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能在较集中的几天里品尝各种品牌和风味的方便面,对不同产品的特点了如指掌;2.三个煤炉出售煤炉的售货员热情地向顾客介绍商品的性能:“这是一种最新产品,它最...
1.能在较集中的几天里品尝各种品牌和风味的方便面,对不同产品的特点了如指掌;
2.三个煤炉出售煤炉的售货员热情地向顾客介绍商品的性能:
“这是一种最新产品,它最大的特点是省媒,它比其它的煤炉能节省三分之一用煤。”
“我买三个。”一个顾客说。
“你家里几口人?为什么要买三个煤炉?”
“买三个,不就可以不用买煤了吗?”
3.从前一位老和尚,临终前对周围的人问了一个问题,也是他这辈子最关心最迷惑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四个字,恰巧发音是一个很出名的文人的名字-----你猜是什么问题?“莎士比亚?”
4.美国宇航员登上火星后发现一块石头上竟然有两幅画和一行阿拉伯数字,他们认为这是火星人曾经到达 过地球的历史记录。美国召集了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进行分析,始终破译不出那11位数字的意思。
有位科学家怀疑那两幅画是两个汉字,翻翻字典,肯定地说:“这绝对是汉字,这两个字的发音是‘办证’!”
5.nm妈找你小时候我在老家上小学,老师讲课都是用方言。有一次班主任老师不知道抽什么风,竟然用普通话教学,听得我们各种别扭。课讲到一半,老师突然来了一句:“×××,nm妈找你!”全班同学都愣了,傻傻地和老师对视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句话不是书上的,而那个×××就是我们班的一个女生!
6.方言——地方性综合大学的官方语言,区别于普通话,说明说话的人不是普通人,而是本地人。
疯子——外贸系学生对历史系学生的称呼,计科系学生对哲学系学生的称呼,中文系学生对外语系学生的称呼。。
图书馆——一个书的殿堂,在这里,书受到了如此的尊重,以至于桌子上放了书后,旁边的椅子就不能坐人了。
爱情——一种精神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有两个:毕业和婚姻。
周末——停止逃课。
教室——在这里,某个人的到场使他得到了满足感,而某些人的缺席也使他们得到了另外一种满足感。
外语广场——一个练习外语的地方,以前叫外语角,云南大学首先采用了这个名字。顾名思义,一个广场有四个角,即:英语角,普通话角,云南话角,以及海南话角。
食堂——一个定时高价出卖食物,免费赠送沙子、昆虫的地方。根据马克思的说法,食堂里的人都是一些无法无天的亡命之徒。(见《马克思全集》第一卷536页:“。。。如果有300%的利润率,他们就会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作者注)
内在美——另所有丑女孩足以拥有自信并战胜自卑的优良品质,尽管她们并不一定具有这种品质。
女人——一种比男人更高级的动物,这种动物的存在使达尔文的进化论受到了前所未有冲击。男人和女人并不是从同一个物种进化而来的,据说,她们来自水星。女人有很多种,很难分类,但根据外表、身材和年龄可大致分为两种:少女和妇女。
时尚杂志——女人最喜欢看的书,也可以分为两类:教女人怎么穿衣打扮的,和教女人怎么对付男人的。
大学——一种教育机构,教的是政治、哲学和历史。
学院——大学里的独立的分支机构,教的是厚黑学和现代足球。
7.某人穿越到大秦帝国。
“客官里边请,请问是打尖还是住店?”
“打尖!来碗西红柿鸡蛋面。”
“抱歉,客官,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西红柿现在南美洲才有,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土。小店目前只有鸡蛋,要不您点一个?”
“什么鸟店!连碗面都没有,馒头包子总有吧?上一屉!”
“这位爷,也没有。馒头包子得等到诸葛丞相讨伐孟获的时候才有,抱歉了您呢。”
“擦!你们不会只供应白米饭吧?”
“瞧你说的。咱是在关中,水稻原产亚热带,得翻过秦岭才能种,咱也没有。”
“去勒个去。。。那就来个大侠套餐吧,半斤女儿红,二斤熟牛肉。。。你捂我嘴干嘛?”
“客官,小点声!官府严禁私宰耕牛,被人告了可是充军流放的大罪,万万不敢啊!再说女儿红是吴越才有,咱是在关中!”
“得得得,酒我也不喝了,茶水总有吧?”
“茶?那玩意儿到汉朝才有,哪怕到唐朝也是士大夫喝的,咱也不可能有。”
“干!那就不吃饭了,来根煮玉米吧!看电视剧大秦帝国里不是有玉米地吗?”
“那是导演瞎拍。玉米现在还在墨西哥呢,要等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
“那上点水果吧。大热天的,来半个西瓜。”
“呃,西瓜是非洲特产,要到北宋末年,才从契丹传到汉地。。。”
“没有西瓜,苹果总有吧?”
“真抱歉,西洋苹果十九世纪才从欧洲传入中国。客官,您别点水果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像什么葡萄啦,芒果啦,石榴啦,草莓啦,菠萝啦。。。您现在都吃不到。”
“你他娘的店里到底有什么?”
“粟米的窝窝饼,您蘸肉酱吃,我还可以给您上一份烫白菜。”
“敢情你开的是麻辣烫啊?”
“瞧您说的,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我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
“没有辣椒,用大蒜也行。”
“真不好意思,大蒜的种子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小店只有花椒,只麻不辣。”
8.利用方音开玩笑隋人侯白、杨素二人友善。杨素是关中人,侯白是山东人。杨素常想用玩笑难住侯白,使他无话可辩。当时,关中方音说“水”为“霸”,而山东话把“拿去”说成“携刀去”。
杨素曾对侯白说:“山东人确实多仁义,向他借一样东西,会得到两样。”
侯白问:“怎么会得两样?”
杨素答道:“有人问一个山东人借弓,山东人说:‘携刀去。’不只是弓,连刀都给了,岂不是两样?”
侯白应声说道:“关中人也很聪明,问他一件事,他能告诉你两件。”
杨素问:“何以见得?”
侯白说:“近来有人问一个关中人:‘最近下雨多,谓水涨了没有?’关中人答:‘灞涨。’不仅渭水,连灞水都知道,岂不是两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