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北地道战旅游景点(河北地道战景点在哪里),关于《河北地道战旅游景点(河北地道战景点在哪里)》的内容介绍。河北地道战旅游景点,以及河北地道战景点在哪里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河北地道战旅游景点(河北地道战景点在哪里),关于《河北地道战旅游景点(河北地道战景点在哪里)》的内容介绍。
河北地道战旅游景点,以及河北地道战景点在哪里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清苑冉庄地道战门票多少,好玩吗 免费参...
河北地道战旅游景点,以及河北地道战景点在哪里对应的百科知识,萌娘百科()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清苑冉庄地道战门票多少,好玩吗
免费参观,不用门票,目前开放展厅和地道还有街上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好玩
地道战在河北什么地方
地址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
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冉庄地道开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扩建,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遗址整个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6万平方米。
冉庄地道战遗址的地道及工事以冉庄村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干线,长2.25千米。另有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和通往外村的联村地道4条,全长约16千米。纪念馆供游客参观的主要内容有: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地道遗址及地下作战设施和地上遗址保护区。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英勇斗争精神的历史见证。
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8月2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6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冉庄地道战遗址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什么县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民国二十七年即1938年冉庄地道开挖,民国三十二年即1943年扩建,于民国三十三年即1944年冬天基本完成。整个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6万平方米。冉庄地道以冉庄村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干线,长2.25千米。另有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和通往外村的联村地道4条,全长约16千米。
冉庄地道战遗址:
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8月2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6年12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冉庄地道战遗址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在抗战时期全村450户,当时地道口405个,其中用于作战的地道口30个,通往外村突围的地道口3个,其他地上地下各种作战工事140处。冉庄地道一般宽0.7至0.8米,高约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最宽的地方也只能勉强同时通过2人。
河北地道战介绍
冉庄遗址
冉庄(地道战重要标志之一)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广铁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东有保衡公路,张望公路穿境而过。 1937年“七·七”事变后,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于1938年春开始挖地洞,并由单口洞逐步发展成为双口洞、多口洞,最后挖成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整个村落设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并筑有多处战斗工事,构成一个立体火力交叉网。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还保留着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且在附近修复日寇侵华炮楼一处。展厅内珍藏着大批宝贵的地道战文物,辅之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展现当年情景,多处旧址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冉庄地道战遗址距北京200公里、天津210公里、石家庄180公里,西北距满城汉墓40公里,东北距华北明珠白洋淀50公里,是节假日和单、双休日旅游的好去处。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焦庄户遗址
焦庄户位于北京市顺义县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现属龙湾屯镇。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
197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焦庄户村在战争年代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
河北省都有哪些红色革命根据地
1、保定易县狼牙山景区
狼牙山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风光绮丽,漫山遍布苍松月柏,飞瀑流泉,拥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资源。
古称郎山,位于易县城西西南45公里处,五勇士抗击日寇舍身跳崖的英雄壮举就发生在此地,被列入全国一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点”名录。
山下建有“五勇士陈列馆”,半山腰有红玛瑙溶洞,景观神奇莫测,山顶有五勇士纪念塔,游客到此,缅怀勇士,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2、邯郸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涉县是边区根据地的腹心地、首府县,地处华北抗战前哨,为华北抗战战略要地。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师首长率领下,在抗战中艰难地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最巩固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行程了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
一二九师陈列馆以“我们在太行山上”为陈馆主题,分为四大部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向广大观众形象地再现了一二九师将士当年在太行山战斗和生活的精神风貌。
将军岭上安放这刘伯承、徐向前、李达、黄镇等将帅的灵骨,在灵骨安放处镌刻了将帅雕像和纪念碑,并建造了刘伯承元帅纪念亭。1990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刘伯承纪念亭”题写了亭名。
3、西柏坡红色革命根据地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1948年5月中旬,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4、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安葬着八路军副参谋长将军以及八路军前方总部、129师、经济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团职以上指挥员和著名战斗英雄等200多位革命烈士,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保定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位于阜平县城南20公里处,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北方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均设在这一带,被誉为“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
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共机关从陕北来到晋察冀的边区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审时度势,调整了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完整的保留着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机关旧址,也是毛泽东进京之前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居住旧址。
2005年8月,改陈扩建后的城南庄纪念馆更名为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6、保定清苑冉庄地道战遗址
位于清苑县境内,为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现仍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风貌和当年32华里的地道网,游客可体验磨盘地道、马槽地道、灶台地道等,敲响村头的大钟。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创举和典范,对发扬革命传统,宣传爱国主义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发扬革命传统,宣传爱国主义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曾有上万家媒体对冉庄进行宣传报道,并有十余部影视片在此拍摄。如《地道战》、《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战》、《刘关张传奇》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北省
冀中地道这个景区的简介怎么写
冀中的地道战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中部清苑县冉庄民兵挖筑地道对日伪军进行的作战。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冬初,清苑县冉庄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单口隐蔽洞(俗称蛤蟆蹲),很快遭到日伪军的破坏。民兵把单口隐蔽洞改造成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进行战斗,多数地道又遭到破坏。
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冉庄的地道也有较大的发展,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孙庄、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全长30余华里。地道一般宽1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争。
冉庄民兵依托地道,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在多次战斗中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1943年1月7日,30名日伪军进村抢掠,冉庄民兵利用地道进行作战,毙伤其4人。
1945年4月1日,日伪军500余人向冉庄发动进攻,冉庄民兵20余人利用地道进行作战,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