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糖尿病 眼底(糖尿病与眼底有何联系图片)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2-09 15:00:45 浏览量(来源:小薛

    [摘要]糖尿病与眼底有何联系?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视物模糊、视物不清,严重的可出现失明;用眼底镜检查可能出现眼底的出血、渗出和动脉瘤等情况;早期发现、早期...

    糖尿病与眼底有何联系?

    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视物模糊、视物不清,严重的可出现失明;用眼底镜检查可能出现眼底的出血、渗出和动脉瘤等情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会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就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变形、复视、飞蚊症,严重会失明。

    发现糖尿病后,坚持每年一次查眼底,非常重要!

    我认识一位年轻有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不听医生忠告,拒绝药物和饮食控制,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50岁就不可逆的眼底损害,失明了,55岁因糖尿病心肾损害死亡。朋友们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一定要重视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与眼底有何联系?

    有些患者不明白,

    孙医生,我只是血糖高,为什么我的眼就会看不见了呢?

    这就是常说的血糖高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啊!看不见是因为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严重了啊!

    糖尿病人中很多人就是眼睛看东西异常来就诊的,这其中有新发糖尿病人,也有患病很多年的病人。

    首发常见的症状就是视物模糊,病程久、病情重也是视物模糊

    在糖尿病发病之初,很多的主诉就是看东西模糊。这是因为房水(眼睛里的一种液体)和血液的含葡萄糖浓度是一样的。这样在血糖增高的时候,房水中的葡萄糖也在增多。简单的说就是你隔着糖水看东西和隔着清水看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血糖下降以后,很多人就会感觉看东西清楚了很多,就是这个原因。


    而以后随着病程的延长,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的话,不光看东西会再次模糊,视力还会逐渐的下降。也就是糖尿病导致了眼底,大部分是视网膜的病变。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

    临床上,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已知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24-37%,新诊断的糖尿病人群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3-13%。可见糖尿病合并眼病的人群还是相当多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毛细血管壁细胞代谢紊乱、自由基氧化作用、凝血-纤溶系统紊乱、促新生血管的生长因子增多、局部RAS系统异常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还会引起眼内压升高、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动脉和静脉闭塞也是糖尿病人比较常见的病变。

    所以要定期进行糖尿病人的眼底检查,目前多采用直接眼底镜检查,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眼底荧光造影。

    眼底经常会发现这些病变情况

    通过这些检查,在眼底经常会发现这些病变情况:

    微血管瘤

    在眼睛视网膜后极、视盘和黄斑周围,可见小的、红色的视网膜内病变。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微血管瘤眼底荧光造影的表现为荧光素渗漏。微血管瘤越多,进展至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越大。微血管瘤本身不会减弱视力,如果病变部位在黄斑区,即使病变非常小也会明显影响视力。

    硬性渗出

    硬性渗出是由渗出的血浆蛋白形成的蜡黄色点或斑块,类似于微血管瘤,也发生于视网膜病变早期,而且除非发生在黄斑部位,通常不会影响视力。

    视网膜出血

    视网膜出血是由视网膜深部的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它比造成微血管瘤的毛细血管位置要深。表现为出血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火焰状出血,形状不规则的深部出血、大片、黑色的群簇出血。

    棉絮状斑

    棉絮状斑往往伴随有增殖型视网膜病变前期,当数量超过5处病变时,就提示视网膜病变呈快速进展。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包括来源于静脉血管的视网膜和视盘的新生血管。增殖期视网膜病变通常由于缺血视网膜释放的生长因子所导致。增生的血管位于视网膜前,及视网膜和玻璃体后方之间,因此坑会导致视网膜前或玻璃体出血。增殖型视网膜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中都比较常见。

    黄斑病变

    黄斑病变发生于中央凹或中央凹附近的视网膜病变。临床上比较常见。VADT研究人群中约10%有黄斑病变。视力受损通常有黄斑水肿、缺血导致。两者均不能通过直接眼底镜检查做出诊断。光学相关断层技术是目前评估和监测黄斑水肿最重要的技术。黄斑缺血可通过荧光血管造影来明确诊断。

    严重糖尿病眼部疾病是指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或黄斑病变所致的视力丧失。

    视网膜血管撕裂

    所有类型严重视网膜病变共同具有的视网膜缺血可诱发血管纤维化反应。纤维组织进而引起牵引效应,也就是说视网膜血管撕脱、视网膜剥离及虹膜新生血管形成。

    视网膜血管撕裂可导致出血,包括视网膜前出血,出血掩盖黄斑区,可表现为急性视力丧失。出血在其他部位,可能仅出现“飞蚊症”。

    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出血一般为大面积出血,导致急性视力丧失。出血自发吸收以及视力改善通常需要数月,而且有再次出血的可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以上病变的出现治疗方法主要是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治疗可使严重视力丧失的发生率下降约50%,但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治疗手段,因此患者要理解这种治疗手段只能稳定而不是改善视力。通常每只眼睛需要2000或者2000以上的视网膜灼伤(想一想多么可怕),通常分4个象限,要4次才能完成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的条件和医生的技术都有严格的要求。

    一些药物现在逐渐应用于临床,雷珠单抗是一种新生血管抑制药物,可以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抑制眼内新生血管的生长,主要用于湿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等情况。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维持视力,但是价格较高,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

    如何减缓或者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可怕的是,视力的下降是逐渐出现的,就像温水煮青蛙,当你感觉视力下降的时候,可能视力就无法挽回了。而且,当糖尿病的眼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脱离糖尿病的发展轨迹,自行向严重眼病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血糖降至平稳也挽回不了视力严重下降的后果。

    糖尿病眼病体验仪器应该是一种对患者进行警醒教育比较好的。在视力尚可的时候体验一下模糊的感觉,非常简单或者说非常简陋的仪器,很能说明问题,不知糖尿病人是不是就能认真的控制血糖,不致让自己逐渐滑向黑暗的世界呢?

    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增殖型改变与严重冠脉病变有关。因此要对这些患者进行心脏病的筛查,同时也需要进行高水平的糖尿病综合管理。

    因此单纯的糖尿病患者就诊于糖尿病门诊的眼科并发症不多,很多患者因视力下降就诊于眼科门诊,而就诊于眼科门诊的患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吸烟的患者较多。

    DCCT研究证实,血糖是1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也可能是唯一的促发因素,而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言,多因素综合管理至关重要。

    DCCT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可以延缓背景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速度,UKPDS研究中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干预组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只对轻中度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减少临床结局,但是当进展到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时,即使是良好的血糖也很难产生延缓进展的效果。

    ACCORD Eye研究显示对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戒烟,因为吸烟与增殖期改变和视力受损严重相关。

    综上所述:

    糖尿病与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发病10年都存在了视网膜病变,应该在早期就采取有效措施平稳血糖,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每年进行一次眼底的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出现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时,应尽快进行激光的光凝治疗,来进行视力的保护性治疗。当眼病发展到增殖期病变时,视力下降明显时,几乎没有太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问题请留言,必复!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