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经典语录:活着无所追求,至死都会一无所有2。不仅像心灵鸡汤这样鼓舞人心的语录,还有那些有着相同理想的人,他们都是积极的,充满了积极的能量。7月14日和8...
关于三国诸葛亮经典语录,三国诸葛亮名句的内容,下面是详细的介绍。
三国诸葛亮经典语录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他不仅在军事上运筹帷幄,在为人处世、治国理政方面也有许多深刻的思想和经典语录。以下是一些广为流传的诸葛亮经典语录:
---
一、关于治国与用人:
1.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选拔贤能之人。
2.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这句话强调了用人的重要性,亲近贤臣则国家兴盛,亲近小人则国家衰败。
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
君子的行为准则是以宁静来修养自身,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
二、关于治军与战略:
4.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虽非诸葛亮所著,但常被引用)
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生死存亡,必须慎重对待。
5.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战略上重视心理战,而非单纯依靠武力。
6. “善战者,不怒而威。”
善于作战的人,不需要发怒就能树立威信。
---
三、关于人生与道德:
7.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诫子书》
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志向;只有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8.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
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如果没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就无法明确志向;如果没有宁静的心态,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
---
四、关于忠诚与责任:
10.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表达了自己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并不追求功名。
11.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表达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12.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
在国家危难之时接受重任,体现了他的责任感与担当。
---
五、关于成败与得失:
13.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虽然不是诸葛亮直接所说,但出自《三国演义》,常用来形容一切准备就绪,只差一个关键条件。
1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有疏漏;再愚蠢的人,也可能有正确的时候。
---
这些语录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品格,也成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思想遗产。如果你对某一句语录感兴趣,我可以为你详细解读其出处和背景。
三国诸葛亮名句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以下列举一些:
1.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3. 千载谁堪伯仲间!(《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4.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大梦谁先觉》)
5. 家事付儿曹,宁不悲见君。(《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
6.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朝纲败坏,若不扫清奸邪,救民于水火,吾忍坐视天崩地裂?(《前出师表》)
7.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某、何罪之有?(《后出师表》)
8.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这些名句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忠诚和远见卓识。他的话语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