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行太保”罗炳辉,如果没有在解放战争中病逝,能不能授元帅?先给出结论:不太可能因为封帅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五条:1 是否领导了三大起义我军三大起义的领导人分别是南...
“神行太保”罗炳辉,如果没有在解放战争中病逝,能不能授元帅?
先给出结论:不太可能
因为封帅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五条:
1.是否领导了三大起义
我军三大起义的领导人分别是南昌起义的朱德、秋收起义的毛主席、广州起义的叶剑英
公开史料记载,罗炳辉1927年认识朱德,1929年才在江西根据地正式入党,显然不符合封帅的标准;
2.是否在红军时代担任军级干部、军团级干部
这一条罗炳辉倒是符合,1930年他担任红十二军军长,长征中又担任了红九军团军团长,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林总的一军团、彭总的三军团,九军团不属于主力部队。
说白了就是领导跟你不太熟,经常把你外派到艰苦地方单独干活,而不是留在身边耳提面命。
所以一、三军团出了很多元帅,而红九军团的政委蔡树藩退出了军界、参谋长郭天民只是上将,罗炳辉封帅的可能性也就不大;
3.元帅必须是新四军、八路军或者其他大根据地的领导人
这一条罗炳辉也不符合,在新四军工作期间他是一支队副司令、五支队司令,是负责具体作战的,而不是在军部指挥全局的。
查阅资料可以发现,新四军的指挥机构是新四军军分会,1938年军分会的主要成员有:
项英、陈毅、周子昆、傅秋涛、张鼎丞、刘英、高敬亭、谭余保、曾山共九个人,其中项英是军分会书记,陈毅是副书记。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分会领导人为刘少奇、陈毅、张云逸、邓子恢、赖传珠五人。
两次机构重组,都没有吸纳罗炳辉为成员,所以罗炳辉很难称得上是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
4.必须是红军时代的方面军领导人
这一条很明显也不符合,罗炳辉是红九军团军团长,但不是中革军委委员,也就是不在中央机关和总部工作,而是跟着作战部队一起行动,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军队的指挥官,而不是军队的领导人,更不是党的领导人。
5.1955年授衔时,职级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国防委员会是军事咨询机构,主要工作是吸纳、听取军队领导人的意见,然后拿到军委的会议上去讨论,形成决议再下发执行,而罗炳辉没能赶上这个时候就已经病逝了。
综合以上五条来看,罗炳辉只有第二条勉强符合,所以不可能被评为元帅,但考虑到他的卓越贡献,在80年代将他列入了军事家的行列,也就是说如果他能活到新中国成立,大将是没什么问题的,当然也有可能转到政府机构去做文职工作。
综上,罗炳辉没可能封帅。
罗炳辉(1897-1946)
“神行太保”罗炳辉,如果没有在解放战争中病逝,能不能授元帅?
我感觉罗炳辉将军如果到建国后应该是上将军衔!评大将有可能,但是机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