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年男人如何“折腾”才能富有?都在搞钱,都想暴富,然而财务自由,和你折不折腾没关系,一是看时代趋势,二是看资源积累,最关键的还是判断和抉择!1,没有改革开放,没...
中年男人如何“折腾”才能富有?
都在搞钱,都想暴富,然而财务自由,和你折不折腾没关系,一是看时代趋势,二是看资源积累,最关键的还是判断和抉择!
1,
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住宅商品化,全球第一大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的创始人杨国强,可能还是个普通农民,上限最高不过是国营建筑公司总经理,而不是营业额千亿的房地产巨鳄。
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打破电信垄断,华为公司任正非不过是深圳国企南油集团的管理层,联想集团柳传志不过是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中层。
从任正非柳传志,到你们村首富,你们公司老板,你的富贵朋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时势造就的富豪。
2,
很多人在网上看了几段视频,读了几本书,觉得自己格局大了,非要折腾一下,换个活法,殊不知,他们连开个私营店铺都不知道选址调研,成本核算,风险评估这些东西,但都觉得自己可以操盘上亿的项目。这就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眼高手低,贸然折腾项目,会败得很惨,甚至还会倾家荡产。
中年人这么折腾的结果,几乎都是妻离子散,众叛亲离。
败家行为排行榜前三名:创业,炒股,买理财产品。本质上,都是在“折腾”,拿自己时间精力去冒险,凭着自己知识储备,社会阅历,去博一个未知。
成功了,财务自由,盆满钵满,失败了,伤筋动骨,甚至倾家荡产。
收益越大,风险越大。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聪明,理智,幸运,不会成为韭菜,现实就是大部分人都被反复收割,股票,基金,理财,信托,总有一把镰刀等着你。
而这一切的原因,都源自于你自身资源的积累。
这个资源,不仅仅是本钱。还包括你个人学识,胆略,手腕,人脉,城府,勤奋,甚至厚黑,缺啥补啥,整合资源,补齐短板,然后才有资格去折腾。
拥有以上资源和头脑手腕的群体,早就通过折腾变得有钱了。而有所短板,却觉得自己应该折腾一下的中年人,会有一种“别人行,我也行,甚至还能做得更好的”的错觉。然后就被现实啪啪打脸,输得很惨。
我邻居,给领导写材料的“笔杆子”,发现我业余写小说,攒了不少零花钱,还抽上了好烟,他觉得自己是211硕士,笔耕多年,想靠文字变现,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吗,结果,他写了一年,才赚了500块,还不够电费钱。
不是他水平低,而是他选错赛道了。后来他写历史类自媒体文案,逻辑清晰,论证严密,还写的栩栩如生,把历史事件一环扣一环的还原出来,比推理小说还精彩,最火的时候,一篇百万阅读的文章,粉丝赞赏就大几千,平台广告分成也不少,单篇收益过万很轻松。
这就是关于折腾项目中,最关键的一点,判断和抉择的能力。
最后,大部分中年男人,在40岁之前,认知层面,思维模式,基本上已经固化,在容易赚钱的时代,没有与时俱进,也没有草莽英雄那样,去野蛮的成长,到今天这个“寒气传到每一个人”的时代,就少折腾点吧!
好不容易积攒的那点家底,稍微一折腾,就光光了,你以为可靠的人脉,很可能就是塑料情谊,你觉得高大上的项目,没准就是割你这棵韭菜的托词,你觉得保本分润的理财产品,更可能是吞掉你本金的猛兽。
中年男人如何“折腾”才能富有?
讲一个我身边的事,做项目认识的一个客户,年纪40多岁,人很温和,开的车是白色路虎揽胜皇家一号,价值近200万。他为人还算低调,基本就是泡在项目上,不开车的情况下,根本看不出他是个老板。
后来和项目上的人一起吃饭,他这边筹措资金,人家调侃他,把太湖边房子随便卖掉几套就行了。他整个房产有几栋楼,是年轻时候干工程,那时候一些小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房子也卖不出去,最后都是拿房子抵债。所以当时收了不少房子,没想到房子暴涨,躺赚了不少。
他是怎么折腾起来的,酒过三巡,他有时候会讲讲自己的经历,以前穷的时候。
一天为了省几块钱,连肉都舍不得吃。现在天天吃肉,也腻歪了,反而怀念以前馒头就着萝卜干。
30多岁的时候还是给一家建材老板开车,当司机。出入各种工地,看到人家挣大钱,自己每个月就几百块的工资,各种羡慕,感觉人生有些绝望。
陪着老板出入各种饭局,酒局,认识的人也逐渐多了,有了一定的人脉,加上自己的不甘心。
一年时间,白天开车,晚上应酬,回家后基本都是要看书,买了很多建筑方面的专业书,一点点啃。后来和老板去人家项目,当时客户有个防水的问题一直没解决好,他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处理了。
被老板刮目想看,然后就由司机变成了公司里的业务兼职工程师,再接着他和老板谈想开发安徽市场,就过来干了3年,营收一开始一两千万,到3年后做了1个多亿.
水到渠成之后,他就出来干工程了,开始接大活,注册建筑公司. 加上这些年房地产如火如荼, 从32岁到42岁,十年间他的财富积累的速度已经远超过自己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