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金朝的女真人到底是不是建立清朝的满人的祖先?首先强调一下,女真是个泛称,包括入辽籍女真和末入辽籍女真两个部分。按汉化程度又分生女真和熟女真两个称谓。金国是由...
建立金朝的女真人到底是不是建立清朝的满人的祖先?
首先强调一下,女真是个泛称,包括入辽籍女真和末入辽籍女真两个部分。按汉化程度又分生女真和熟女真两个称谓。金国是由黑水靺鞨的完颜部创立的。辽国灭亡后一部分契丹人西迁,一部分融入女真社会。金国人还包括了被辽国灭亡了的原渤海人。这个由原渤海人组成的渤海国是由栗末靺鞨人大柞荣创立的。以上这些人都成为了金国女真人。金国有个五国部,这五国部的人也就是原来的栗末靺鞨人,其中一部后来在元朝被称为斡多里部。爱新觉罗家族这个时候温,蒙哥铁穆尔是爱新觉罗的肇祖,是斡多里部最后一任首领,后任明朝建州左卫第一任首领。蒙哥铁穆尔的后裔弩尔哈齐明朝写作努尔哈赤,创立了史称的后金国。金和后金建立于同一地区,称后金沒毛病。完颜氏与爱新觉罗氏属于两个家族,如同姓张和姓李一样,属于不同家族,但都是女真人,他们还是族亲。建州部的王甲部和胡里改部原来都是完颜部的分支部落。最后肯定的说完颜氏和爱新觉罗氏的祖先斡多里人同族不同姓。完颜部的人进入中原的都汉化了,还有一部分人留居东北分别与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生活在一起。这些留居东北的女真人成为满州人的主体,也就成为后来满族人的主体。如果说女真人和满族人不是一个民族,那么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就成为了两个民族的人。说实话,民族概念是晚清后逐部形成的,新中国确认称谓为满族。卓尔艾米其人反复强调孙进已的一个说法,就是在说明两者不是一个民族这句话出自孙进已之口,与卓尔艾米本人无关。其实艾米的这一断句是很不完整的,也是不确定的。隨着时间的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楚。斯人已故,某些人反复强调不是同一个民族,其实质是有目的的,艾米其人曾称爱新觉罗家族是通古斯人不是女真人。事实上女真是我国历史上使用的称谓,而通古斯则是一个来自外国的称谓。两者就像给一个有名字的人又起了个外号,你不能把名字与外号分开又造出个民族来。
建立金朝的女真人到底是不是建立清朝的满人的祖先?
纠正一下,称金国,不说金朝。那么,建立金国的女真人和建立清朝的满人祖先“女真人”是一回事吗?
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不算,只有一个人说了算!这个人是谁?他叫,孙进己!
事实上,作为已故著名的民族历史学家,学术权威,孙老生前就在著述里进行了澄清,指出了金国女真人的流向,他们的来龙去脉是清晰的,去处就是融入了汉人,占了主体。还有,朝鲜人,蒙古人等都有一部分。很少一部分融入了满人。
关于金国女真人的文化传统和归宿。
与南宋形成对峙后,金国女真人统治区人口达到了2000万,仅仅女真人就有700万之多,人口密度高不说,其文化,科技,宗教都很发达,并且与中原靠拢。
金国享国运一百多年,从东北一路南下,吞并北宋王朝后,兵强马壮,其势力范围强势拓展到黄河沿岸,建都北京,形成了与南宋对峙的局面。
从此,离开松花江的金国人和中原人一样,在黄河母亲的共同孕育下,选择了融合发展之路——主动汉化。
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文字模仿汉字。
第二,推崇佛教道教。
第三,衣冠服饰向中原靠拢。
第四,放弃了原有的渔猎生活方式。
第五,军事化达到强盛,髡发转变为中原束发,甲胄也流行中原制式。
尤其是金灭北宋后,缴获大量宋朝军队铠甲,金军以此装备自己。战场上,他们把自己武装到了牙齿,铁浮屠的问世,不单是金国人掌握了高超的炼铁技术,更是他们嘲笑宋军的资本。
在学者的考证下,他们在与宋军的战争中,甚至分不出谁是汉军谁是女真军了。
大家看看下面这幅“战争复原”图就可以一目了然。
这是2019年专家结合考古发现,对发生在宋金之间的“郾城大战”进行的最大化地还原油画,图中细节,小到玉腰带,宝剑,都很真实。由此可知,双方无论是铠甲军人还是马匹的装甲,都已经很接近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金军在用缴获的铠甲武装自己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不断改良完善,在中原的战争中,学习自己的敌人,与刚刚进入中原时,简直判若两支军队。
如果是一般人,你完全可以确信,这是两支中原王朝大军在“血拼”。你也可以相信,这是两只中原军队因为某种原因在角力“内讧”。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历史真实——彼时,他们还真的是两个敌对尚处于交战中的“两国”状态!
军队是国家的象征,当金国军人从上到下全面模仿学习中原军队,其百姓又如何呢?答案是:官民一体,学习模仿中原,成为潮流。从金国皇帝鼓励汉化,到王公贵族们和中原百姓一起过农耕生活,风俗习惯也最终逐渐中原化了。
概括起来,金国做到了:国比中原国,衣冠中原制,人如中原人。
这给了他们极其强大的自信,自称:“中国”。所以,直到被蒙宋联合灭国,它都坚持自己是正统中原王朝。而被蒙古大屠杀后,幸存的人们,蒙古人将其一律视为“汉人”。
由此可知,进入中原王朝而仅存的金国女真人,如涓涓细流,最终汇入了汉人的汪洋大海里。
那么,关外的少数幸存女真人命运又如何呢?
金国女真人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自古以来,多少部落民族汇入了中原王朝,他们心向中原,主动汉化,包括,鲜卑,契丹,渤海等不一而足,一部古代民族发展历史就是一首融汇交流的协奏曲。
在蒙古灭金后,金国女真人选择了自身的流向。他们在长期和中原人民的农耕定居生活中,被完全同化。有一部分融入蒙古人和朝鲜人中。尤其关外的极少数金女真先并入索伦四部,在最后并入满洲,成为今天“金满”的一部分。下图是清军入关初时,外国人记录下的满洲人发型——金钱鼠尾辫。
就在我之前回答了“满族祖先来自哪里”,做了初步探讨后,有个东北的满族朋友主动联系我,告诉我一个“秘密”,他们一直保留着吃狗肉的传统,但身边的朋友就是不理解。但看到我们从《大金国志》摘录的相关记载后,他找到了答案,心中的悬疑终于释然了。
而民族历史学家孙进己先生也早就指出,在仅存的少数女真人被满洲人同化后,金国女真人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据此,他明确指出,“满族的主源是胡里改人”,“但他们本非女真”。他之所以做出这个论断,并得到学术界认可,在于他清楚阐述了一个事实,即:满族祖先的多种来源。而这个多种来源并非孙先生自己臆测臆断历史,而是基于详细考证。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清朝魏源所著的《圣武记》卷一,里面有哪些具体部落并入满洲的详细论述,并且还指出了划分的界限。比如,历史上,努尔哈赤曾经锡伯人借兵编入八旗军,而北疆的锡伯人为什么没有融入满洲人中。
因此,作为前辈学者,孙进己很早就已经明确指出了“满族的主体是满洲、建州胡里改人。”而皇太极亦在诏谕里重申强调,女真之名是误用,“不得仍前妄称”。这一论断非常清晰地印证了魏源的满族“多种来源”的历史记载,他们是完全吻合的。
事实上,在清朝两百多年里,包括一部分鄂温克人、鄂伦春人、朝鲜人等都融入旗人里。
而到了清朝末年,150多万旗人,根据民族意愿,包括汉八旗和蒙古八旗,在新中国都光荣地加入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