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男生穷游西藏(女孩子穷游西藏)

    栏目: 知识 日期:2022-12-09 16:00:51 浏览量(来源:小孟

    [摘要]为什么去西藏的一般没有穷游男,只有穷游女?恕我直言,这个问题不但在认知上跑偏了,而且还预设了浓浓的恶意!在这个问题先入为主的引导下,貌似标准答案应该是这样的。其...

    为什么去西藏的一般没有穷游男,只有穷游女?

    恕我直言,这个问题不但在认知上跑偏了,而且还预设了浓浓的恶意!

    在这个问题先入为主的引导下,貌似标准答案应该是这样的。

    其一,既然是穷游,那肯定得占便宜;但是,天底下哪有那么好占的便宜?所以你占别人便宜的时候,别人也在想着占你的便宜。

    其二,男人几乎没啥便宜好让你去占的,而女人就比较容易被占便宜了。所以穷游男提供不了便宜,自然就无法完成穷游;而女人能提供可以交换的便宜,所以去西藏就“没有穷游男,只有穷游女”。

    其三,至于“女人能提供可以交换的便宜”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目测这个答案,在题主这个预设了立场的问题下,看似形成了逻辑上的闭环。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如此提问的人,肯定是没有去西藏旅行过的;或者去过,也没有真正走过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

    或者换个说法——这是一种道听途说之后的提问。

    在专业的背包客眼中,或者在去西藏旅行过的驴友眼中,这个简单的提问,至少一目了然地暴露出来了3个错误。

    其一,概念偏差——题主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穷游”。

    其二,认知错误——事实上去西藏的穷游男,比穷游女多多了。

    其三,暗含恶意——问题中隐隐约约预设的立场,给那些用正规方式玩穷游的女孩身上,泼了一些污水。

    老非我不但是个背包客,而且去西藏旅行过9次。

    针对上述3个错误,且让我逐一道来。



    1,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穷游。

    穷游的起源是背包客的自助游,或者说它原本就是自助游的一种。

    所谓自助游,通俗来说就是背包旅行,也就是旅行者自己设计路线,自己安排旅途中的一切;这种旅行方式自由、主动、深刻、而又充满诗意。

    自助游起源于欧洲,后来流行于全球热爱旅行的年轻人之中。其本质是利用现代文明带来的便捷,完成一次次不受商业蒙蔽和束缚的旅行。

    所以,自助游相对于跟团游而言,具备升级迭代上的进步意义。



    最早的自助游是年轻人走出去的第一步。

    热爱旅行的年轻人,他们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享受旅行的快乐,但又付不起昂贵的费用,于是自己背起高过头顶的背包。

    为了能多玩一些地方,他们绝不轻易花钱,甚至会寻求在机场或车站过夜的可能性。

    他们通过自助游手册,学习并掌握了如何在旅途中省钱的途径和方法,对各地的住宿、交通十分了解。

    他们搭顺风车,住便宜的旅店,跟人讨价还价。

    由于没有购物和自费项目,背包客的钱在自由行中都可以花在“刀刃”上——最值得看的景点是哪儿,就到哪儿去看;最值得体验的东西在哪儿,就到哪儿去体验。

    所以,自助游比跟团游更富有吸引力,而且性价比高。



    有一些压根不了解旅行的人,会认为自助游是一种粗糙的旅游方式,还可能会有很多危险。但是,如果深入了解自助游的特性,会发现自助游其实是一种相当精致的旅游形态。

    自助游使所有的花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支配,行程可弹性调整,又可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自助游绝非一种单纯玩得多、花得少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在同一地方花上较多的时间深入了解该地的特色,接触当地的人与事,看自己想看的东西,走自己想走的路。



    所以,作为自助游的一个分支,穷游其实是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穷游客一边自由旅行,一边最大限度地省钱,力图花最少的钱去寻求最大的精神收获。

    其实早期的穷游客,基本上都不是为穷而穷,甚至跟“有钱”、“没钱”无关;而是在玩一种不同以往的行走方式——用最经济的玩法去“穷”尽天下美景。

    比如说老非我,我从不跟团,用背包客的方式走过95个国家。

    那么,你说我是有钱呢,还是很穷呢?

    你说我有钱,那我为什么始终采用背包客的方式旅行?

    你说我很穷,那我为什么又能旅行过近百个国家?



    只不过后来有些人,把这个方式给玩变味儿了——以至于现在某些所谓的“穷游”,本质上已经变成“用挤占或碰瓷它人旅行资源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旅行”。

    至于这是怎样的一种变味儿,就不展开了,川藏线上的老司机会给你绘声绘色地讲一大堆故事。

    但你不能就此说,穷游是糟糕的旅行方式。

    正确的观点是:穷游是很好的旅行方式,而变味儿的穷游才是糟糕的。

    所以,作为一个骨灰级的背包客,老非我支持真正的穷游,反对和鄙视变味的穷游。



    2,其次,去西藏的穷游男,实际上比穷游女多。

    这个我就不展开说了,只要你走过青藏线、滇藏线、川藏线,就会一目了然地发现这个结论。

    比如说骑行去西藏,广义上其实也是穷游的一个类别。那么,你在上述进藏路线上明显能发现,男性骑行者的比例,要高于女性骑行者。

    当然,没有去西藏旅行过的人,才会如题主这般,直接在问题中设定“一般没有穷游男”的结论。

    对这种没有去过西藏、不求甚解而又先入为主的人,我又有什么必要给你解释呢?

    套用一句文言文,持这种观点的人,不过是“徒增笑耳”。



    3,不是所有的穷游女,在穷游的时候都采用你想象的哪种方式,她们也并非都是你想象的那款人。

    玩穷游的人一般都比较年轻,这个年纪的人无论男女,大概率上是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的,容易被新生事物或流行元素的表象所吸引,但却很少能去深究它的内涵与本质。

    所以,同样的穷游女,会有真正知道穷游的内涵,且认真玩穷游的;也有完全不知道穷游的意义,而去变味儿玩穷游的。

    一般来说,你应该把穷游女大概分为三类。



    第一类,真正做好准备,真正玩穷游的女孩。

    对那些真正去玩真正穷游的穷游女,在我看来不但无可厚非,而且是值得去点赞的——人家就是在用自己的艰辛来节省开支,力争去看到最多的风景,体验尽可能丰富的旅行经历。



    第二类,仅仅认为穷游很时髦,就去跟风的女孩。

    这类女孩被网文忽悠了——只看到了穷游很时尚,很拉风;结果走在路上体验了一下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要么自己压根吃不了这种苦,要么自己就只能用付出其他代价的方式,来完成一次旅行。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属于典型的被事物外在的一面所忽悠,而根本没搞清楚穷游正向的本质。

    比如说:穷游之前,你是否想过要在丽江打工三个月,攒够钱了再走滇藏线?

    陷入这种窘迫的、需要付出其它代价的穷游,是老非我所不提倡的。

    因为这样的玩的话,中途结束穷游还算好的,差一点的话就很容易走入变味的穷游。



    第三类,玩变味儿穷游的穷游女。

    你看,拆解到这一层,才到了题主所预设的那款穷游女。

    至于是怎样的变味儿,也不展开了。

    坦白说,我去西藏自驾的时候,也遇见过这款。

    我的做法是——选择视而不见。

    因为走到这一步的人,跟题主一样,很难纠正其观点。



    写在最后:

    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我还想延伸说说三个观点。

    观点1——对自己一知半解的事,尽量不要去想当然,更不要先入为主;还是多做一点功课为好,否则不但会被人笑话,而且也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和观点茧房。

    观点2——真的是个别变味儿的穷游者,把“穷游”这个词给污名化了。作为一个骨灰级的背包客,我对这些变味儿的穷游者,报以毫不遮掩的鄙视!

    观点3——请记住真正的穷游,是在保障行程和自身尊严前提下的艰苦旅行,用尽可能低的花费,完成自己愿望清单中的一个旅行目的地。

    在穷游这个方式中,“保障行程和自身尊严”是前提,“完成一次旅行”是目的。

    前提比目的更重要!


    (图片仅作示意参考)

    为什么去西藏的一般没有穷游男,只有穷游女?

    我就是穷游男,你根本想象不到我每天花多少钱!

    我看题主根本没去过西藏,也不了解进藏的旅行者!

    我进藏三次,都是彻彻底底的穷游。

    我进藏开的是一辆十几万的房车(档次天下最低,好多房车主都看不出来我这破车是房车)。我吃住都是在车上(极少下馆子)。我平均每天的消费应该是20~30元,这生活标准比农民工都差远了。

    我的消费,主要都集中在一个“吃”字上

    具体来说,我有下面这些开支:

    1、菜

    我隔几天买一次菜,一般都买洋葱、白菜、茄瓜这些耐放的菜。西藏的菜确实贵,但我也消费不了多少,一般买一次就是十几块钱。

    2、肉

    一般我一次买一两斤,三四天买一次,一次二三十块钱的样子。西藏的肉比内地贵一些,但不离谱,一般就是一斤15元上下。

    3、馍

    我有时会自己做米饭,但大多数时候嫌麻烦,就买各种馍放车上。这个随心所欲,没拘了哪种馍,看当地供应吧。一般10块钱的馍能吃三天。

    4、其它

    我有时还会买些瓜子、零食、水果,有时逛街时还会买瓶饮料。但这些不能当饭吃,所以这些花费不会很多。

    至于下馆子吃饭,没具体留意过,应该不超过5次,一次二三十的样子。

    其它消费

    我一时脑子混沌,真想不起来除了吃以外,我都还有什么别的消费。

    我特意翻了一下最近的消费记录(现在都是扫码支付了,记录好查),我最近10天的额外消费有:

    1、交了3元停车费;

    2、超市买菜时捎了一包抽纸,5块钱。

    没了,真的,以上就是全部。

    再往前,我在拉萨骑过青桔,做过几次8块钱的核酸,两张景区门票。


    我也不觉得生活有多憋屈啊,但我真的没什么需要花销的地方。可能我到了某种穷游的境界了吧。

    我车上有不少进藏前准备的物资,米、干菜、调料什么的。这些当然也应该算进我的日常花销里,但这些东西我平时真的用不了多少。

    一路上我见到了各式各样的旅行者,有开房车的,有开轿车的,有开皮卡的,有骑自行车的,有骑摩托的,有徒步的,有坐火车的……我觉得穷游者至少能占一半吧。

    这些穷游者,有和我一样开房车的;有开床车的;有开小车带帐篷的。一些骑自行车或摩托进藏的人,也带着帐篷,每天露营。

    他们不住酒店,所以不用花住宿费;吃饭的话也基本上是自己做,这样的话,他们有旅行开支也是很低的。虽然旅行品质有限,但每个人也都乐在其中。

    这可能是因为普通收入者还是占大多数吧。别看有的网上社区里全是月入几W的,那不是真实世界。他收入高的才发出来炫耀,低收入人群没那个心情晒出来找虐。

    反正我认识的大多数旅行者,都是在想尽办法省钱。有些开豪华房车的,停好了车也赶紧下来问问这车位收不收费。

    穷游这事,好像也不分男女吧?夫妻一起出来穷游的,也很多啊!而单独的穷游女,我反而见得少了。就拿我前几天看见的一个美丽性感的山东女主播,是自己开着一辆轿车进藏的,但很难说她是穷游女,人家那大十几万抖音粉,值老钱了。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