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是顶级的思维?大卫 • 舒尔茨在《大思想的神奇》一书中说:「决定成功的因素中,体力、智力、精力、教育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大小。」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
什么是顶级的思维?
大卫 • 舒尔茨在《大思想的神奇》一书中说:
「决定成功的因素中,体力、智力、精力、教育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大小。」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人与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查理 • 芒格说过:「如果我知道我会在哪里失去,那么我就永远不会出现这样一个地方。」
他在他的书里推荐过世界上最顶级的思维模型,我从他这些思维模型中提炼出了十个我认为最有效也是能马上运用在我们普通人身上的顶级思维。
一、「有竞争力的护城河」
在古代,城堡都会被护城河环绕起来,这样是为了能起到堡护城堡的作用。
护城河越宽,城堡就越安全,敌人也很难攻破城堡。相反,护城河太窄,就起不了太大的保护作用,因为敌人很容易就能穿过护城河攻进去。
如果城堡是一间公司,那护城河就是这间公司拥有的优势。一间好的大公司都会有无法被复制的竞争优势。
拿微信来说吧,他在自己周围就建立起了自己的护城河,如果他的用户想要换社交媒体,那会导致他们的转换成本很高,除非全部人同一时间一起换,但这件事情会发生的几率非常的低,而这正是他独有的竞争优势。
我们在制定策略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未来会建立起什么样的护城河,因为它会让你能够抵挡任何竞争者的入侵,确保你不会轻易的被打下去,让你能够长久的胜利。
二、「三个10原则」
我们大多数人做决定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不会考虑这个决定可能会带来的长远影响,而导致很大可能性会失败,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三个10原则」。
第一个10,这个决策在十分钟后会有什么影响?第二个10,这个决策在十个月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三个10,这个决策在十年后会带来什么影响?把这三个问题想透,其实很多的问题就变得很明朗,很容易做对决定了。
三、「非共识回报」
「每个人每天都会做很多的决策,而这些决策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你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你做的所有这些决策的质量。
人云亦云通常都是错误的,要有与众不同的观点。而要想获得成功,就不能跟共识为伍,而是要和非共识做朋友。「要想得到非比寻常的结果,就要做到既不会循规蹈矩,还要是正确的决策。」
这说起来很容易,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不多,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比较被动的,比较容易被大环境影响,只根据大众所认知的来做决策。「但是一旦你脱离了共识,那么你得到了回报将会被无限放大。」
四、「3的法则」
当你尝试去说服一个比较资深的人去做某件事的时候,你一定要给出三个原因。
「不是两个,也不是四个,是正好的三个原因。」
五、双目标清单系统。
有一个人找到巴菲特问他要怎么样才能成功达到自己的目标,巴菲特就让他去做一件事,让他把自己生涯最重要的25个目标写下来给巴菲特过目,然后再圈出他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五个,而这个人照做了。
巴菲特问: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
这个人回答:知道,马上开始做这五个目标,另外20个等空闲的时间再去慢慢的实现。
巴艾特听完后说:不不不,你搞错了,那些你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空闲的时间才来做,而是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不要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那些事情上。
这个原则很简单,就是「专注」,其实这20个目标也是你感兴趣的,因此,你会很容易找到各种理由在这些目标上花时间,而这些事情却在默默消耗掉时间,转移你的精力,拖慢你完成那五个目标的罪魁祸首。
「比起完全不重要的事情,这20个目标会更加危险。」
六、「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先从答案开始,然后分组论点,最后有逻辑的把论点做排序。」
我们在每一次跟人沟通的时候,都要把答案先快速的摆出来,而不是慢慢的接入答案。这样的话才能让每个人同步并保持一致,更方便,更有效的交流。
七、「直接责任人」
苹果公司发明了这样一个管理观念,在苹果公司谁负责什么永远都不会搞混,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直接责任人是谁,只要有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就能马上找到问题,然后纠正。
每一个员工也都没有推脱和偷懒的机会,并且限制一个项目最多只能有一个责任人,如果超过一个,那就等于没有直接责任人了。
「直接责任人能够高效率的加快决策流程,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会议。」
八、「博弈论」
「高手之间那些看不见的对决,他们往往还没出手就已经分出胜负了。」
如果两家企业的产品都不降价,那么大家的市场占有率还是一样,一起赚大钱。如果两家企业的其中一方降价,另一方价格却没变,那降价的那一方市场占有率就会提高,赚更多的钱。
如果两家企业都降价,那么大家的市场占有率虽然是一样的,但赚的钱却减少了。
喜欢下象棋的朋友知道,那些象棋高手在对决的时候,总是会在脑海里先预演对手的下一步会怎么走,把自己放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思考对手的下一步的下一步又是什么,然后制定策略再去拆局。
「博弈论」被认为是20世纪经济学最伟大的成果,目前应用的领域包括生物学、经济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军事、战略等等。
「博弈论」告诉我们要懂得选择一种能够让对方的护城河变窄的策略。
九、「团队中的团队」
这是一种把不同团队的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的运营模式。
每个团队里都会有一个负责人,这样的话,决策权就不需要集中在最高领导人的手里了,而领导人也只需要提供每个负责人支持,由每个负责人各自做决定。
换句话说,要学会「分权。」
十、「倾听、决策、交流」
这是推特的前CEO提出的一个沟通模型。
「首先倾听,然后决策,最后才交流,千万不能乱了顺序。」
而且他们之间不能相隔太长的时间,尽量缩短每一个步骤的时间差。要学会「多元化思维模式」,就要学习所有真正重要的理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维系统,并且用这个系统去研究商业上和投资上的重要问题,因为每一个理论都是从单一的角度切入去看问题的。
如果我们想要在自己的领域里超越别人,想要成功达到目标,你想要成为那1%,就有必要掌握「多元化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轻松的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今天分享到这里,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并且让你深有感触,希望能能够得到你的点赞支持。
什么是顶级的思维?
什么是顶级的思维?读完这位博主回答的全文,长时间沉浸在思考中,久久回味......要是能早几年读到该多好啊!可惜,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年轻的时不懂事,总是厌恶那些拜金主义。现在年纪大了,才知道年轻的时候实在是太天真了!
现实中,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都是浑浑噩噩,随遇而安,受家庭或者父母思维围墙的限制,很少有人能主动跳出来,做深度思考,研究人生的底层运行规律。而这确又非常重要,可以理解也磨刀不误砍柴工!
对于本中观点,加三条自己的看法:
一,原始积累阶段,一定要艰苦朴素;
二,最初的时间都不值钱,所以要乐于花更多的时间和功夫去赚取微薄的收入,以便于更快完成原始积累;
三,人性就是,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是从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解读,很少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而换位思考才是赚大钱的开始,合理的取舍与交换,才能迎来真正的辉煌。
要知道,我曾经就为了省5块钱走路一小时那个,如果那5块钱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他们就愿意花1小时的时间和劳累去换取(我那个时候一周的生活费才最低7.5,最高10块钱)。花钱买时间的人,是首先你的时间值得你花这个钱。说这件事的心得就是,挣钱!心无旁骛地挣钱才有资格爱人爱己[捂脸]~
关于父母和家庭的那几点,深以为然。补充两点:
1、绝大部分人即不够聪明,也不够用心,听说再多道理也是无法成功,再直白点:大部分人这辈子发不了财、成不了事,居然还有不少觉得自己憋屈,不必,都在你自己,首先认知很可能就是不够。
2、靠自己永远是第一要务,当然可以且必要去借助其它,他人、条件、环境、政策等等,但第一要务是靠自己,所以,很多很多提问的问题,别人给的答案,都不如你自己经历观察思考得来的,因为那才是你的,符合你的认知,也不要太指望啥事都从别人那儿得来万能的答案和指引。
最后,我一直认为,利他,且润物无声的思维是顶级的思维!当然,还需要更多的实践验证~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