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脾虚是多喝水还是少喝水?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水的需求量大约2000-3000毫升,考虑到吃饭、吃水果能补充水分,一般每天喝水1500-2000毫升就可以。如果天气炎...
脾虚是多喝水还是少喝水?
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水的需求量大约2000-3000毫升,考虑到吃饭、吃水果能补充水分,一般每天喝水1500-2000毫升就可以。如果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水分流失快,可以适当多喝点水。
从脾的生理功能来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液,既能将水液上输于肺进而输布全身,又是水液上升下降的枢纽,脾虚的人运化失常,水液无法输布和转输,也不能正常布散,则必然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出现水肿。
脾喜燥恶湿,脾体干燥清爽不为痰湿所困,是脾气健运的重要条件。湿为阴邪,最易遏伤脾阳,使其运化失司,而致饮食不香、口黏无味、脘腹痞满、泄泻、浮肿等症。
从脾虚对身体的生理功能影响的角度来说,过多饮水会加重脾的生理负担。所以健脾补气的方剂中往往使用兼具燥湿、运湿、渗湿作用的药物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代表方剂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过多饮水对脾的生理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脾虚的人不可过多饮水,但也不宜过少饮水,以免影响水液代谢的平衡。所以脾虚不要刻意地多喝水或少喝水,适量就好。
脾虚是多喝水还是少喝水?
脾虚的人,主要是因为脾胃的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致使水湿在体内聚积,不能完全排出,所以 产生了湿,而这湿也是有寒湿和热湿,也就是说,脾虚的人身体内也是会有热与寒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脾阳虚和脾阴虚。如果单纯的只是认为脾虚的人,体内聚湿,就要少喝水,这样理解显得太简单了。

脾虚的问题不是一定要少喝水,而是要健脾胃,让脾虚得以改善。因为脾虚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喝水的问题,而是与饮食不当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这里面即便已经脾虚的人,也要根据具体的身体所需情况来决定喝水的多少。比如:

如果是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失常,以至于出现水液潴留,水肿等,是要限制水的摄入量,不能过量,因为这样的脾虚已经影响到了肾。具体的饮水量也要根据前一日的尿量情况而定。但如果体内有热、尿少,也就是脾阴虚的人,还是要多喝水的(多喝水是相对于喝水少而言的),因此,不能直接就说脾虚的人就一定要少喝水。

总结:一般脾虚的人,关键点在于健脾,日常要注意合理饮食,吃饭七八分饱、避免暴饮暴食,少一点肥甘厚腻,多一些素食,少一点生冷食品,多一些平性除湿食物,少一点酒,多一点好心情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