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慈禧的尸体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而出殡的当天臭气熏天,这是史实吗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2-03 09:00:37 浏览量(来源:小费

    [摘要]慈禧的尸体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而出殡的当天臭气熏天,这是史实吗?慈禧太后,晚清重要政治人物。1835年11月29日出生于北京醇王府(今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

    慈禧的尸体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而出殡的当天臭气熏天,这是史实吗?

    慈禧太后,晚清重要政治人物。1835年11月29日出生于北京醇王府(今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在清朝的历史上,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08年8月14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病死。第二天早上6点30分的时候,人们发现慈禧太后的尸体还没有下葬。1909年的10月22日才正式入土为安;而她的尸体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而出殡的当天臭气熏天......

    那么这是真的吗?

    其实关于这一点是存在一定的疑点的:

    第一:根据记载,1907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挖地宫了;可是到了1908年的时候却突然停止施工了!

    第二:据传当时挖掘地宫的工程量非常大;但是直到1909年才正式开工!

    第三:根据一些资料显示:1908年的9月份的时候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往地下打洞了;1909年的4月份的时候又有人在地下挖了一个大深坑!

    第四:据传说当年在修建陵墓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塌方的情况;而且据说当时的现场非常混乱......

    第五:1908年12月2日的《京报》中曾有这样的消息说:"今日午后三点半左右,(皇陵)内传出一阵怪味"。

    第六:1906年和1907年间,《申报》就报道过"西直门外有坟墓",并说:"该坟甚大";但到第二年1月的报纸上,"坟墓"二字已不见踪迹了......

    第七:《京报》还曾这样描述过修造陵墓的过程:"先开石料厂、砖瓦厂、木器厂、铁匠铺及油坊等数十家工厂...各工厂皆昼夜赶工...至三月初旬始将墓门凿成"。

    根据《清史稿》、《起居注》等记载,1908年春末夏初的时候,慈禧已经去世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是直到1909年的4月份才被入棺埋葬。而且据当时参加葬礼的人员回忆说:"出殡当天臭气熏天"。

    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传说或者是谣言的事情,而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据当时的太监李连英回忆:"我到那里去给老佛爷收尸时看见她身上盖着黄布单子......"

    而当时参加葬礼的人员则表示:慈禧太后的尸体是等到第二年也就是1909年的四月份才开始下葬的,"因为她的身体一直不好",所以需要慢慢调理才行!

    另外还有人说:当年在给慈禧太后收尸的时候,"看到她的脸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整个脸都肿了","眼睛也睁不开",看起来非常的恐怖!

    慈禧的尸体等了一年之久才下葬,而出殡的当天臭气熏天,这是史实吗?

    1928年7月,“东陵大盗”孙殿英带兵用一包炸药炸了慈禧的陵墓,当士兵费了真老劲才用斧头劈开那个巨大的棺椁后,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

    下葬都已经20年了,但棺木中躺在一堆金银财宝上的慈禧面目如生,就像在睡觉!



    慈禧太后的墓炸开后,墓堂不如乾隆的大,但陪葬的宝物要多得多,老佛爷从头到脚一身穿挂的都是宝石,量一量大概有五升之多。

    慈禧的枕头是一只翡翠西瓜,我托雨农赠给宋子文院长了。慈禧口中含的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之后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间可以照见头发。

    听说这个宝贝可以使尸体不化,难怪老佛爷的棺材劈开后,老佛爷好像在睡觉一样,见了风之后,脸上才有些发黑。

    ——《文强口述自传》中“东陵大盗”孙殿英口述盗挖慈祥陵墓时情景(作者文强是军统骨干、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高级参谋)

    所以“臭气熏天”肯定是没有的,能让尸体20年不坏,说明慈禧的心腹们在防腐方面是做足了功课下过血本的。




    穷奢极欲的陪葬

    1908年11月15日下午2点左右,慈禧北京西苑仪鸾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个祸害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七十四岁老顽固终于消停了。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慈禧生前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准备自己的葬品,筹划自己的葬礼。

    但是在其死后,她的一众心腹和后人,不顾当时国家贫弱、民不聊生的现状,硬生生要打造出一场旷世罕见的豪华葬礼,整整准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算完事儿。

    这个葬礼奢侈到什么程度呢?




    棺木

    孙殿英他们用斧头硬生生劈开。棺木用的棺椁整个都是金丝楠木,这种木材极其珍贵,可以说是木材当中的贵族。

    据资料记载,清政府用了大批劳力,在云南地区砍伐了一大片树林,才挑出了一批上好木材,用布料精心包裹,运到京城。工匠在给慈禧制作这副棺木的时候,在棺椁外面前后共刷了49层漆,最后再涂上一层金漆。这只是外侧,棺内侧装饰一共有13层,每一层装饰都是极其费力。

    如此坚固且密封的棺木,除了防腐,也会防臭的,就算真的臭了,也不可能气味外泄的。




    陪葬

    内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嗣长子李成武写的《爱月轩笔记》中,还详细记载了慈禧棺椁里面贵重陪葬品的花费:

    金丝绵褥制价为8.4万两白银;

    绣佛串珠薄褥制价2.2万两;

    翡翠荷叶估值85万两;

    陀罗经被铺珠820颗,估值16万两;

    后身串珠袍褂估价120万两;

    身旁金佛每尊重8两,玉佛每尊重6两,翡翠佛每尊重6两,红宝石佛每尊重3两5钱,各27尊,共108尊,约值62万两;

    翡翠西瓜2枚,约值220万两,翡翠甜瓜4枚,约值60万两;玉藕约值100万两;

    红珊瑚树约值53万两;

    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4两重的大珠系外国人进贡,价值1000万两,总价约1005万两。

    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约500粒,小珠约6000粒,估值22.8万两。




    在当时列强入侵、国家内外交困、民众生灵涂炭的情形下,给一个死人花这么多钱,可见晚清政府麻木愚昧到了何种地步!简直令人发指。

    连装点一副棺材都这么铺张浪费不计成本,慈禧的这帮奴才们怎么会任由主子的尸体在一年时间里腐烂变臭呢?所以最高规格的防腐保存手段肯定是少不了的。




    夸张诡异地出殡

    清政府挑了1909年1月9日这天为良辰吉日,举行了慈禧的葬礼。

    那正是各国列强在中国肆无忌惮的年头,清政府考虑到这点,在紧锣密鼓布置葬礼的间隙,还“极其贴心”地给做了安排,方便洋大人们“参观”葬礼。

    在送葬必经的东直门内附近的小土丘上,外务部官员们专门为各国公使馆所介绍的在京外国人搭建了一个带顶棚的看台。另外还有一个单独的亭子,这是为各国外交官、尊贵的商业权贵,以及报界记者们所搭建的。其他的平民百姓则在队伍的最外围观看着。




    时任荷兰阿姆斯特丹《电讯报》驻北京记者的HenriBorel因此全程参加了慈禧太后的盛大葬礼,也留下了颇为详细的记载。在他的文章和照片中,我们能够真实地看到葬礼现场的一些情况。

    几个月来,报纸上尽是有关慈禧太后葬礼的报道。在直隶总督端方的命令下,从紫禁城到清东陵平整道路的巨大工程早就已经开始,给太后送葬的队伍在这条道路上要走整整五天。



    在修路过程中动用了蒸汽压路机,亲王和高官们还巡视了道路的情况。人们尽了一切努力来为已故的慈禧太后准备这条道路,以便使金色华盖下的金黄色灵柩能够庄严地顺利经过这条道路。



    早在8月份,就已经烧过大量用纸糊的冥财。这些东西都代表了她所心爱的财物,做工精巧逼真,惟妙惟肖。它们包括钟表、梳妆台、烟杆,以及一大群纸糊的假人,后者将在冥间伺候慈禧太后。还有成队的纸糊士兵。他们是在举行真正葬礼的两天前在故宫午门外被烧掉的。他们都是在慈禧的葬礼前就先到冥府去打前站。



    城里所有的交通都已中断,在送葬行列要经过的地方,所有的门窗都得关闭,而大街两旁的所有岔道都要用蓝布遮挡起来。普通老百姓是绝不允许以围观的方式来亵渎这个神圣的送葬仪式的。



    作为随葬品被烧掉的并非祖宗传下来的中式轿子,而是一辆优雅的欧式布鲁厄姆车,即一种驭者坐在车厢外的四轮马车,还有两匹身材高大,有灰色花斑的欧洲马。

    ……

    从外国人如实记录的场面来看,摇摇欲坠的晚清政府是把这个丧礼当作一个重大面子工程来操作的,不光纸人军队是“土洋结合”,连骡马牲口都是披麻戴孝的。



    这样“看似庄重却十分滑稽”的场合,无论如何,是不会让“臭气熏天”这样的事发生的。

    荷兰记者的报道中,没有提及“臭气”,他的照片中,不管是围观百姓、中国官员,还是外国人,都没有人捂着鼻子,所以也可以推测当时还没有“臭气熏天”。




    综上,无论是慈禧自己还是她的一众心腹们,为了慈禧的“身后事”,真正算得上费心心机,穷尽奢侈,不顾千万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国民,却举国力民力为死人堆起一座金银珠宝的豪宅。

    这样的铺张浪费,再结合当时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操作,放在晚清整个中国在侵略者蹂躏下满目疮痍的背景里面,要多讽刺就有多讽刺!

    慈禧的“臭气熏天”,并不是因为被存放一年而在木棺里腐烂,而是因为可恶可悲的行径,在后人心底腐烂吧。




    最后的讽刺:

    孙殿英旧部的供词——当时为了将慈禧口中所含的夜明珠拿出来,便用刺刀将其颈部切开。为获取垫棺材底的珍宝,匪兵把慈禧遗体抬出棺外,胡乱地丢在椁盖上。

    下葬20年后,慈禧尸体就这样晾了将近五十天,据后来收尸者说,重新入殓时,慈禧尸体已经腐烂,脸上和全身长了一寸多长的白毛。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