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为什么说汉人自炎黄开国以来,只是在本土失过国,但却从未被灭过国

    栏目: 知识 日期:2022-12-09 14:00:38 浏览量(来源:小常

    [摘要]为什么说汉人自炎黄开国以来,只是在本土失过国,但却从未被灭过国?对于一个国家政权而言,如果被同源的部族颠覆,只是换了一个统治者,其民族和文化存续不变,这叫朝代更...

    为什么说汉人自炎黄开国以来,只是在本土失过国,但却从未被灭过国?

    对于一个国家政权而言,如果被同源的部族颠覆,只是换了一个统治者,其民族和文化存续不变,这叫朝代更替。对于失去政权的统治阶层来说,这是失国;如果一个国家从国家机构到民族文化都被颠覆,而且不再恢复,那一定是亡国。一个政权的消失可以认为是朝代更替,也可以认为是狭义的亡国。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众多由不同民族建立的政权和国家。这些政权和国家又在不断地更迭中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大多是由汉人建立的。然而其中有的政权却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对于汉人来说,这两个时期究竟算是失国,还是灭国呢?蒙古族和满族对于汉人来说,究竟是异族,还是同祖同源的不同分支?

    汉人一般指汉族,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炎黄时期,并无华夏族一说。西周、春秋时期,以中原夏、商、周为主体民族,与周边诸多民族的相互融合,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族的祖源主要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可以说,华夏族是炎黄子孙,但是炎黄子孙不仅仅只有华夏族。

    大约五千年以前,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在涿鹿阪泉之战中,击败了东夷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蚩尤部落的东夷人,一部分与炎黄族群融合,形成了华夏族;一部分留守东部沿海的故土,如春秋时期尚存的徐夷、莱夷,淮夷就是他们的后裔,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也逐渐融入华夏;另外一部分东夷人一路南下,形成了众多的南方少数民族;还有一部分东夷人一路向北,进入今天的东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濊貊和肃慎。西周时期,中国的东北地区已形成四个大的族群,分别是华夏族(汉)、东胡族、濊貊和肃慎。

    东胡族曾是活动在滦河中上游及其东北部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它包括了许多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和匈奴一样,同属北方游牧民族。东胡,并非东胡族人自命之名,因匈奴人自称胡人,所以中原人便把活动在匈奴之东的部族,皆称为“东胡”。 由此代代沿传,东胡便成为活动在那个地区的部族之名了。

    关于东胡族的祖源,一直是史学界尚存争议的问题。一种说法认为,东胡起源于伏羲氏后裔的风姓东蒙豕韦。东夷蒙国豕韦被商汤所灭后其族人北迁,殷纣王之子武庚建立“北殷胡人”后与其逐渐融合,形成东胡族。另一说则认为,东胡族人是商末周初殷纣王的叔父箕子东赴朝鲜时留下的遗民,系殷商之后裔;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东胡族是由东北地区的土著氏族部落发展而来的。结合史料分析,东胡族祖先源自殷商氏族较为可信。

    中国古文献中的东胡,即“通古斯”,包括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蒙兀室韦等。蒙兀室韦就是蒙古族中蒙古部落的祖源,是成吉思汗家族所属蒙古部的直系祖先,东胡人的后裔后来在中原地区建立数个大小政权。东胡鲜卑人分化出了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各部,其中的拓跋鲜卑走出北方的草原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统治中国北方148年;鲜卑宇文部的一支,从鲜卑联盟中分离出来,单独游牧于湟水与土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流域一带,自号契丹。500年后,契丹新贵族耶律阿保机崛起,建立了大辽王朝,统治中国北方209年;蒙兀室韦后裔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中国大一统王朝元朝。

    东夷人的一支北迁后,在中国的东北地区逐渐形成濊貊和肃慎。濊貊就是后来的扶余(在吉林省西部松原市),历史上的高句丽王朝就是由扶余人建立的。而肃慎这一系,诞生了许多民族,其中有一支就是女真人,后来建立过金朝和清朝。

    女真人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之后灭了东胡族后裔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北宋被灭之后,女真人占领了中原地区。定居在中原的女真人,在汉族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与汉族融合。明朝初年,东北地区的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建州女真是努尔哈赤的所属民族,但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的成分就复杂很多了。建州女真建立了后来的大清王朝。

    建州女真源自肃慎,而肃慎又源自东夷人。在建州女真的传说中,他们的祖先“布库里雍顺”是因其母吃了鸟蛋而诞生,这和殷商始祖“契”的出生故事如出一辙。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也许反映了远古东夷的原始记忆。如果从殷商王族和建州女真的祖源都是东夷人,又都有女子吃鸟蛋而降生男性始祖的传说来看,也许建州女真的始祖“布库里雍顺”和殷商始祖“契”是同一个人。而契的母亲简狄又是帝喾的妃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建州女真是炎黄后裔。

    中国历史上,炎帝、殷商王朝的王族、齐国姜姓、秦国赢姓、赵国赵氏、孔子等等,他们都源自东夷,他们是标准的华夏族,因此,东夷也是华夏族的祖源之一;蒙古人的祖先源自东胡族,东胡族可上溯至夏、商、周时期。再上溯,蒙古族的文化祖先,都是中国的三皇五帝;而建州女真源自东夷。也就是说,无论是建州女真,还是东胡族以及东胡族的后裔鲜卑人、蒙古人,在血缘上,这些部族与中原汉族实乃同根同祖,他们都属于炎黄后裔。

    中原汉人在书写史书文献时,将这些华夏族以外的民族习惯称为戎、夷、蛮、羌、狄、氏、胡、羯、貉等等,这些都是汉人强加给他们的称呼,貌似族名而非真正的族名,这些称呼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一些方向性指称,游牧民族从来没有以此自称过。中原王朝一厢情愿地以此作为华夷分野,人为割裂彼此血缘间的关联传承。几千年来,汉人建立的中原王朝和这些部族之间互相征战、残杀,反复演绎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悲情。

    近些年来,人类学家也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对中国的人种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国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上万例的血样抽查发现,在汉族XY46遗传基因中,没有发现阿尔泰语系族群如古代靺鞨人所拥有的相似的遗传基因。在中国南北方汉族人群中,虽然母系基因有所不同,但父系基因却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中国汉族的血统基因很纯,几乎没有受到千年以来的民族融合的影响。历史上几次大的民族融合,难道对华夏族的血统纯正性没有影响吗?这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那就是这些民族并非外来民族,而是与汉族共有一个先祖。

    既然大家都是炎黄后裔,那么自炎黄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根本不属于外族入侵,而是炎黄后裔形成的不同族群在不同时期处于统治地位的更替。中国仍然是中国,虽然存在着王朝的变化,但王朝变化是统治者的更换,新旧王朝之间仍然存在连续性和关联性。因此,中国历史上政权的更迭,只能说是失国,谈不上灭国。

    自春秋战国以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观点,认为“天下”的中央是中原的华夏之邦,四周都是不够开化、有待 “教化”的落后蛮夷。中原文化有一整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体系。而中原四周所谓的蛮夷族群,也认识到中原先进文化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和吸收。当时的中原文化正是通过这种开放的态度,逐步把周围的蛮夷部族都吸纳进来,“以夏变夷”。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并不看重政权和国家,看重的是天下。儒家将“天下观”确立为正统思想,并建构为一种意识形态。因此,对于中国的古人来说,只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政权可灭,天下仍在。天下和中国的概念,长久一来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只要中原王朝的皇帝昏庸无道,周边的任何少数族群,都可以入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新政权,统治天下。而且新的政权为前朝修史,表示本朝对前朝在文化和法统上的继承性。新政权实施统治的前提都是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尊重,表现出对这一传统的继承性。因此,宋明可灭,天下仍在,于是中国仍在。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国人似乎就只有天下观了。中原地区和周边的蛮荒之地就是天下,是全世界。“家天下”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帝王是天选之子,所以中国人顺应天,对这个帝王效忠即可。 至于谁做这个帝王,无所谓,反正他是天子。所以,历史上那些周边少数族群入主中原,对于中原汉人来说,照样无所谓。只是到了近代,西方的“民族国家”思想传入中国,和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思想产生碰撞,人们的思想观念才开始变得狭隘,也就出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以及 “几亿汉人被几十万北方民族灭国”的说法了。这种思想造成的影响就是中国又出现了新的民族问题。

    正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不看重政权和国家,看重的是天下。所以,中国的历朝历代都要争论一个正朔的身份。虽然历史上的少数族群入主中原,灭了中原政权,但是他们接受的仍然是天下的概念,而不是民族国家的概念,那么中原政权虽灭,天下仍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有王朝易姓和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但没有因外族入侵而产生的国家灭亡。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被日本所统治,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灭国。

    为什么说汉人自炎黄开国以来,只是在本土失过国,但却从未被灭过国?

    许多人认为元朝不是中国,因为建立元朝的是异族,且海外还有一个蒙古国!如果照此思维逻辑推理,海外华人华裔建立的政权,也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国呗!至少是个汉人之国!那么假设这种思维成立,倒值得探讨一下:

    1279年南宋被元灭至1355年韩宋帝国横空出世,这其间经历了76年,这76年是炎黄开国3500多年来,汉人头一次在本土失国,之所以说是本土,因为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原先的中华故土,红河流域,早在南宋灭国前的50多年,就有一个炎黄子孙,汉家谢氏后裔建立了一个传承近二百年的安南陈朝(1225年~1400年),其时间跨度跨越了整个元朝,一直到朱明帝国建立后的30多年才灭,因为统治者是汉裔,按题主思维,是否也可以认为汉在本土失国,但却在红河流域继续存国,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么说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事实也是,我华夏炎黄子孙并非只在本土建立过王朝!可能,我们一时被灭过国,但汉之国却遍地开花,从未中断!

    同样的思维套用在清朝上,(当然清朝与元朝一个本质区别是满汉一家,融为一体,且清朝奉行孔孟文化,无论从血缘还是文化上,清朝就是我们华夏人自己的朝代!)如何?

    从南明最后灭亡时间1683年开始到1912年民国成立,其间经历了229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海外华人华裔建立的王朝按时间接续如下:

    1-安南华裔郑主王朝(1545年~1787年),当然中间还有华裔莫朝,胡朝等!!

    2-华裔西山朝(1778年~1802年)

    3-华裔兰芳共和国(1776年~1886年)期间还有诸多华人政权,比如戴燕王国,吞武里王朝等!

    4-华裔马来吴氏王国(1775年~1904年)

    5-竹林七贤后人建的越南阮朝(1802年~1945年)此王朝接续的时间点是马来吴氏王国1904年灭亡至1912年民国成立的这8年时间,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期!但越南阮朝是否真的是七贤后裔不像其他的朝代记载明确,如果刨除这段时期,汉人自炎黄开国以来,也就仅仅是在1904年~1912年这段时期没有自己建立的国家,虽说这段时期尚有东北长白山汉人韩边外自治政权(1854年~1930年),和大西南缅甸科干山汉人杨氏土司政权(明末~1967年),但这些自治和土司政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虽然是由汉人主导!!!

    综上所述,我认为题主的问答基本成立。就是汉人从炎黄开国以来,我们在本土失过国,但却从未亡过国!

    话说回来,如果摒弃本人开头的逻辑思维,元朝就是中国,它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不同的是只是创建民族是少数民族,而且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凭什么元朝不是中国呢?以此思维,那么越南众多华裔建的王朝当然也是越南人自己的王朝了,因为他们也有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华族!而泰国的吞武里王朝无疑也是泰国人自己的王朝了!!!

    所以,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朝代,从炎黄开国以来一直到现在,从未中止,一直连绵不断,道理很简单,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我们当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