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位一把手让你去办事,刚出门碰见二把手告诉你马上去办另一个事,该如何处理?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我的体验是千万必要把这等事给复杂化了,最简单和最有智慧含量的处理方...
单位一把手让你去办事,刚出门碰见二把手告诉你马上去办另一个事,该如何处理?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体验是千万必要把这等事给复杂化了,最简单和最有智慧含量的处理方法是,先高高兴兴地接过二把手交办的事情,让二把手感到你最听他的话,叫干啥就干啥。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有几个源自我亲身体验的理由。
理由一:我把这种最有效的方法叫做“店小二”模式,或者是“阿庆嫂”模式。
我的这种处理方法之所以屡试不爽,并在长时间内把一、二把手搭对的乐呵呵的,最根本的一点是我没有将所谓的“点小二”模式和“阿庆嫂”模式,仅仅看成是一种方法论,而是将这两种模式视为自己在一、二把手之间能够左右逢源和游刃有余的职场信条,并受益匪浅。,
理由二:我认为这两种模式之所以有效在于能够精准把握一、而把手不同的心理定势。
我的体验是这两种模式所蕴含的最大智慧在于把握人心投其所好。因为一、二把人在随便使唤我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定势。一把手是职场的天可以主宰一切,其优越的呼风唤雨的心理定势自然不必多说。
同样二把手那种所具有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心理定势虽然比较脆弱和复杂,但其权威性也容不得小觑。因此一把手一般根本不会怀疑我不按他的话去做,但二把手却可以以我不先搭对他为由,而认为我小看了他。
因此我把握了二把手的心理,自然更会用这两种模式来先稳住他,满足他的的心理需要。
理由三:所谓“店小二”模式的核心要义是自己甘作磨房里的小毛驴。
我的体验是,将自己定位是磨房里的小毛驴,是我能够成功用“店小二”这种模式,来服务于一、二把手,特别是不让二把手对我心生芥蒂的自我定位。
如果我没有这个正确的定位,就有可能迷失了自己的心智,做出既得罪一把手又伤害了二把手自尊的的愚蠢之事。
理由四:所谓“阿庆嫂”模式的核心要义是滴水不漏笑迎八方客。
我同样体验到,我如果不能够将阿庆嫂所具有的滴水不漏和笑迎八方客的待人之道学到手,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我自己自我定位和该有的伺候一、二把手的智慧,甚至会可能忽略了二把手的心理感受,使自己陷于不义之地。
理由五:用时间换空间和瞒天过海才能够做到明哲保身。
我最深层次的体验是,无论是我采取的所谓的“店小二”模式,还是所谓的“阿庆嫂”模式,其最重要的用意是,无非是想用时间换空间和瞒天过海的思想理念,来从容地应对一、二把手在脚前脚后给我交办的这种不好处理的局面。
因此我为了明哲保身,也只能凭着自己所拥有的底气和智慧,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同时接受一、二把手的指派,在时间上打好时间差,在空间上争取做到分身有术,分别让一、二把手各得其乐。
单位一把手让你去办事,刚出门碰见二把手告诉你马上去办另一个事,该如何处理?
这种情况在职场经常见,一般成熟的职场人都会处理,都会把握几个原则:轻重缓急,左右逢源的话术,谁也不得罪,不能耽误事,实在扯不开优先级是一把手的安排。这是职场规则决定的。
第一,轻重缓急。二把手交办的任务很急很简单,比如,让你下楼去了快递,不会影响你办一把手的事。别啰嗦,赶紧去办了,抓紧去办一把手的事情。不要轻易打着一把手的旗号来推脱。这个时候,二把手都很敏感,如果你说,不好意思副总,刚才老总安排我出去,没办法去办这件事。二把手,虽然会理解你,但也会吃味的。尤其是,你是二把手直接管理的或者是二把手提拔的人。
第二,左右逢源。拒绝任何一个,都要坚持左右逢源的原则,努力做到谁也不得罪。比如,二把手安排的事情不是特别重要,你可以这么说,副总,我一会去办。我先去办老总的事,因为那个事有时间节点要求,我预计办完是2点前,马上再去办您的事,估计4点前能办完,如果时间上来不及,我及时向您汇报。聪明的副总,或者真的来不及的副总,也会有台阶下,哦,这样啊,你抓紧去办要紧的事,我这件事找小李去办吧。
第三,如果两个事撞车了,必须牺牲一个怎么办?优先级是一把手的事情,这是职场规矩,你对上负责,也是自上而下的,任何人都要对一把手负责的,包括二把手。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不能瞎承诺,你用第二条的说法就比较危险,比如,你2点办完回来送副总去机场,万一堵车呢,你可能要耽误副总的事情。前提是不能耽误副总的事情。实在扯不开,就坦诚分析,副总,您的事,我下午2点去办,但我担心路上堵车,耽误您的安排。然后给副总提出建议,比如,我部门小李下午正好没什么事,能不能安排他去,这样能保证您的出行时间,您看是我通知他,还是您直接安排他?
第四,还有一种情况,你按照轻重缓急程度,可以向一把手或二把手沟通一下,只要是出于公心,出于优化任务安排,两位领导都会理解的。你即使先办副总的事情,也可以向一把手说一句,李总有个急事,我先去处理一下,您的任务我完几分钟回复您。或者,请副总给一把手打个招呼,副总找一把手,我先让小张去办一个事。两个领导之间沟通好了,你才是最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