情况下给人的感觉是二野本身人数有限,因此歼敌不会太多,印象中歼敌最多的是三野。
但对比一下数据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印象是不对的。
一野歼敌总人数,我们刚才说过是65万;三野歼敌数量确实惊人,远在一野之上,总数目是247万;但,歼敌人数高于三野的,还有四野,数量是323万;而歼敌人数居四大野战军之冠的二野,数量高达330万!
二野的战力和部队人数,曾居全军之首。
八路军129师时期和晋冀鲁豫时期,刘邓大军堪称我军实力最强的部队。129师改称晋冀鲁豫军区时,军区有部队28万人,居各大战略区之首!解放战争初期,全国各大战略区做过统计,刘邓大军歼敌14个军,44个师,战斗力无可匹敌!
但接下来其它部队大发展的时候,刘邓大军执行中央特殊战略任务,千里跃进大别山,在蒋介石统治的心脏地带狠插一刀:大别山正在南京和武汉之间!大别山极为穷困,当地群众被敌人杀怕了,不敢给我军支持,再加上大别山敌军驻军是有名的桂军,因此为了完成这个战略任务,刘邓大军损失极大,到淮海战役的时候,一共还不到15万人,而且,全部的重装备都扔在黄泛区打烂炸毁了。
不过,刘邓就是刘邓,刘伯承有“川中军神”的美名,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中,二野消灭了半个,淮海战役配合华野,创下一战歼敌55万的纪录,随后又和三野及四野一部发起渡江战役;在此之后,后面的战役难度就不太大了,国民党大势已去,一溃千里,解放大西南是刘邓的首功,在四川,刘邓两位四川人下令二野的人不许进成都,从而成就了贺龙率18兵团解放成都的美名。
二野共歼敌330万,其中包括230万的正规军和100万的各类杂牌武装,在解放大西南的追歼战中,至少消灭敌军9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野:粟裕尽打神仙仗
三野的前身是华野,其实,华东的局面一度对我军来说非常被动。陈毅当时带山东野战军难求一胜,尤其是在泗县一战中以优势兵力围攻敌军,却在桂军的凶悍面前束手无策;粟裕在华中虽然七战七捷,但两淮还是丢了,从淮河到长江之间,已经没有解放区。
华东的转机来自陈粟合兵,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陈毅坐镇,粟裕指挥,这个组合堪称中央的神来之笔,毛泽东用人之精妙可见一斑。
华野以及后来的三野几乎是战场上创造奇迹最多的部队,山东和陕北一样是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对象,敌军几乎都是国民党精锐中的精锐,杜聿明是百战名将,远征军“第一人”,黄伯韬虽然不是嫡系,但战力比起嫡系并不差,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就连后来从华中来援的黄维兵团,也是武装到牙齿的美械兵团。
正因为如此,华野的战绩含金量是十足的,孟良崮战役是在敌军占据很大优势的情况下的虎口拔牙,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军有两个半是被华野消灭的。在华野和中野合作发起的淮海战役(我军60万对敌军80万)中,一战歼敌55万的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其中,粟裕率领的华野就占据了其中的44万!
三野在解放战争中的总歼敌数量是247万。
林彪曾经多次表达他对粟裕的惺惺相惜,说:“粟裕打的是神仙仗,他下的决心我不敢下。”尽管至今没有确凿证据说明林彪讲过这句话,但他对粟裕的欣赏却是实实在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野:四大野战军战力的天花板
林彪刚到东北,也经历了一个低开高走的阶段。
刚去东北的时候,林彪一个自己的兵都没有,是罗荣桓从山东带来6万人,黄克诚又从新四军带了3万人,构成部队的基本盘面。
而且,当时的林彪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久疏战阵。他从平型关一战之后就基本退居二线,差不多八年没打仗了,很多人怀疑他还会不会指挥军队。所以有段时间林彪被国军一路追过松花江,差点被赶出边境线。
但蒋介石对东北的布局也不见得很高明,看看他派来的军政长官们:熊式辉不带兵的时间比林彪还多好几年,陈诚是有能力,但他的能力不在军事上,卫立煌是强,但蒋介石不听他的,最后,杜聿明,此人能力是有一些,但和林彪不在一个档次,更关键的是,杜聿明有一个头脑间歇性混乱又自以为是的后台老板。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问题,电影里演林彪说“准备了一桌菜,结果来了两桌客人”,其实是不确切的。真正的情况是林彪准备了三桌菜(沈阳廖耀湘、长春郑洞国和锦州范汉杰),却来了四桌客人,多出来的那一桌是侯镜如东进兵团——这是锦州大战前林彪迟迟不肯下决心的主要原因。
中央原本想让林彪拿下锦州后趁势入关去打傅作义,但林彪的思路是关门打狗。所以林彪能够排在元帅第三是有道理的,他力排众议一战解放东北全境,这比原来中央的预想多了好几年!
东北拿下,敌我兵力对比发生逆转,林彪居首功。之后林罗刘率百万大军入关南下,平津战役难度其实比辽沈要小,后来林彪任四野和中南军区司令员,南线大追歼又消灭了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桂军。
四野的战绩在四大野战军中最为辉煌,含金量极高,并不比三野差,败在四野手下的杜聿明、范汉杰、廖耀湘都是国军精英,特别是最后追歼白崇禧的桂军,要知道桂军的凶顽是国民党军中出了名的,彭德怀在湘江、陈毅在泗县都吃过他们的亏。
这其中也包括傅作义,傅作义的战力在国民党将领中绝对排前三,在华北聂荣臻长期被他压制,东野入关之后,傅作义还想凭60万大军抵抗一下,结果刘亚楼一顿炮轰,29小时拿下天津,傅作义没了脾气,乖乖坐回谈判桌前。
四野总歼敌数量约在323万,其中包括188万正规军。
解放战争中四大野战军哪个歼敌效率最高?
在解放战争中,
一野兵力最高时为58万人,歼灭敌军正规军51万,土匪7万,合计58万,而自身牺牲兵力为1.8万人。
二野歼灭敌军正规军221万,还有114万土匪,总计歼灭敌军335万,二野在1949年2月时才28万人,解放战争中牺牲21.5万人,二野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兵力是最高的。
三野在1949年2月就有58万人,比二野高许多,最多时兵力82万人,歼灭敌军正规军245万,土匪100万,计345万,自身牺牲11.6万人,而三野在解放战争前期消灭敌军数量最多的野战军。
四野歼敌数量188万,土匪135万,其中歼灭的土匪都是打败桂系军队后在两广湖南剿灭的。歼敌数量计323万,自身牺牲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