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排序)

    栏目: 房产 日期:2022-10-03 00:09:41 浏览量(来源:小祁

    [摘要]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排序),关于《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排序)》的内容介绍。地球氧气有只有百分之30会不会氧气中毒 很可能会的。地球大气层中原本没有游离氧气。到2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

    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排序),关于《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排序)》的内容介绍。

    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地球生物的氧气含量排序)

    地球氧气有只有百分之30会不会氧气中毒 很可能会的。地球大气层中原本没有游离氧气。到2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利用光能的微生物,把氧气作为代谢废弃物排放出来,地球上才有...

    地球氧气有只有百分之30会不会氧气中毒

    很可能会的。

    地球大气层中原本没有游离氧气。到20多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利用光能的微生物,把氧气作为代谢废弃物排放出来,地球上才有了氧气。氧气的出现,曾造成地球上大量生物的死亡,这个叫做“氧中毒事件”。直到地球上大部分生物适应了氧气的存在,生物才开始大规模进化的。

    氧气含量高一些,对生物生存还是有好处的。在3亿6千万年前的石炭纪时期,由于地球氧气含量达到25%以上,于是那时候整个地球真的不仅存在着巨型植物,还存在着巨型昆虫,然后到了侏罗纪就有了巨型恐龙。也就是到了侏罗纪晚期,地球气候发生巨变,氧含量下降,也是巨型生物大量死亡和灭绝的原因之一。

    科学家研究认为,只要大气中氧含量在30%以下,对生物生存(包括人类)还是好处多于坏处。但如果达到30%以上,可能就是坏处多于好处了。如果达到40%,大多数生物(包括人类)将发生氧中毒,就无法生存了。

    首先,氧气增多了,生物氧气中毒的风险也会增大。氧是一种活泼元素,大多数动物的呼吸系统都可能被氧气氧化,产生一系列病变。皮肤裸露的动物(如人类)的皮肤也会被氧化,可能表现为皮肤加速老化,更新不足,对外界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抵抗和隔离能力减弱,疾病明显增多。这些适应不了环境的动植物、人类会被直接抹杀,然后存留下来的生物体积会逐渐变大。

    另外,氧气增多了,自然火灾也会频繁发生。更重要的是,一旦森林发生大火后,人类很难将其扑灭,毕竟氧气是燃料充分燃烧的关键养分。所以,到那时候估计森林变火海也是家常便饭。

    不过氧气变多后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肿瘤疾病减少了。这是因为氧气增多会使可以摧毁肿瘤的自由基变多。但这是动物适应了高氧气含量的大气环境之后的事,是一种长期进化的结果。

    地球历史上含氧量最高是什么时期,含氧量为多少

    地球历史上氧气含量最高的时期有的研究认为,可能是在石炭纪末到二叠纪初。或是在石炭纪达到了顶峰,大约三亿年以前,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了35%。

    并且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伯纳教授等研究人员分析化石琥珀里的气泡后认为,人类文明史之前的氧气含量曾高达30%以上,如今则只有21%,也就是远古时期人们呼吸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比今天要高约50%!

    “历史”这把尺子考量的时间长度可长可短,如果是从地球史、生物史这一宏大的时间尺度来看,地球上氧气含量的比例变化非常大的。

    从最开始地球刚诞生时的几乎没有氧气(约40亿年前),到后来的1-3%的氧气含量(约24亿年前),再到后来的10-12%(约7-6亿年前),地球历史上氧气含量最高的时候大约为35%(石炭纪晚期,约2亿8千万年前)。

    随后氧气浓度剧烈下降到约11%(此时发生了生物大灭绝,约2亿5千万年前),再后来氧气浓度逐渐上升(有波动),逐渐稳定于今天21%的水平。

    相对于几十亿年的地球生物史,几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和几千年的文明史都可谓沧海一粟。在几百万年的人类史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其实也有较大变化。

    扩展资料:

    石炭纪是植物世界大繁盛的代表时期。早石炭世的植物面貌与晚泥盆世相似,古蕨类植物延续生长,但只能适应于滨海低地的环境;晚石炭世植物进一步发展,除了节蕨类和石松类外,真蕨类和种子蕨类也开始迅速发展。裸子植物中的苛达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成为造煤的重要材料之一。

    石炭纪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随着陆地面积的扩大, 陆生植物从滨海地带向大陆内部延伸,并得到空前发展,形成大规模的森林和沼泽,给煤炭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石炭纪成为地史时期最重要的成煤期之一。

    此外,石炭纪也是地壳运动频繁的时期,许多地区这时褶皱上升,形成山系和陆地,地形高差起伏,使地球上产生明显的气候分异。按照地理环境的不同,科学家们根据石炭纪的植物分布特点划分出各具特色的植物地理区,每一植物地理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植物群(flora)和一定的生态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炭纪

    地球氧气含量资料

    地球大气组成中,77%是氮气而21%是氧气,再来就是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及水气。地球初形成时的大气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过它们大多已被碳酸盐类岩石给结合,其余的则是溶入海洋及被绿色植物耗尽;如今板块构造运动及生物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消长的持续主控者。大气中存在的水气及微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表温度极重要的作用,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大约35℃,否则地表的平均温度将是酷寒的 -21℃! 若没有水气及二氧化碳,海水会冻结,而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将无从开展。 此外,水气更是地球水循环及天气变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