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签名
  • 格言大全
  • 名言大全
  • 笑话大全
  • 知识问答
  • 生活家居
  • 星座运势
  • 宝宝起名
  • 休闲爱好
  • 百科大全
  • 庆云旅游景点(庆云镇景点)

    栏目: 百科 日期:2022-10-02 07:38:59 浏览量(来源:小唐

    [摘要]庆云旅游景点(庆云镇景点),关于《庆云旅游景点(庆云镇景点)》的内容介绍。庆云旅游景点,以及庆云镇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阅读前请看目录...

    庆云旅游景点(庆云镇景点),关于《庆云旅游景点(庆云镇景点)》的内容介绍。

    庆云旅游景点(庆云镇景点)

    庆云旅游景点,以及庆云镇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阅读前请看目录一览: 1、庆云县有几...

    庆云旅游景点,以及庆云镇景点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阅读前请看目录一览:

  • 1、庆云县有几个旅游景点呢?
  • 2、庆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 3、庆云有什么旅游景点?十一想去庆云玩

    庆云县有几个旅游景点呢?

    石佛寺 庆云书院庆云水库唐枣生态园北海公园 庆云广场 香海禅林古枣生态园 海岛金山寺

    庆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庆云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夏属兖州,秦属齐郡,隋开皇六年置县。著名景点有海岛金山寺、香海禅林、唐枣、庆云宫、李之仪公园、吉祥园等。

    海岛金山寺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城北部,由一寺一街一园三部分组成,即千年古刹海岛金山寺、仿古商业街和吉祥园,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祈福旅游胜地,以其神奇的传说与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吸引着八方宾朋。海岛金山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净土宗寺院。古海岛金山寺建在古汾水河与鬲津古河交汇处的一座孤岛之上,故得名海岛金山寺。寺院始建于隋朝,唐宋时期最为兴盛,《金史·地理志》记载了当时的胜景:“地连千亩,建筑鳞次栉比,香火旺盛”,而民间更流传有“骑着毛驴关山门”之说。相传,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就在古海岛金山寺成长、学佛。寺院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贵宾楼等建筑气势恢宏,为仿古建筑中的珍品。宏伟的建筑、大气庄严的佛像雕塑、萦绕耳畔的经声佛号会将您带入超凡脱俗的美妙境界。

    香海禅林古枣生态园由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以景观化、生态化、人文化、休闲化为主基调,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自然枣林为载体,以山水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并融入了西游记中的部分故事传说,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唐枣,位于庆云县城西北11.5公里处,周尹村东北一里许,北傍漳卫新河。相传为隋末唐初所植,其绿荫红果惠及人间历千余载而不衰,实乃世之奇珍。据八十年代初期全国树论文集所载资料,唐枣为中华枣树之最,当受之无愧。

    庆云宫是在原泰山行宫的基础上恢复扩建的道家文化旅游胜地。原泰山行宫始建于明朝,在明清鼎盛一时,相传是碧霞元君暨泰山娘娘成仙得道之地。为了更好地弘扬历史文化,河北佰盛企业集团所属庆云县庆云宫项目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2009年正式施工,2015年9月正式开园。

    李之仪公园位于庆云县城西北部,南邻渤海路,西接青年路。公园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绿化景观面积28万平方米。依据北宋词人李之仪的爱情诗词,庆云人建起了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李之仪公园,亦被称为北海公园。“平湖荡波升秋月,渔舟唱晚映祥云”。在风光旖旎的公园北侧,依山傍水而建的“爱情长廊”,100个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以浮雕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每年农历七夕节都在这里举办鹊桥相会和大型集体婚礼活动,演绎“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爱情文化。

    吉祥园位于海岛金山寺北临,占地18.6万平方米,2008年2月动工建设,规划建设万佛殿、圆通殿、海岛湖、东西客堂、罗汉堂、假山等景点。圆通殿为双檐歇山式建筑,高27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殿内正面供奉着观音卧佛像,长17.3米,香樟木雕刻,外部贴金,表情生动,纹饰逼真,造型完美,为国内罕见。背面为泥塑海岛观音图,人物众多,场面壮阔,蔚为壮观。大殿东西两侧供奉观音32应身塑像,均为香樟木雕刻,外部贴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万佛殿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其外观参照北京天坛祈年殿,圆形三重檐攒尖顶式风格,高57米,外部全部用铜片包瓦,金碧辉煌,华丽壮美。万佛殿内供万尊小金佛和万氏宗祠牌位。

    庆云有什么旅游景点?十一想去庆云玩

    庆元古桥

    庆元木拱廊桥不但具有全国数量最多、历史最悠久、历史沿革最具连贯性的特点,而且全国现存寿命最长、拱跨度最大、长度最长的木拱廊桥均在庆元境内。

    其中,四座知名的古桥梁分别是:菇城镇的咏归桥,五大堡乡的淤桥、兰溪桥,竹口镇的后坑桥,均为大跨度伸臂木拱桥。其历史悠久,结构独特,造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而在中国桥梁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咏归桥:在县松源镇北,石龟背上。现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身四十一间计数十丈,造型别致,名为“咏归桥“。桥名语出《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句。

    咏归桥建桥五百多年来,历遭洪水、大火,几经兴废,至解放时仅留南岸到石龟上的左桥。咏归桥木构伸臂起拱,用大杉树搭成“喜鹊巢”,成弓状木拱桥,木拱不用一枚铁钉,横跨球山与石龟之上,桥面铺设石块,平坦坚固。

    桥上建造廊屋,覆盖椽瓦,桥檐略向河面伸展风雨板壁。两行廓拄与栏壁之间架设长凳,游人磅息其上,可览近山远岫,可观鱼游鸭戏。桥北首为两层建筑,名日“补天阁”,昔有衣带飘风的盼女蜗塑像。登阁远眺,自有一番情趣。

    后坑桥:在县城西北16.6公里,竹口村北。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长36米,宽5米。木拱结构,楹廊瓦顶。古朴清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8月30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曾在此袭击国民党军并活捉县长张志远。如今的后坑桥更显得古朴雅致,熠熠生辉。

    淤桥:在城东8公里蒙州溪上。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335、1340年),屡毁屡修。现存桥体系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为本拱伸臂廊桥,长36米,宽5米。现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