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遭有良知的老师怒怼,你怎么看?我认为,怒怼这句话的良知老师是有良知没水准,死教条、抠死门,本身就是个"杠精",死心眼子的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遭有良知的老师怒怼,你怎么看?
我认为,怒怼这句话的良知老师是有良知没水准,死教条、抠死门,本身就是个"杠精",死心眼子的人。

首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上句话的本意是"有教无类",是说每个人(前提是精神、体魄健全)都可以学到一技之长,学有长进,学有所能,学有所用,贡献了社会,养生于自我。但并不是说都成为高考状元,进985,211。
另外,评判"教好"的标准和内涵也是广泛多样的,谁敢说必须学好数理化,才能闯天下?目前国内有多少暴发户,连初中都没上过,虽然没有统计,也大有人在。
说到底,"教好"的涵义重要的还包括有做人,人品、人格、人性,道德、观念、法纪,象前不久被抓的范亮亮等博士贪官,学成博士,蔫能就定其为"教好"了?
其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是绝对论,是相对论,说的不是拿一节课、一本书、一个知识点来说的。本意也是说一个学生,通过学校教育一定能有收获、有成长的,比如做人、做事、做题、做为的行为习惯,在一学科上的某些知识等等,其实,教好做人更是重要的。

第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也说的是相对的好,教学生,教到什么程度为"好",清华、北大就好吗?毕业都跑米国去报效竞争对手了,这是好吗?教出个出色的农人,搞养殖的就不是好吗?
另外讲"不会教",指的就是不会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多向培养成人的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也是正确的教育观和方法论;偏激怒怼千古教训,充其量是个"精品杠精"。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遭有良知的老师怒怼,你怎么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与“课上不讲课下讲”堪称是睁着眼说瞎话的典范!是教育界最大的两个神言论,是对教育的不尊重,也是对全国教师的不尊重,这两句也是老师们最痛恨的两句话,宣扬这样言论的人是现代教育的罪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出自老教育家陈鹤琴,陈老是儿童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主要面对的是小学的低年级学生!陈老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的激励自己,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一点是值得任何一个老师学习的!

本身是激励的一句话,现在却变成了教育界的一颗毒瘤,这句话之所以全国闻名,是因为另一位教育大家---魏书生。魏书生,教师出身,成绩优秀,擅长教“掐尖的”学生,就是把全校最好的学生给他教,他的成绩不错!他因为这些“成绩”而成为名人,然后把陈老的这句座右铭拿出来大肆宣扬,到处演讲,最后这句话全国闻名。各位可以百度一下魏书生,到处都是!

这就是魏书生,语文老师,自创了“六步学习法”,特别擅长演讲,在他的嘴里,处处都能体现出教育的智慧!他甚至要求他的学生每天跑5000米做100个俯卧撑!他的学生都能完成。他把陈鹤琴先生的儿童教育观点推广到全国各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成了所有人都知道的名言!对于儿童成立的理论要无限放大!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对不对先不谈,家长们愿意听,不是我的孩子不行,是老师们无能!领导们愿意听,终于找到了管理老师的金科玉律!而实际上,所有的人,无论是领导家长,还是魏书生本人都知道这句话是不科学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前半句反应了教育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学生,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后半句反应了教师观,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那么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呢?有,而且有很多!

所有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智力,有着不同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现在这些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有相同的老师教,用着相同的课本,听着相同的课,做着相同的练习,有的学生听一遍就能掌握并灵活运用,有的听三遍才能掌握,而有的听上十遍还是一头雾水,(这时课上不讲课下讲这句名言又来了),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老师们恨不得多讲,甚至早到教室,拖堂,占用音体美课,就是让孩子学的更多,怎么会课上不讲课下讲!有些学生就是魏书生来了也白搭,当然魏专家只擅长教本身就很好不用学都很好的学生,给他一个学困生班试试!

我认为领导要求老师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执业标准,去激励鞭策自己前进,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是可以的,但是一味的去夸大,不考虑现实情况,而把学生学不会的原因一律推给老师,是不对的!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那么---没有抓不过的小偷,只有不会抓的警察!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这个理论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需要行家的指点,而不是外行的指指点点!教育需要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实干家,而不是几天一个神言论博人眼球的专家。关心教育,从让专家们远离教育开始,教育领域不需要专家,只需要默默无闻的实干家!
下一篇:养老靠谁好(你们觉得养老得靠谁)