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哪些与亲家相处的禁忌?亲家是两个原本陌生的家庭,因为一对新人的结合而组成最陌生的亲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关系。过去,儿女亲家很少来往,除非一方有婚丧嫁娶...
你知道哪些与亲家相处的禁忌?
亲家是两个原本陌生的家庭,因为一对新人的结合而组成最陌生的亲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关系。
过去,儿女亲家很少来往,除非一方有婚丧嫁娶的大事,另一方才会登门拜访,否则基本老死不相往来。
但80年代计划生育,每家就一个孩子,亲缘关系减少,亲家两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儿女的小家庭上,就带动了亲家之间的频繁走动。
关于亲家相处,我认为有几点禁忌:

1.亲家之间不要走动太勤,关系不要太密。
有些亲家那叫一个亲热,逢年过节就凑在一起,以为是其乐融融关系亲密,其实是越界的表现,容易滋生矛盾。
我同事刘姐,和亲家过往甚密,他们建了一个群,逢年过节在群里发红包;经常相约打麻将吃火锅;一起旅游,春天去看桃花秋天去看红叶,走的特别近。
她女儿生孩子,为了更好的照顾产妇和新生儿,她和亲家母同时入住女儿家。就因为怎样带孙子发生分歧,她和亲家母吵的不亦乐乎,现在别说想约旅游了,连话都不说了。
最终女儿女婿让她俩各回各家,不让她们掺和小家庭的事儿。
现在说起这事儿,刘姐还特别生气,觉得以前跟亲家关系那么好,现在连个电话都没有,心里特别沮丧。
这就说明走得太近了,没有界限感,小两口有困难,需要老人帮助,一家帮忙另一家就要回避,否则只能不欢而散。

2.亲家之间不要有任何感情瓜葛。
同学和她女儿已经3年不说话不来往了,女儿即便从她门前经过,都不进来看她一眼。
同学丧偶,女儿公公离异。婚后小两口挺孝顺,逢年过节就把两人叫到家里聚餐。
时间久了,她居然和亲家公看对眼了,私下同居了,小两口知道后也没说啥。
两人过了一年多,她发现老头有许多恶习:大男子主义、不做家务不讲卫生、经济上还特别斤斤计较,两人就散了。
没想到老头当着她女儿的面老说她坏话,有些话特别难听,包括床上的事儿都翻出来了。
她女儿特别不高兴,埋怨她说你找老伴可以找外面的,干嘛找我公公啊?然后女儿就不理她了。
老年人可以再婚,但要找外面的。同学如果跟别的老头人交往,两个人能过过,不能过一拍两散;但亲家搭伙过日子,不欢而散就像吞了只苍蝇,有多恶心就有多恶心。

3.别把自家的隐私告诉亲家。
同事和亲家特别聊得来,自己家里姐妹、婆媳、妯娌之间的那点破事儿,她如数家珍般倾诉给亲家,以为找到了知音。
前几天,她儿子突然说想要离婚。
原来,同事弟弟因为过失伤人坐了15年牢,只要小两口一吵架,丈母娘就掺和进来骂他,说你就像你那个舅舅,把牢底坐穿吧!
儿子埋怨她说,妈你怎么什么都跟人家说?
所以,自家的隐私,尤其是不光彩的事儿绝对不能告诉亲家,免得让人家抓住把柄,反目时作为利器反击你。

4.亲家之间不要有任何经济上的来往。
亲家千万别共同投资做生意挣钱,否则结局肯定是乌烟瘴气。
我堂姐,经亲家介绍投资某集团公司开发的商铺。当时亲家说一年租金有2~3万,好位置不多了,让她赶紧买。
她把16万元交给亲家公,刚开始每月有近3000元租金,她心里特别高兴。没想到一年后,那家公司倒闭,法人跑路,一毛都拿不回来了。
她和亲家公要钱,说那是她的棺材本儿养老钱。亲家公说项目方跑路他也没办法,他也有十几万打水漂了。
为这事儿,两家吵的天翻地覆,小两口差也点闹离婚。
亲戚不共财,共财不往来;亲兄弟明算账,这是至理名言,亲家之间更不能有经济上的瓜葛。

5.亲家之间顾全大局,不要参与儿女的生活。
亲家之间最忌共同参与下一代的生活,因为两家的生活观念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教育背景不一样,家庭氛围不一样,非要把两个生活模式完全不同的人硬凑在一起,就会产生观念碰撞,相互产生攀比心理,有的好胜亲家喜欢斗嘴,强求亲家什么都听ta的,要求对方作出改变,说出有怨气的话,影响团结。
只要儿女过好日子,适当以退为进就是利益更大化。亲家若不合时宜盲目干涉儿女的家事,胡乱插手儿女的生活,都会让亲家之间不欢而散。

【结语】:
有句话说,亲家登门不值半文。就是说亲家偶尔登门就是贵客,频繁登门就会讨人嫌,因为司空见惯意味着稀松平常。
亲家保持适当的距离来往,和睦相处、恰如其分的进退就是成全儿女的幸福。
如果亲家来往频繁,就会反客为主喧宾夺主,埋下了言多有失的隐患,即便说者无心也会听者有意,继而引起纷争滋生矛盾。
所以,亲家交往,既要审时度势又要有自知之明,该进就进该退就退,在识趣与知趣之间,亲家相处才相安无事,才能互相成为儿女的贵人。
做亲家容易,做好亲家难,亲家也要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
距离产生美,亲家关系也要遵循远香近臭、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理,任何关系走得太近都是一场灾难,亲家关系也不例外。
你知道哪些与亲家相处的禁忌?
1、亲家之间留个电话,但不要加微 信,保持“系而不联”。
2、拜访亲家,提前一周联系,不要不打招呼就去。
3、亲家主动邀约,再忙也要抽时间过去。
4、要么不去,要去就要隆重一点,礼物必不可少,也要给足对方面子,因为街坊邻居都看着在。
5、拜访亲家,不要带七大姑八大姨,不然外人还以为是去干 架的。

6、坐在一起,只说对方子女的优点,绝口不提缺点。
7、亲家亲自下厨,记得搭把手,哪怕对方不让你帮忙,也要客套一下。
8、上菜必须是双数的,但不能是8道菜。
9、不管亲家做的饭菜好不好吃,都要把它咽下去。
10、不要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处串房,更不要对装修指指点点,活动空间仅限于客厅和卫生间。

11、经济代差过大的亲家,最好不要频繁走动,不是你掉面子,就是人家丢面子。
12、再艰难,不要开口找亲家借钱,否则这辈子抬不起头。
13、两家人坐在一起,别聊退休金,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面的退休。
14、跟亲家不要打牌,特别是“带彩”的那种。
15、亲家咨询你买房、买车的建议,不要信口开河,最好搪塞过去。

16、不要当着亲家的面推销保险,这样人家买不买两难。
17、聊天的时候,不要把话说岔了,一旦收不住,麻烦就来了。
18、不要在亲家家里过夜,如果隔得远,就去酒店住,如果是农村就开车往返。
19、跟亲家不要内耗,比如:相互拆台,相互诋毁。
20、亲家之间不要暗自较劲,更不要盲目攀比。

21、如果外人诋毁亲家,一定要站出来维护,自家人的事还轮不到外人插嘴。
22、亲家有白喜事,再远也要去;红喜事,礼到人不到就可以。
23、亲家如果闹离婚,不要过早介入,也不要完全不管,劝和不劝离。
24、亲家的家事,少打听,少议论。
25、任何时候不要跟亲家有金钱的往来,更不要合伙做生意,一旦交恶,孩子们难做人。

26、不要给亲家介绍工作,你可能出于好心,别人以为你瞧不起他们。
27、不要事无巨细找亲家帮忙,人家又不欠你的。
28、亲家有个小病小痛可以不用管,但是住院一定要去探望。
29、如果亲家说话比较尖酸刻薄,那就少接触你,没大事不联系。
30、拜访亲家,发现他们脸色很差,要借故离开,很可能他们刚在吵架。

31、发现亲家在外面有“情况”,要避开,当做什么都没看见。
32、如果是外人告诉你,亲家在外面有不轨的事情,一定不要相信,也不要去跟亲家核实。
33、跟亲家聊天,有些话题不要聊,比如说二胎。
34、跟亲家千万不要诉苦,就算过得不如意,也不要表现出来。
35、不要频繁拜访亲家,毕竟是没有血缘的亲戚,大事走动一下,小事电话客套一下。

36、入乡随俗,到亲家这里就要按人家的规矩来,不要挑三拣四。
37、任何时候不要给亲家做担保,也不要当中间人传话。
38、不要找一个小区的亲家,那样你们两家就成为小区的谈资。
39、亲家如果开口借钱,这个忙一定要帮,而且不要跟任何人讲。
40、亲家是没有血缘的关系,所以一定要“装”糊涂,因为都是为了孩子。

41、孩子们吵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不管就不管,只要没动手就行,千万别去找亲家闹。
42、孩子受气了,安抚自己的孩子,不要带着情绪去找亲家,可能他们也在教育自己的子女。
43、对孩子不要玩双标,否则对方亲家会替孩子抱不平,毕竟一碗水不端平就是制造矛盾。
44、跟孩子们保持安全距离,这样眼不见心不烦,就不会把气撒在亲家身上。
45、跟亲家和孩子,都要有边界感,可管可不管的事,不要管。

46、外孙总归是白眼狼,出钱就行,不要出力去带,对方亲家也不一定会感激。
47、孩子们闹离婚,亲家要承担一半的责任。
48、别找跨省的亲家,有什么事没个照应。
49、不要跟亲家一起去旅游,谁去谁后悔。
50、跟亲家相处,要把自己当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