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戚请你吃的最寒酸的一顿饭,是什么样子的?260元的礼物就让吃了一碗鸡蛋韭菜馅饺子,这是我吃过最寒酸最尴尬的一顿饭,快20年了,这件事让我明白,有些客气话不要当...
亲戚请你吃的最寒酸的一顿饭,是什么样子的?
260元的礼物就让吃了一碗鸡蛋韭菜馅饺子,这是我吃过最寒酸最尴尬的一顿饭,快20年了,这件事让我明白,有些客气话不要当真,你不强大你拿的东西再多别人都不会重视你。
2019年,我去西安工作,本家的一位奶奶在西安多年,多次给我父母说,邀请我去她们家做客.出于礼貌也因为是长辈,在一个周末,我拿着买的260元的礼物到了她家,饭桌上是一碗鸡蛋韭菜馅饺子,我沉默了,当时想立马离开。
我是家里的老大,兄妹三个,从小我就知道农村的孩子,只有好好学习才有出路。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作为农民的父亲,每逢到农闲时候去外做木工,泥瓦工,一是来赚钱买地里的化肥,二是挣我们兄妹三个的学费。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父母说,我这个本家奶奶很早就去了西安,在西安的市区买了一套房子,等待着拆迁。
也是机缘巧合,我大学毕业进了一家大规模的三方物流,郑州分公司工作了半年,为了发展我选择去了西安分公司 也很幸运,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勤奋刻苦,我从基层核算做到了中层的管理者。

19年6月,毕业不到一年的我,已经做到了专职客户经理岗位,负责分公司的运营,业务深挖,开票回款工作。每个月工资2000加上季度提成,每个月我都可以拿到3千五百元的工资,这在我们村那也是先例,不说多优秀至少很少有大专生并且是二批大专进入到全国有名的大公司,一个女孩子可以拿到这么高的工资,就是靠勤奋,吃苦,一点一点十二点的熬夜,别人负责一个客户需要一个月上手,我10天就可以熟练操作,我们总部的财务总监专门写文章夸奖我业务能力强,还认真负责。

那个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一直认为,能力是赚钱的基础,吃别人不能吃的苦,才可以大有作为。
领导给我安排一项工作,我从来不问工资,当我把业务做好,都是我找领导谈工资,我有这个底气,现在也一样。
在我们分公司,我也是小有名气的人,积极向上正能量,客户给我的评价就是,交给她,我放心,很负责很细心业务能力还强。
父母给我说了几次本家奶奶让我去她家的事情。我想着去看看,也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我换了新衣服,专门前一天给本家奶奶打了电话,专门去超市买了最贵的奶,火腿,牛肉 一共四箱,还专门找了公交线路,从起点到终点,导了四次车,经过一个半小时,到了本家奶奶家附近。
下车后,我就和本家奶奶联系,她没来接我,给我说如何如何走到她家里。
本来我是想给她说我拿的东西多,让她来接我一下,但是欲言又止,就这样,我边走边问路,提着东西走走歇歇,那一刻,我已经有想返回去的冲动了,感觉不像爸妈说的那么热情,估计人家也就那么一说。

既然来了再返回去也不是那么回事,于是我硬着头皮来到她家门口,来到一个胡同里,才看到她们家门口。
我叫了声奶奶,只见她从屋里迎接了出来,我记忆力很好,虽然是在我六七岁的时候见过,大概模样我还是认得的
这位本家奶奶笑着把我迎进屋内,我看到客厅的桌子上有饺子馅,正在包饺子,鸡蛋韭菜馅。
闲聊了几句,说了几句小时候的事情,这时候本家奶奶的儿子 也就是我的叔叔回来了,我不太认识他,因为从小我没见过,他一直都在西安住。
打了个招呼,继续沉默。本也不熟悉,也没有共同语言,真的太尴尬,心里一万个想,要知道这情况不来了。
等了一会,饺子下好了,本家奶奶先给那个叔叔舀了一碗饺子,说,你叔要上班呢?我笑笑没说话。
第二碗饺子给我舀的,我接了过来 吃了一口,有点咸。
本家奶奶给自己舀了一大碗,说,吃吧,吃吧,不够锅里还有。
我笑着说,够吃,够吃,心里纳闷了,就这?只有饺子?没有菜?

确实没有菜,现在我才感觉,估计人家就是那么一说,让我来她们家,根本都没准备啥,想着我来估计也不会拿啥东西。
那是我吃的最贵的一顿饭,我拿了260元的礼物换了一碗饺子,还是韭菜鸡蛋的。
从那以后,我看到韭菜鸡蛋的饺子,我就想起了这件事,并且我对韭菜鸡蛋饺子很是抗拒。
要知道,我姥姥,一个农村老太太,一个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老奶奶,招待亲戚也是几个菜,有菜有肉的,要说我这本家奶奶条件差吧,人家住的是独门独院。
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人家根本就不重视你,可能在她的印象中,我们家很穷,我去她们家随便招待一下就可以了,随口那么一说,我们还真当回事了。
说实话,要知道260元礼物,坐公交一个半小时,还自己边问边打听才到她们小区,我肯定不会去的,我就是自己花100元钱,也是有鱼有肉有菜。
吃过饺子,我借口公司还有点事情,就离开了,她送我出门,还寒暄到,要不要我送你去公交站,你都知道的哈。
无语至极,是的,我当然知道,不就是我自己找过来的么?
直到今日,我每每回想起来,还记忆深刻,只是这回忆不那么美好,但是我把这作为我努力的动力,我告诉自己,要活出个人样,要让别人刮目相看,之所以她只拿饺子招待,估计本身就对我们家不是那么的看重。
回到公司,我就把去的情形给我父母说了一遍,父母啥都没说,只是安静的听着,良久才说,以后不要去了。
我在西安一共工作了三年,再也没去过这个本家奶奶家。也是因为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让我进修了本科,因为工作出色,我做到了分公司副经理的岗位。
后来,这位本家奶奶的大孙子大学毕业,小半年都没找到工作,最后还是托我帮他找的工作。
那一次,在电话里,这位本家奶奶激动的说,你一定要来,我这次给你炒多点菜,一定要来啊!
我借故工作太忙,走不开为由,拒绝了本家奶奶的热情邀请,也是在那一刻我明白,那次去她们家那次,是因为她不知道我工作那么好,只是让去他们家吃一顿饭而已,她不是不知道招待客人要炒几个菜。
给父母争气,给父母挣面子,这是我从小到大的愿望,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青春于蓝胜于蓝,作为孩子我们就要让看不起我们的人对我们刮目相看。
有些人是真客道,看中你,有的人就是假客道,不要把别人随便说的话当真,也不要假热情待人,人与人的信任就一次,你虚情假意换来的是别人把你拒之千里,再也不会和你交心。
亲戚请你吃的最寒酸的一顿饭,是什么样子的?
大年初一,三奶奶留我们吃午饭,看到桌上的饭菜,众人掉头就走。
刚结婚第一年过年,初一一大早就被婆婆叫醒了。“小宇,快起床啦!我们回老家去给大伯他们拜年,约好的吃早饭呢!”
听到婆婆的呼唤,我立马响应,“马上就好,妈,你楼下等等我们。”然后,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弹了起来,接着,一阵急旋风摇醒了身旁鼾声如雷的老公,“臭猪,起床去吃大餐啦!”
老公的老家坐落在湘西土家族小镇的大山里,我最喜欢跟着他回老家了,空气倍儿好!
我们的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绕来绕去,透过车窗望向远方,云雾缭绕,云层下的山峰若隐若现,宛若置身仙境一般。
路旁的森林里时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空气里弥漫着冬日露水的清新,忍不住探出头迎风感受这春露的浸润,不禁感叹:真是“洗肺”的好地方!
一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大伯家。老公家是个大家族,叔伯婶子堂哥堂姐弟弟妹妹凑一起得有四十几个人,挤满了大伯家的小院儿,好不热闹!
小孩子们都守在电视前看动画片,眼睛都不眨;女士们进进出出的忙活,帮着伯妈准备丰盛的饭菜;男士们则团团围坐在火炕旁聊天侃大山。
在大伯家吃完早饭后,太阳也升起老高了,大家纷纷转移阵地,提着椅子到小院儿里的谷坪上晒太阳,春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不刺眼,空气中飘来阵阵油菜苗的清香,安逸。
婆婆约着几个叔伯婶子去拜年,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其实目的地不远,就在距离大伯家50米的地方,拐个弯儿就到了二爷爷的家门口。
婆婆悄声给我说:“这是爷爷(老公的爷爷奶奶都不在世了)的二弟弟家,你等会儿称呼“二爷爷,二奶奶。”“好。”
二爷爷家是一栋独栋别墅,大大的院子用高高的栏杆围了起来,入户处是一大片青青的绿草地,从外面看,很气派,院子里停了好几台小车。

听到我们喊“拜年啦”的声音,从屋内走出来一群人,都是二爷爷他们的儿女和媳妇女婿,还有孙辈们,他家好热闹。
二奶奶家的姑姑似乎也是好久没见伯妈婶子她们的样子,彼此询问着一些近况;二奶奶忙着给大家端茶水和点心,我则有点尴尬地坐在一旁,听大家聊着天,礼貌地微笑着,因为都不熟悉,略显拘谨和尴尬。
二奶奶留大家吃午饭,众人便支棱起桌子,三三两两的玩起了牌。婆婆和伯妈婶子约着去给三奶奶拜年,“去三婶儿家绕一下,来了二叔家不去她家又不太好,待会儿来二叔家吃饭。”
“小宇,要不,你就不去了,有点远。”婆婆有点面露难色地跟我说。“没事,我跟你们一起去。”上了桌子打牌的叔伯都表示不去了,家里派个女代表就行。
我老公不打牌,也跟着我们一起去三奶奶家。我以为再远也不过一里路,结果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攀爬而上,走了许久都没到,我的皮靴上沾了满脚的泥。
“刚不让你来就是这意思,这路难走,又全是泥。”在一个坡路上,婆婆拉着我的手气喘吁吁地说。
“妈,咋三奶奶家住这么远?我还以为挨着二奶奶家不远呢!”我有点好奇地问道,心想着:以前的家族,几兄弟成家后不都是挨着建房的吗?
“唉!等下到了你就知道啦。”婆婆还卖了一个关子。
“还有多远哦?”久不运动的我感觉大腿肌肉有点酸疼了。
“快了,你看那边有一片竹林,就在竹林那。”循着婆婆的指引望过去,我看到了掩映在竹林里的一栋小木屋,很古老的样子。
我们一行人继续在山林穿行,绕了一大片竹林后,看到了一方池塘,一棵大柿子树,还有平地上的小房子,眼前瞬间豁然开朗,终于到了三奶奶家。
“三爷爷不在了,等下别乱问。”婆婆悄悄给我说。“嗯,知道了。”
“三婶儿,拜年啦!”伯妈一边喊一边推开了半掩的木门,门嘎吱作响。屋内没有动静,我环视了一下,这是一间家徒四壁的老房子,但屋内被打扫地一尘不染。

“不在家?”伯妈3间屋子都找了下。“应该就在屋旁边,这火炕的火还热热的。”婆婆说道。
“三婶儿,三婶儿!”大家沿着池塘旁的小路往屋后的菜地走。大家都说三奶奶应该是去菜地里了。
“哎!”果不其然传来了回应声。不一会儿,就看见三奶奶的身影了,只见她提着一篓子菜,一瘸一拐地往家走来。见到我们,脸上堆满了笑容。
“说了这路难走,要你们不用给我拜年了,你们还是来了,快进屋里坐。”三奶奶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大家则用门口的干树枝刮着脚上的泥。
“没事,没事,我这屋里天天落灰,还怕弄脏你们的鞋子。”三奶奶拉着大家进屋里坐。
“三婶儿,你腿疼好些没?腿脚不方便,结冰路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别摔跤了!老人家摔跤了可麻烦。”婆婆关切地询问着三奶奶。
“没事,我小心着呢。这是你儿媳妇哦,长得好。上次我住院,你家娶媳妇我没去,别怪罪。”三奶奶笑意盈盈地看着我。“三奶奶好。”“好好好,进屋里坐。”
“没事,没事。您是长辈,今天带她来给您拜年。”一行人说着来到了三奶奶烤火的房间。大家在黑漆漆的屋子里找到一张桌子,把手里的礼物放在了上面。
三奶奶搬来椅子,拿着一件旧衣服不停地擦拭着,“你们每次来还给我带东西,这怎么好意思哦?我这好久没来人了,椅子也落灰了,今天都在这吃饭,我这就去做。”
“三婶儿,你来烤火,不用做饭,等下我们去二叔家吃午饭,刚都说好了的,你也一起去。”伯妈说道。
“那怎么好意思?每年都来给我拜年,却不吃饭。今天孙媳妇第一次来我家,怎么着也要吃顿饭。”说着,三奶奶就一瘸一拐的开始去忙活了。
“真的不用,三婶儿,你来坐。我们坐一下就下山了。你要做的话,只做你自己的啊。”大家都叫三奶奶来烤火,她仍然坚持着在里屋洗洗切切。因为屋内昏暗,我们便搬了椅子到外面来坐。
不一会儿,伯妈收到了大伯的信息,“二叔家饭做好了,叫我们去吃饭,看这一桌子菜,都是海鲜大餐,我们这可难得吃到。”
伯妈把大伯发来的视频里那一大桌丰盛的美食传阅给大家看,小姑说:“二叔家有钱,他们家在深圳天天都是大鱼大肉和海鲜,一年才回来一趟,我们难得吃到他家的大餐,走,吃大餐去。”

一行人进屋里给三奶奶辞行。“三婶儿,你跟我们一起下山去二叔家不?我们去吃饭啦,过些天再来看您哦。”
“就在这吃,我都快做好啦。”三奶奶挽留着大家,拿手在围兜上反复地擦拭,揭开了火坑边炖着的一个锅子。
众人瞄了一眼锅中的餐食,连忙往外走,“不了,不了,三婶儿,早上就说好了在二叔家吃的,我们过几天再来看您。”说着,大家纷纷往屋外的小路走去。
三奶奶追出来,扬着手继续挽留着大家,“别跑,就在这吃,我都做好了。”看着大家的背影,三奶奶眼里满是落寞。
“三婶儿,这是小宇他们的一点心意,你收好,平时自己买点好吃的。”婆婆从兜里拿出一个红包,快速地塞到三奶奶手上。
“不用,不用,留你们吃个饭,都跑得比兔子还快,年年如此。明年你们都不用来给我拜年了,难得走这趟路,来了我也做不出一顿像样的饭。”
三奶奶执意不要红包,抓着婆婆的手,絮叨着。我发现她的眼眶都湿润了。
“妈妈,要不,我们就在三奶奶这吃吧,都做好了。二爷爷家那么多人,也坐不下。”我看着婆婆,想征询她的意思,婆婆望着我,有点犹豫。
“那好,三婶儿,你不嫌麻烦的话,我们在您这吃饭。”
“不麻烦,不麻烦,我饭做好了就是要留你们吃的,只是我这饭菜对不住人啊!”三奶奶声音有点哽咽。
“我最喜欢吃红薯了。”老公连忙说道,他也跟着我们留下来了。
一张油光泛青的小方桌,上面简简单单几个青菜,锅子里焖着的几颗大红薯和南瓜,还有一碗掺杂着花生粒不知名的青菜糊糊饭,这就是我们在三奶奶家吃的过年饭。

“筷子和碗我都用热水烫过了,我这没啥好吃的,我老了没喂猪,没杀猪,连肉都没有,对不住了!”三奶奶一边给我们递碗,一边抹眼泪。

“好吃,好吃,这比吃肉有味多了,最主要是健康。三奶奶,你也吃。”我夹起一块南瓜大口吃着,莫名地眼睛有些温热。“是的,三婶儿,你自己种的红薯,自己种的菜,吃着健康。”婆婆也连忙说道。
“你们觉得好吃就好,喜欢吃就好,多吃点。”听到我们说好吃,三奶奶的脸上又出现了笑容。

我们一家人陪着三奶奶吃了一顿热乎乎的家常饭,青菜饭看着不好看,没想到吃到嘴里满口留香,红薯和南瓜也很清新,满满都是大自然的味道。
“我这老了,腿脚不方便,很少下山,你们给我钱了,我也难得下山去买东西吃。钱我一分都不要,你们来看我,陪我坐一坐,在我这吃顿饭,我就高兴。”
临走时,三奶奶看我婆婆把钱压在桌子上,追着又给塞了回来。
一个红包推来推去,三奶奶突然把红包塞给我,“按老规矩,新媳妇进门,我这做奶奶的要给红包,那我就把这心意还给孙媳妇。祝你们日子越过越好!”
“不要,不要,三奶奶,这是专门给您的。”我赶忙回绝。
“老来难啊!想做人做不起,我自己拿又拿不出,现在回送给你一个心意,你不接受,我这心里难过啊!”三奶奶又开始抹眼泪。
“小宇,那你就收下吧。”婆婆发话了,我只好接过红包,“谢谢三奶奶!”三奶奶立马又喜笑颜开了。“好好,谢谢你们来看我,谢谢!”
我借着去上个厕所再下山的名义,又进屋悄悄把这个红包压在了三奶奶的桌子上。
三奶奶一直颤颤巍巍地把我们送出老远,让她回去,她老人家站在山头久久不愿转身。
在路上,我好奇地询问婆婆:“为啥二奶奶和三奶奶家家境差别那么大?”
“她一个人不容易啊!以前也是住在山外的,家里条件还不错,后面家里出事了。你三爷爷走得早,三奶奶的儿子前些年得癌症,走了。三奶奶当时为了救儿子的命,把房子卖了,这里是他们的老家。”
“儿媳妇呢?就一个儿子啊?”
“儿媳妇改嫁了,把娃带走了。女儿嫁的远,好几年回来一趟,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了,想回来一趟难啊!”婆婆不再说,我也不再问,一路安静地下山了,内心却是充满了唏嘘。
都说“老来难,老来难。”什么是真正的老来难,可能就如三奶奶这样,老伴早逝,守寡的她又不幸面临了老来丧子,儿媳带走孙子改嫁,女儿远嫁难归的境遇。如今,一个人80多岁了身居大山深处,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三奶奶内心一定也是渴望着儿孙成群绕膝,可现实却是冰冷和凄凉。她看到我们的时候,眼里写满了欢喜,但也有着淡淡地忧伤,言语里全是谨慎和小心翼翼。生怕我们看不起她,或者是嫌弃她。
每一个人都会老去,当自己老了,无力前行的时候,生活总会褪去光鲜和靓丽,回归到最真实的状态。
当我们身边遇到这样孤身一人寡居,生活穷困潦倒的老人时,请给予他们关爱和尊重!守护他们那颗淳朴善良的心。
这顿春节的“团圆饭”,虽然寒酸,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知道这是三奶奶倾尽所有能拿出来的最好的食物。
这顿饭,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吃的人心里暖暖的。亲人之间的情谊本应如此纯净浓厚,不掺杂任何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