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测速路段为什么要提示前方测速?就不怕车主刻意躲避测速吗?在我见过的国外,减速带的前方也会有路牌显著提示前方有减速带。这个提问我理解不是因为《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工作...
测速路段为什么要提示前方测速?就不怕车主刻意躲避测速吗?
在我见过的国外,减速带的前方也会有路牌显著提示前方有减速带。这个提问我理解不是因为《交通警察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有规定,而是问为什么这么规定。
在一个权力社会和金钱社会,很多人都领略过使用权力的爽——不用当官,就一个停车场收费的,也能对着司机们耍横。所以,惯常的思维变成了测速的目的是为了罚款。如果提前告诉他就罚不到款,以及,抓不到这些人就起不到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作用。
高速公路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效率。但效率的另一面是危险。交通管理的本质是安全与效率并举,并不是为了罚款。测速是交通管理手段,不是目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为了要效率不要命而超速,开过车都知道,很多时候是不知不觉的,特别是好车。
超速要处罚的原因是因为处罚比说教有用,但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从来没有疏忽,对于无心违法违规的人,处罚会激起负面情绪,对于互动型的人类来说,负面情绪并不只伤害有负面情绪的那一个人。
所以时不时的给个提示,让大部分人意识到自己超速了,回到安全驾驶模式——这才是交通管理的本质啊。
我常跑的地方是全国都常见的所谓大学城,建大学城是拓荒的好办法,尤其是初期,主道两边都还没有开发完毕,不必担心有车从旁边出来,但是红绿灯却一直在使用。有人觉得这种假路口又不会真会车,结果闯了红灯还真被罚。
最早我特别不理解这是为什么,一度也以为是为了罚款。毕竟停车起步很费事。后来时间长了终于体会到了,要是没有红绿灯,那就大撒欢了。这些灯,其实就是让撒欢的慢下来。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安全。
说到这里我一定要提一提减速带。我在国内从未看到哪里的减速带前方有提示,不知道是不是我见识少。我猜是因为学校门口、斑马线前等等地方的减速提示作用不大吧,于是减速带应运而生,大有一种“让你不减速!我崩死你!”的解恨感。而且我感觉人们发现了减速带的好处,于是大范围广泛使用。
可是减速带的目的不是为了减速吗?并不是为了把车子崩飞把轮胎崩炸或者说减少轮胎使用寿命吧?
所以我特别喜欢国外这种提示,以及他们这种非钢制的减速带,远远地就看到了。只要减速,车子会平稳通过,驾驶体验特别好。又要提到人类是种互动动物,我愉悦你愉悦,大家都愉悦。
我接触过的一些交警,身为交通管理者,也不知道这些交通管理措施的出发点是什么。他们很多人是基于自己的辖区事故率而进行管理,而不是基于交通管理的本质。我有时候想,不肯深入思考的人,那就只能使用这样的任务(事故率)驱动法了。不过追根朔源,有时候是上面单纯地用事故率、事故数量作为衡量交警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也许是他们没有深入思考吧。
总结一下,交通管理的本质是安全与效率并举,不是为了罚款,不是为了让司机们不愉快。
测速路段为什么要提示前方测速?就不怕车主刻意躲避测速吗?
测速路段为什么还要提示前方测速?就不怕车主故意躲避测速吗?
感谢邀请,交警宣传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罚款不是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自觉的遵守交通法…这句话实际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道路上安装电警抓拍,并不是只为了罚款,提示前方测速,也是围绕着这个本意,主要是时刻提醒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行驶。
当然,这句话每个人理解的不同,现实中,确实也有没设置路标提示,直接抓拍的,这或许就是管理上的漏洞,还有很多路段抓拍的设计问题,比如规定时速内突然降速规定等,这也是争议较大的地方,国家也有相关法律规定,用于抓拍违章的摄像头,包括所有常见违章,启用时必须公示,我们可以在报纸,交警公众号,新闻上看到,抓拍摄像头前200米设立警示牌,这些都是抓拍的前提。
这些都是为什么要提前设置路标提醒驾驶员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一些客观原因,也是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考虑到的,比如没有设置任何抓拍提醒,是不是驾驶员都不敢跑了,假想一下,一条宽阔的马路,全程看不到一处抓拍提醒,您开车会不会越来心里越没底,担心是不是已经违章了,驾驶员都这样想,一定会影响驾驶安全或者通行效率。
总之,有抓拍提醒是合理合法的,没有设置路标提醒才是违规的,但是在路上您能不能看到公示或警示牌,就要就看缘分了,对于隐蔽抓拍导致的违章,理论上是可以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