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些国企职工月薪只有两三千,他们为什么也不辞职?我亲戚的孩子就在国企工作,一个月到手5000-7000不等,看单位效益,超过1万的时候很少,在一线城市这种收入很...
一些国企职工月薪只有两三千,他们为什么也不辞职?
我亲戚的孩子就在国企工作,一个月到手5000-7000不等,看单位效益,超过1万的时候很少,在一线城市这种收入很低,但你要说福利多好也没有,从来没见大笔发钱,据说除了春节,其他节日也没发什么实物,都是正常的工资加绩效,一年下来普通职工也就10-12万,就是单位还是很正规的,五险一金按规定缴纳,假期也可以基本保证,加班也有但不多,工作量还是在承受范围内,单位里的人文关怀做得也不错,人际关系也很单纯,仅限于工作时间内,下了班就各回各家,不再有交集。
按理说这种收入不高,辞职率应该比较多,但事实是辞职的很少,原因就是单位员工大部分是本地人,买房压力没有外来人口那么大,单位性质很稳定,不会像私企那样裁人,即使三年疫情期间五险一金也正常缴纳,虽然收入少了,但整个社会都这样,也属于正常。

一些国企职工月薪只有两三千,他们为什么也不辞职?
作为多年国企人,从一线干到北京总部的人,谈一谈这个问题。先举一个反例子:以前,传统国企效益不好,收入不高,即使发生下岗大潮,也很少有人辞职。下岗可以分流,也可以安置,还可以给补贴。辞职就是离开体制内,成为社会人,彻底没人管了。对大绝大多数国企人来说,就等于切断了这种身份关系甚至的情感血脉关系,宁愿下岗等安置,轻易也不会辞职的。这里面的因素太复杂了。
第一,国企的社平工资远远高于非国经济的社平工资,2018年国企社平工资是6000多元,而非国经济社平工资才3000多元。从宏观面上,国企的收入不低,至少在当地处于较高水平。即使你说的只有两三千元,一般是偏远地区国企的一线员工,与其对应的当地私企一线员工估计更低。国企员工辞职向更低的私企一线流动,你不是傻子吗?从大概率上来看,国企收入普遍高于非国企收入,从宏观面上看辞职的动机不大。
第二,国企的收入性价比比较高,国企两三千工资,加上高标准、足额缴纳的五险一金,比如,住房公积金按照12%交,还有企业年金按照4%交的话,如果单位有良心,可能按照最高限度给你交(工资3000元,可能按6000基数给你交),这一块的收入就有几千元了。国企还有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大病报销到95%以上,解决了后顾之忧。国企一般都有福利房、政策房,即使没有,也会给员工住房补贴、租房补贴,这块钱额度比较大,好国企甚至每月几千元。再有其他福利津贴,交通通讯、防暑降温、卫生洗理、年假补贴,等等。到手两三千,加上公积金就到了三四千,再加上其他津补贴福利,可能就到了五六千。民企私企出价五六千,看似翻了一倍,你觉得国企员工会辞职吗?
第三,国企的稳定感、安全感和安逸感,远远超过民企私企。还有国企工作相对清闲,双休日一般不加班。你换个私企民企,给你五六千,恨不能榨干你。国企的时薪比民企私企要高。有了休闲时间,既可以吃喝玩乐,也可以做一点自己的事情。有的国企人,利用业余时间,做点小生意、做做自媒体、玩玩微商、摆摆地摊,也能挣不少钱。
第四,国企也有不少辞职的人,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一线劳务工,转正没有希望,又没有福利,两三千元不够养活自己;第二类是年轻毕业生,入职前以为是来当白领的,结果一竿子捅到基层一线,甚至偏远地区,又调不出来,愤而辞职;第三类是有技术有资源有背景的人,被民企私企高薪挖走,利用过去的资源做生意;第四类就是得罪了人、犯了错误、被处分、受打压,只能辞职。一般国企人习惯了这种国企生活,不会辞职的,甚至一家三代人都在一家大企业里生活,养成了习惯,培养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